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20-10-19:真正成就孔子在儒家“始祖”历史地位的是他晚

2020-10-19:真正成就孔子在儒家“始祖”历史地位的是他晚

作者: 光华同学 | 来源:发表于2020-10-19 10:26 被阅读0次

我们来看看这最后的5年,他都做了什么?

孔子在他56岁高龄的时候从鲁国权力巅峰出局而失业,开始了为期12年的周游列国,重新开始创业,最后以失败告终,68岁的时候回到鲁国,开始了他晚年的著述大业,就是编辑所谓 “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有了“六经”,才会有后世的儒家学派。所以,晚年孔子做的事业更重要,对后世的影响也更大。

孔子年轻的时候开始收学生,教的是基本课程,即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这是孔子比较初级的课程,六经就是更加高深的学问了。六艺像是大学课程,六经就是研究生课程。

六经的本质是什么呢?用一句话来介绍,就是截止到孔子时代的社会知识总集。

首先,请注意时间,它截止到孔子时代,但往前涵盖的时间就很长了,有春秋的,也有西周的,甚至有传说中的尧舜禹和夏朝、商朝的文献。

其次,请注意它的内容,是关于社会的知识,用我们今天的学科划分,属于文学、历史、哲学的范围,自然科学的很少。这不是说古代人没有自然科学知识,孔子早期的课程六艺里面,有所谓 “数”,就是数学知识,但这些没有收录到六经里面去。

孔子是编辑六经,而非写作六经。

很多人还有个误解,以为六经都是孔子一个人写出来的,其实不是,这些零散的篇章,在孔子之前都已经有了,它们是被孔子搜集、整理起来,编辑成了大部头的书,它们并不是孔子的全新创作。

这么说,你不要以为是贬低了孔子的工作。因为孔子自己说过,他是 “述而不作”,意思是只整理过去已有的东西,自己不搞新创作。

你可能觉得,所谓编辑整理工作,不就是抄一抄古书嘛,意义有那么重大吗?

这是因为我们生活在印刷术和大数据时代,觉得手里有一本几十万字的书,那是轻而易举、天经地义,但古代可不是这样的。在印刷术出现以前,只能靠手抄书的时代,也没有现代意义的图书馆,各种文献可没这么容易收集起来。

所以在孔子时代,能够拼凑起来一本大部头的书,都是很困难的事情,而孔子居然整理了六本,这工作很不简单,之前也从来没人干过。而这也成为后世儒家弟子学习的根本大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0-10-19:真正成就孔子在儒家“始祖”历史地位的是他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skkm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