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让公司刚来的实习生试着写了一篇稿子,效果还不错,便表扬了几句。
大概是信心受到了鼓舞,小伙子忍不住又写了一篇,结果这次却不走运,意外地卡了壳,熬到下班也没写出来,心态直接崩掉。
第二天上班时,效率更是直线下降,直到下午才勉勉强强出了稿。
后来我便把这个教训拿来做成了分享:为什么“乘胜追击”去做事,最后效果反而会不好?
答案很简单:因为一个人成长过程要分成很多不同的段落,每一个段落结束时的感觉如何,会直接影响到你下一步的进程。
比如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白天时心情还不错,但到了晚上却因为一点小事而闷闷不乐起来,于是你就会觉得这一整天好像都过得并不好。
这就是“终值”的作用,因为最终的结果不满意,而忽略了前面所有正向的过程。
学习和工作也是一样的道理,懂得见好就收,适可而止很重要。
在你反馈感很强、情绪高涨满足的时刻结束学习,留下一个正向的终值。下一次才会对学习有更强烈的欲望。
千万不要做到想吐才结束。一件事情如果最后的感受是负面的,那再让你坚持做下去的可能也肯定不会太高。
认真迈出第一步是很重要,但如何保证努力可以高效且持续,对达成目标也同样重要。
不要总是在开头下功夫,适当的时候,也要在“结尾处”花点心思,方便自己重新开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