今日阅读:《阅读、游历和爱情》
阅读随笔:读序言《高黎贡,所有这一切的真正起点》。作者回忆了自己最难忘的生活经历,即在高黎贡下乡劳动的两年。除了娓娓道来的叙述,让人阅读时轻松投入,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有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墨描述那些有关芒合寨的风土人情。让人感受到了那个地方在他心中所占据的美好,以及重分量。
“两年后的1975年,也是10月23日,我坐在大卡车上,在同一个地点启程,回城当了工人。那一天,那个叫“芒合”的傣族寨子渐渐远去,直到看不见,但我还是看了又看,满心的不舍。”读到他告别2年异地他乡的劳动时光时,我想起了我大学时期的实习生活结束的那天。我们几个校友,迫不及待地收拾行李,坐在学校早已准备好的大巴车上,返程回大学校园。虽然心里是高兴的,但是抬头看看周围的一切还是会不舍,但也有一种“轻舟已过万重山”的畅快与解脱。
在高黎贡山的深处,居住着多民族的人们。有傣族、僳僳族、彝族、景颇族、德昂族,还有汉族纷纷在怒江两岸定居。每月逢十,各族人都去“赶摆”,俨然一个小小的民族服装展示会。作者亲身经历,这一切都让我心生向往。我希望不仅自己在书中读到,最好也能实地去感知,不然一切也只停留在想象中。也频频切换到之前在丽江小村里的生活,想写一些文字,写写那儿的人,那儿的风景,但却迟迟动不了笔。越珍贵越不知如何表达。
当然除了美好,也有伴随而来的苦难,作者对苦难的描述,笔墨较少,能理解。真正的勇者,大概就是认清这个世界,依旧爱着这个世界。他写道“生存是艰难的,但傣家人仍有一股浪漫的气息。”春节、火把节,“抢婚”的习俗,情趣丛生。所以她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我喜欢浪漫这个词,也喜欢具有浪漫情怀的人,比如我自己的哥哥,小时候对他的记忆,就是哥哥习惯穿一套在部队时就穿的迷彩服,脸上神情是严肃的,保留军人的气质。但是换上中山装,会在家中高声地唱着《我爱你,中国》,《军港之夜》《为了谁》等等,也会用竹笛演奏一首好听的曲子,逢年过节总会播放好听的歌曲。我想也许我的文艺气息也和小时候眼中的哥哥有关。生活除了现实,除了苦难,该有一些浪漫和信念。所以我会不定时给自己买花,会挑选一米高的天堂鸟来养,即使它们不一定能永久地存活。
读到火把节,便想起了之前在玉湖村看见的火把节。因为特殊原因,当时只能隔着玻璃,在落地窗户边,看那群纳西族人老老少少,手牵手在明亮的火把前,载歌载舞。我那时就想,他们那一刻生活得真快乐真洒脱呀,不管不顾一样,仿佛有比生死更重要的东西一样。而我内心深处是恐惧的,所以大门紧闭,保持距离。遗憾吗?那多少还是有点的。
他也写到了“快乐”和“幸福”不是一回事:“快乐是轻松欣喜,实现心之所欲;而幸福,那是一路艰辛的奋斗,是生命的展开,是一步一步地活过。唯有劳动者,才能打开幸福的内核,播撒未来的种子。”做一个既能感受快乐又能收获幸福的人多好啊。在写作上,我应该更勤勉,也许收获的幸福就更甘甜。
“人生行万里路,读万卷书,迢迢无尽,而美丽的高黎贡山,是所有这一切的真正起点。”这句话应该成为我的座右铭,在行万里路上,我还不到百里,读万卷书上,也还需继续前行。希望像他一样,真实地有意义地走好人生路。
“今天来到这里,才真正了解了你,才知道你热爱什么样的生活。”希望我的现实也能早日与梦想连接,以自己热爱的方式过一生。
———2023.10.29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