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名人名篇🌍想法读书
用10分钟,让你看清名相管仲一个极大的失误。有几人这样想过?

用10分钟,让你看清名相管仲一个极大的失误。有几人这样想过?

作者: 男人最搞笑 | 来源:发表于2019-01-17 15:58 被阅读51次

大家都喜欢在故事中自我醒悟,要简单的说明名相管仲的极大失误,我们先讲几个小故事。

心学创始人王阳明

一、

心学大师王阳明,后人称中国最后一位圣人。他晚年得子后陷入困局。因早年间把从兄长那里过继过来的儿子,立为爵位的继承人多年,如今自己有了亲儿子,怎么办?王阳明自然内心光明,可弟子们分成两派,一派坚持亲子为尊,一派坚持言而有信。看来都对,智慧如王阳明却不能抉择,导致去世后弟子们分成两派,互相争斗百年。

霍光最后被灭九族

二、

霍光可谓是汉朝最有名的丞相,因为连皇帝他都可以换。汉朝也在霍光的治理下,重新复兴了起来。霍光为人十分严谨,一步都不肯走错。自律如他千古难寻。可是这样的人却管不住老婆,管不好家人。导致霍光死后,霍氏被灭了九族。早知这样,当什么名相?

三、

一家人吃饭,儿子不吃,反而到处翻找。父亲问为何?儿子说:“天天吃饭也没见胖起来。我听说人可以一夜巨富,蝴蝶可以片刻变身,我想我一定能找到一个东西,一口吃个胖子出来。”家人无言以对,却都大笑了起来。

以上三个故事,我们今天着重从故事“一口吃个胖子”来说明一个极简单的道理。

也就是说,一个人有今天的成就,不是一时片刻所得,而是日积月累之功。成功的时候不是成功在那一刻,肯定之前就存在成功的原因。失败也不是失败在那一刻,肯定之前就存在隐患。

三苏中苏洵是丞相

提出这个理论的人,是苏洵。他看透了这个道理,所以写了一篇文章批评管仲。我们来看:夫功之成,非成于成之日,盖必有所由起;祸之作,不作于作之日,亦必有所由兆。故齐之治也,吾不曰管仲,而曰鲍叔。及其乱也,吾不曰竖刁、易牙、开方,而曰管仲。

译文:也就是说齐国的治理强大,是鲍叔打下的基础,管仲只是继承和发展。而齐国在管仲之后出现祸乱,不是竖刁,易牙,开方的过错,而是管仲。

道理很简单,这三个人都是谁提拔起来的?管仲。而最为核心的关键是,管仲临终时,齐桓公问谁可以为相?鲍叔牙可以吗?管仲说不行。可是又没有留下更好的人选。也就是没有选好接班人的问题。这和上面的两个故事是不是很像?

就因为这一个问题没有处理好,留下来的祸患可真是巨大啊!这是不是个极大的失误?

管仲拜相

后世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名相诸葛亮,不注重培养人才,一味只想自己建功立业,弄得蜀国人才凋零,民不聊生。他死后蜀国即亡。难怪诸葛亮自每比管仲乐毅,可真像。如果他真懂这个道理,蜀国会那么容易亡吗?

比如有些企业家,一心只在打拼,没有想到花心思在家人和孩子的教育上,造成下代不能继承家业。这和霍光的教训不是一样吗?而真正的书香门第和名门大族,无一不是把继承人的教育,培养,选拔放在首位的。

这是一方面。我们再来看另一方面。

管仲的成就和齐国的情况是什么样呢?

管仲作丞相辅佐桓公,称霸于诸侯,排斥打击夷、狄等异族,终其一生都使齐国富强,诸侯不敢背叛。管仲死后,竖刁、易牙、开方被重用。桓公死于宫廷内乱,五位公子争抢君位,此祸蔓延,直到齐简公,齐国无一年安宁。

也就是说,不仅管仲没有选好继承人,连饿死在宫中的齐桓公,都是在这个问题上出现了错误。那么也就是说,齐桓公重用的管仲,本来就应该在这件事情上给齐桓公很好的建议,他却没有。

而关键的是,齐桓公是个片刻离不得美女歌舞的人,或者是心里并无大志。管仲辅佐他,却不能规劝和约束他。甚至管仲的很多智慧,都用在了维持齐桓公的享乐上,他的确可以做到诸事不用桓公操心。可是这样的君主,却不能具有独立处理政事的能力。

诸葛亮的故事都知道

这和诸葛亮何其相像?扶不起的阿斗,诸葛亮还扶了扶,而史书不见管仲约束桓公的举动。所以刘备临终所言,阿斗能立则立,不能立则取而代之,才是真的慧言独到,才是真正的为了蜀国的千秋大业,而不是为自己一时的名利。可惜诸葛亮不具备这样长远的眼光。

眼界和心胸,我们要来何用?再来看看这个例子。

萧规曹随,著名的典故。萧何是大汉开国和开国后最重要的人,他在接班人的问题上一锤定音,力主曹参。可是曹参并不是个完美之人,很多人看不到他的长处,反而看到很多缺点。是,曹参当上丞相,连皇帝都怀疑这位不务正业,终日无所作为的人,怎能做好丞相?

可曹参却说,天下的人都认为萧何的能力无人能及,既然如此,我只需照萧何制定的制度做就行,若想超越萧何,就要改变他的方针,去折腾国家和人民,这样真是好事?这样只能是自己的私心,为了自己的名利。曹参最后也推荐了自己选定的接班人,三代丞相让西汉大治,成就著名的文景之治。

名相萧何

​哪萧何的心胸和眼界如何?曹参的心胸和眼界又是什么样呢?

我们太多人看事情总喜欢去看枝枝叶叶,自以为是。就像管仲说鲍叔牙这不好,那不行,不如自己。其实在当时就是觉得没有人能胜过自己,才选不到接班人。这就是没有心胸和眼界。没有心胸不能容人,没有眼界不能识人,看一件事要看到根本才是智慧。

就像诸多女子选丈夫,究竟是他的财富重要,还是品德重要?历史证明是品德。可是即使有再多的例子证明选择财富,最终都没有太好的下场。可是还要飞蛾扑火,为何?不就是为了自己一己私利,一时享乐,哪里真有为家庭和子孙后代着想的?

此文作者以妙色莲花的笔名在百家号已经发布,属于本作者男人最搞笑原创文章,禁止抄袭。

大家对此文有什么见解,欢迎评论,喜欢的敬请关注。转载请联系作者,谢谢分享。

相关文章

  • 用10分钟,让你看清名相管仲一个极大的失误。有几人这样想过?

    大家都喜欢在故事中自我醒悟,要简单的说明名相管仲的极大失误,我们先讲几个小故事。 一、 心学大师王阳明,后人称中国...

  • 名相——管仲

    春秋,天下无主,齐桓公是第一个诸侯霸主。余鲁、莱、莒为三强。不战而屈人之兵自然是最高境界,管仲是那个时代最杰出的经...

  • 预见能力超强的管仲

    管仲是辅佐齐桓公创立霸业的名相。后来,管仲得了重病,齐桓公担心没有合适的人选接替管仲。便来到管仲病床前,问政于管仲...

  • 管仲传

    管仲是颖上人,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称霸诸侯。管仲也因此成为一代名相。 管仲重视经济发展,在《管子》一书...

  • 太多东西,有几人看清?

    没有带眼镜,可以伸手直接摸到心灵的窗户,说明我不是近视眼,但是眼神依然不怎么好使,常常看不清楚人长什么样,是个人盲...

  • 管理的高手,必深谙人性

    管仲是历史上一位很成功的政治家,有千古名相之美誉。雪师讲管仲,发掘出了他身上很多值得现代人借鉴的要点。例如,管仲治...

  • 孔子与管仲的不同点在哪里——论语贯通65

    前面讨论了礼背后的文化精神,下面一章3•22文字非常巧妙,突然把管仲拉了出来。我们知道管仲是名相,但这里评价“管仲...

  • 金刚现浇盲道让视障者出行便捷容易

    不知道大家想过这样一个问题吗,假如你是盲人,如果让你独立出行你有什么办法吗?很多人会想到用导盲杖,但是这样行进的速...

  • 千古名相管仲的故事

    诸葛亮在南阳躬耕的时候,经常把自己比作春秋战国时期的管仲和乐毅。那么管仲和乐毅分别是什么样的人呢?我们今天讲述有关...

  • 千古名相管仲的故事

    诸葛亮在南阳躬耕的时候,经常把自己比作春秋战国时期的管仲和乐毅。那么管仲和乐毅分别是什么样的人呢?我们今天讲述有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用10分钟,让你看清名相管仲一个极大的失误。有几人这样想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smi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