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说孩子是三分钟热度了,就连很多成年人也是这样。正因如此,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作为父母,更应该重视孩子的“毅力”培养,让他们收获“坚持”的力量,成为一个在人生赛跑中有十足耐力的人。
艾丽莎·尼博森是一位临床医生,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儿童认知行为学”的研究,并开设了一家“儿童行为心理疗法”的私人诊所,希望用自己的知识解决更多儿童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其中,“挫折”教育是她重要的研究课题。因为,孩童时期是培养毅力最好的阶段。
她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以及对于儿童认知行为学的思考和研究,她总结了一些可以帮助孩子培养毅力的亲子活动,并以此为题撰写成书——《给孩子的毅力培养手册》。
很有趣的是,在书的开篇,作者写了两份序言,分别给父母和孩子。也就是说,这本书既可以是父母来读,然后消化理解之后,把方法教给孩子;也可以让有一定阅读能力的孩子,独自完成阅读,进行自学;当然,更好的方式,还是孩子与父母一起共读。
因为,这个毅力培养教程不仅仅是一个学习阶段,同时也是一个孩子与父母互动、共同成长的环节。
整本书包含了28个毅力训练,帮助孩子了解自己的毅力水平,增强耐力,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摆脱遇到问题就发蒙、耍浑,或一味依赖父母的情况,引导孩子们在不断认识、理解这个世界的过程中,也时刻关注内在自我的成长,努力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
一、毅力是天生的吗?
关于毅力这个词,我们了解的很少,但这并非是一本社科理论书,所以,在这个概念上,作者也并未做过多阐述,但有一点我们要明确:不可否认,有一些孩子生下来的毅力,就要比其他孩子强,但这对于任何人来说,都不重要,因为我们可以通过后天努力,来提升自己的毅力。
就像打仗之前,要确定一下双方的武力值一样,在培养孩子的毅力之前,我们也要先了解一下孩子的毅力情况,然后再进行相对应的训练。
在书中,作者提供了毅力水平测试,包括情境选择测试、问答打分测试、毅力计量仪等活动,以此来对孩子的毅力水平,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同时,这个行为也可以让他们更敏锐的感受到毅力,明白毅力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而是有具体的表现形式,知道自己哪些行为是缺少毅力的表现,发现在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意识地学习他人有毅力的行为,从而更好的唤醒、提升个人毅力。
在了解了孩子的毅力水平,即毅力起点之后,下一步,我们就要出发,开始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观察和测试,来逐步培养孩子的毅力。
二、识别“3P”思维
我们都知道思维在人类的活动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那么,关于毅力思维呢?简单来讲,它就是我们常说的乐观主义,也就是说乐观的孩子,更有毅力。
对此,在书中,作者并没有马上教我们如何培养孩子积极、乐观的思维,而是要让我们要先学会识别“3P”思维,即长久性(permanent)、蔓延性(pervasive)和个人性(personal),从反面入手来培养毅力思维。
具体来说,就是判断孩子在生活中的表现:是不是常常没有精神?对新鲜事物、未来没有特别的期待?这种情绪有没有影响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重点是在遇到问题时,孩子们会不会耍赖不认错,或是推卸责任……如果我们的孩子正处于这些问题中,那么,就要注意了。
这些都是毅力思维的反面表现,应该尝试改变一下孩子的思维,帮助他们重新建立成长型思维。比如,可以让他们试着写感恩日记,做共情练习,这些在书中都有提供模板和操作步骤,帮助孩子更多的关注生活中的美好,理解他人,进一步提升幸福感,变得积极向上。
除了前面提到的一些关于毅力训练的方法,作者还提供了包括充足睡眠、适度锻炼、健康饮食、注意休息等生活中的毅力习惯,让孩子可以潜移默化地感受、提升毅力。
从这些日常性的活动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一个孩子的毅力水平高低,更多的是在生活、成长中的日常养成的。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耐力差,遇到问题就退缩,碰到挫折就容易情绪崩溃,那你不妨试着通过《给孩子的毅力培养手册》中提供的方法,跟他们有一个积极的互动,从而了解、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在从前的行为中,给孩子做了错误的引导,计划一下以后如何利用书中提供的策略、方法,来重新规划一个更合理、优秀的方案,把他们培养为一个有毅力、积极、自主的孩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