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 1.B 2.B 3.A 4.A 5.D 6.A 7.D 8.B 9.A 10.C 11.D 12.D 13.B 14.A 15.C 16.B 17.A 18.A 19.B 20.A 21.A 22.B 23.C 24.D 25.A 26.B 27.C 28.A 29.D 30.C 31.C 32.D 二、多选题 ABC 2.ABCD 3.ABD 4.ABCD 5.ACD 6.ABC 7.ABC 8.ABCD 9.ABCD 10.ABC 11.ABC 12.ABC 13.ABCD 14.AD 15.ABD 判断题 × 2.× 3.√ 4.√ 5.× 6.× 7.× 8.√ 9.√ 10.×11. × 12. .× 13.× 14. .× 15.× 四、简答题 1.什么是启发性原则?贯彻该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惟能力。③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④发扬教学民主。2.班级授课制的优点。 2.班级授课制的优点。 (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 (2)有利于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 (3)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4)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5)有利于学生德、智、体多方面的发展; (6)有利于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检查。 3.《学记》中提出“不凌节而施’’的教学要求,揭示出的教学原则是什么?贯彻该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贯彻循序渐进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②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学。③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4.一堂好课的标准? (1)目标明确。 (2)内容正确。 (3)重点突出。 (4)方法得当。 (5)表达清晰。 (6)组织严密。 (7)气氛热烈。 5.教学过程有哪些基本规律可循? 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 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 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相结合 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 6.简述谈话法及其运用的基本要求。 谈话法也叫问答法和提问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 谈话法的基本要求是:①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②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问题的难易要因人而异;③要善于启发诱导;④要做好归纳、小结。
五、案例分析题 1.参考答案: (1)上述课堂教学活动采用了教学的启发性原则和巩固性原则。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 (2)在上述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不断的设问,引导学生对“动物”这一概念的理解,并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引发学生的独立思考、积极探索,最后让学生掌握了“动物”这一概念的本质特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体现了教学的启发性原则和巩固性原则。 2.参考答案: (1)张老师釆用了哪些教学方法?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1)实验法;实验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一定的仪器和设备,在一定条件下引起某些事物和现象产生变化,进行观察和分析,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张老师让同学说通过自己动手做两个实验的方法让学生得出萝卜在两种不同液体中的不同反应。 (2)演示法;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的实验或采取现代化视听手段等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张老师通过非常形象直观的示意图展示了实验的结果,即体现了演示法。 (3)讨论法;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进行探讨、辩论,从而获取知识的一种方法。张老师通过学生小组讨论的方式来让学生进行进一步思考,即体现了该方法。 (4)发现法;发现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对所提出的课题和 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 最后得出原理。张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知识的结果,而是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让学生自己思考,即体现了发现法的运用。 (2)张老师贯彻了哪些教学原则?请结合材料加以分析。 (1)启发性原则;启发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 习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 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 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方法。张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知识的结果,而是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让学生自己思考,即体现了发现法的运用。 (2)直观性原则;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对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张老师通过示意图让学生直观看到实验呈现的结果即体现该原则。 (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学会、学以致用 的目的。张老师在最后布置的小组讨论的作业中,让学生思考为什么盐碱地一般种不好庄稼,使学生将课本当中的理论运用到实践中。 3.参考答案: 请谈谈你对上述案例的看法。 (1)从教育的意义上而言,材料一体现了备课的重要性。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备好课可以加强教学的计划、针对性,有利于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教师应树立终身备课的思想,把备课看成是一个长期积累、不断发展的过程。从教育意义上而言,材料一中的老师与芭蕾舞大师的话语体现了他们对备课重视,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对工作的开展具有积极意义。 (2)材料二中的看法是不正确的。 教师要想教好一节课不仅仅是写一份教案的问题,而且要做好多方面的工作。如需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即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法。材料二中的教师认为备课只是看看教材,翻翻教参,将备课和钻研教材等同,是一种狭隘的备课观。 4.参考答案 (1)材料中,田老师在杨明同学的话语中了解到作为老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应该怎么做,从而做到布置作业时进行筛选,减少重复题,布置形式多样化的作业内容,合理控制作业的分量。这些都说明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该要做到: ①作业的内容要符合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要求,并要有代表性。 ②作业分量要适当,难以要适度。 ③布置作业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并规定完成的时间。 ④老师应经常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 (2)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 师范教育,入职前的辅导、在职培训和自我教育 或者:一是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二是开展微格教学: 三是进行专门训练: 四是反思教学经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