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作者梦想谈写作每天写1000字
《故事策略》:不想当编剧的写手不会成为小说家

《故事策略》:不想当编剧的写手不会成为小说家

作者: 陈语云 | 来源:发表于2017-05-17 16:54 被阅读126次
    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版

    1.

    从我开始做自媒体,我就把主要定位放在故事方面,微信公众号和头条号都这样,因为我始终认为:小说,是最容易走进别人内心的文学体裁,也是最适合我的写作载体。入驻简书以后入了一些群,结识了一些同样在小说写作方面抱有兴趣的朋友,写了一些风格各异的短篇,有幸得到朋友们的认可与支持,也让我得以一路坚持,写自己感觉有趣的东西直到今天。

    到如今,我眼下这部长篇也已经初具规模,正在和几家网站谈签约。群里时不时会有人这样问我:怎样去写好一部小说?

    我说:朋友,不瞒你说,我也是刚起步摸索,短篇小说也许有一点心得,长篇小说干脆眼前一抹黑,大纲都是瞎列的,你问我不如去看写手速成攻略。

    他不高兴:我不想当写手,我要做的是小说家,我要写的是纯文学。

    我天生笨口钝舌,一时不知如何回答,打了几句哈哈最后说:“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加油。”

    我没说出来的话是:朋友,你不觉得你问的这个问题,有些太大了吗?

    如何写出好小说?用这个问题去问中文系高材生,他也不会有答案,甚至那些著作等身的小说大师,也未必能道出怎样的奥秘。

    因为写小说这件事,从本质上可以说是件不讲道理的事,写作状态,素材灵感,叙事节奏……有太多太多的因素参与其中,一部作品不到最后搁笔,谁也不知道它的全貌究竟如何,所以我面对这类问题时总是打哈哈,最后不了了之。

    毕竟,写作一事或许有捷径,却从来没有坦途

    但我也没想到,地球上掌握写作捷径最多的人会是编剧,这还多亏了故事王罗伯特·麦基老爷子这几年来中国开讲座圈钱,火得不要不要的,他在讲座里提到:编剧的技巧方法,对小说家也同样适用。

    对小说家都有用,那对我还能没有帮助?怀着这样的心情,我查阅了一本本编剧著作,以求发现捷径何以为捷径。我也确实找到了其中普适性最广的:英雄目标序列。这一概念出自埃里克·埃德森的《故事策略》,是本难得一见的好书。

    也许我说不出写好小说的诀窍,但至少,我能和大家分享一个编剧眼中的世界。

    2.

    这本书作者埃里克·埃德森在美国编剧界是响当当的大佬,他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北岭分校的剧作教授、剧本创作的研究生课程的主任,属于学术性编剧,已经给索尼、华纳兄弟、迪士尼、20世纪福克斯、美国广播公司(ABC Motion Pictures)、Lifetime、Showtime、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和TNT写了好几十个剧本,反响都很不错。

    我们先来看看这位大佬在书里开门见山就抛出来的论点:

    “无论什么类型,如果电影票房成功,如果它们能吸引人们走进电影院,这些电影都包含同样的23个渐进的故事段落。每一部成功的电影都一样。”

    这语气也是牛逼到不行,事实上国内对这本书的非议几乎都来自作者那无比肯定的语气,诚然要找反例是很简单,但书中阐明的观点的确具有无与伦比的普适性,随着作者将数十部经典作品掰开揉碎了讲解,你会惊奇地发现:这样的理论并非荒谬。

    这是埃德森对于所谓“英雄目标段落”的论述,他把转折性事件用“惊人意外”加以概括:

    一个英雄目标段落包含3-7页剧本,或2-4个场景。

    第一幕:总是有6个英雄目标段落构成。

    惊人意外 出现在目标段落6.

    第二幕:前半段包含另外6个英雄目标段落。后半段:6个英雄目标段落。中间点发生在目标段落12中。

    惊人意外发生在目标段落18.

    第三幕:2-5个英雄目标段落,至少包括必须场景和结局。

    在目标段落中,主人公没有出现在场景,该段落不能结束,直到故事回归到主人公和我们看见他获得新情况信息。

    是的,大多电影作品都由20-23个这样的段落组成,无论是恋爱喜剧还是科幻惊悚。文有文脉,剧有剧纲,个中滋味仿佛冯唐那饱受诟病的“金线”。没办法,事实证明人们的习惯与思维对于这样设计的作品就是容易接受,如文中多次提到的《雨人》,《史密斯夫妇》,《飞屋环游记》,无不是名利双收之作,就连动画电影《怪物史莱克》也采用了这样的故事线结构。

    《怪物史莱克》海报

    编剧技巧对于写手的裨益,由此也可见一斑。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来安排这二十来个段落呢?在那一段安排怎样的起伏才会有这样的魔力?其实不用太担心,最最重要的是你得把这十个基本要素牢记在心:

    1第一幕---故事设置段落

    2 第二幕---冲突递增的发展段落

    3 第三章---情节解决段落

    4 引发事件---第一幕中开始这一特定故事的时刻

    5 惊人意外#1----结束第一幕并开始第二幕的意外事件,把主人公推进一个全新的世界

    6 中间点

    7 第二幕高潮---戏剧行动逐渐增强,主人公期盼的胜利近在咫尺

    8 惊人意外#2----令人惊讶的戏剧反转,通过打碎主人公的求胜计划来结束第二幕并开始第三幕(也可是好消息)

    9 必需场景---主人公和对手之间的第三幕决战时刻,这将彻底解决最主要的情节问题。

    10 结局---解决所有未了结的情节问题的关系。

    这十个基本要素几乎满足了一切情节加入的需求,比如第一个惊人意外可以写男主人公回到家看见老婆和一个男人双双猝死在自家床上,那么中间点到高潮就顺理成章的延续出调查,冒险,发现秘密等一系列事,到第二个惊人意外又可以写其实主人公老婆没有死,这一切只是夺取财产的计划,那么进入第三幕又可以营造惊险气氛,进一步推动最终决战……在这样的顺序推动下,这么个三俗故事都能自圆其说,那么更加有深度的内容自然会愈发异彩纷呈。

    如果把写作比作盖房子,一个个“英雄目标段落”便是这房子的墙与柱,这十个要素就好比那个个接头处的榫卯,看上去天衣无缝,又结合得密不可分。至于内墙粉刷,铺地板砖以及各式各样的家具,却是要靠各自作者的灵感与积淀了。

    有趣的是,盖房子的人几乎都想着里面的家具与装饰,很少有人考虑整个房子的骨架怎样搭建,往往到了真正动手时才一筹莫展。

    能解决这问题的理论,叫不叫捷径?

    学术界也有公论,英雄目标序列这样的理论一定程度上借鉴了前人的总结,比如有名的《英雄之旅》便是按照这样的发展:Ordinary World——Ordeal,Death&Rebirth——Return with Elixir,但埃德森无疑是这理论长久以来的的集大成者。

    也许捷径之所以为捷径,之所以归为经典,便在于它是经过了时光与世界的千锤百炼,经过了无数观众那精挑细剔的眼,才来到我们面前。

    《英雄之旅》

    3.

    话说回来,虽然这法子写小说的能用,但要讲究着用,咱中国老祖宗早明白:尽信书不如无书。小说和电影虽然带点亲戚,有小说改电影的也有电影改小说的,但本质上还是有区别:电影是一个镜头一个镜头出来,一片景里声光色都齐了,一眼就直观看到;小说是一笔一笔出来,碰见描得细致的五六页过去愣是不知道这人干什么去了(别不信,普鲁斯特和乔伊斯候着您呢),这就得细细看,翻来覆去看。要是一味套着书上的方法写,出来准是小说不像小说,剧本不像剧本的玩意儿。

    说到底,尽管都是讲故事的,小说和电影的叙事方式南辕北辙,死活到不了一起。这话埃德森也说过,还给总结了这么六条:

    1 电影基于视听的客观沟通--小说则通过内心和感受的描写来表现人物。

    2 电影通过可视的动作来表现人物---小说则通过内心和感受的描写来表现人物

    3 电影同时传递大量客观的故事信息---小说则单一时间点只能传递某个特定的主观的故事信息

    4 电影故事必须全神贯注德欣赏---小说故事则可以随手翻阅

    5 在电影中,故事结构是决定性---在小说中,行动情节不是那么重要

    6 电影受到时长的限制----小说则没有篇幅限制。

    小说的可贵,不正在于那信手翻开,页页流淌的的感受么?这一点,电影永远无法做到。

    没有人希望自己的故事被轻视,所以扬长避短,是必要,也是必须。我们学习,吸收编剧的技巧,是因为我们需要科班的规整,需要强大的画面感,有了这些,一个写手才能去试着追求更高更好,直到,成为一个小说家。

    海纳百川,融会贯通,是境界,亦是标杆。书中有对23个英雄目标段落逐一详细解释,我这篇小小书评限于篇幅不再赘述,只希望有志于写作的朋友能觉得有一点帮助,我便已满足。

    若有梦,愿成真。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故事策略》:不想当编剧的写手不会成为小说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sddx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