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我再年轻点,肯定也玩王者荣耀,否则对不起我的游戏职称。
我属于中国最早那批玩家,刚接触电子游戏时,一个90后都没出生。从任天堂的红白机,几百合一的小霸王山寨卡,再到俄罗斯方块掌机,一币通关的街机,但凡市面上能找到的游戏,我都玩。90年代中后期又接触PC端红警、星际,世纪之交又玩CS,网游传奇。我列举的还是大众游戏,小众游戏也不落。
而且我游戏水平不算赖,多款都能打到地区偶像级别,只是那年代没有电竞,游戏玩的越好的,越被长辈斥责为不务正业。
后来务正业了,是因为游戏越出越多,而我老了。
我的童年和青春,就是一部浓缩的中国游戏史,所以很理解现在孩子痴迷王者荣耀。
王者荣耀,30岁以下玩家占比接近90%,20岁以下玩家占比54%,看到这个统计,我的第一反应,居然不是它在毒害青少年,而是中年人被压力束缚住了,已经无闲顾及。如果你不让中年人加班,出差,还房贷,看孩子,陷入情感纠葛,他们对王者荣耀的好奇,未必比小学生少。
舆论批评王者荣耀耽误孩子学习,是以偏概全,对不爱学习的孩子来说,即使没有王者荣耀,还有王子荣耀,王孙荣耀,或王八荣耀来替代,王者荣耀不是问题产生的根源。
就拿我来说,当年坐在教室里,纸上一遍遍画着红警开局,身在曹营心在汉,和今天孩子课堂上偷玩王者荣耀没有区别。
哪一代人都如此,洪水猛兽不是今天才有。
王者荣耀,某种程度上在拯救小学生的童趣,至少占用了他们过早使用避孕套的时间,也占用了他们殴打同学的地点,想揍同学顶多在手机里揍。

认为王者荣耀有毒的人,我给你讲两个当年传奇的故事。
一.有个孩子,打出一个麻痹戒指,全网吧跑过来围观。他害怕戒指被抢,迅速拔掉主机线,开窗子就从三楼跳下去了。大家又挤到窗前,看他一瘸一拐的跑着,直到消失在路拐角。所有围观者的眼神都像看上帝。
二.另一个孩子,在网吧里蹲刷怪点数天,手动升级,等到父母找到他时,发现他之前因为踢球而落下伤口的脚,有蛆在爬,他没感觉到。
如果说王者荣耀是拿时间在玩,当年传奇,就是拿命在玩。
这都是真事儿,热血传奇注册ID累计超过5亿,比王者荣耀还多3亿,不包括私服。
舆论一直在骂,从当年的陈天桥,到今天的马化腾,肯定还有下一个挨骂的。
所以,真没必要把王者荣耀抬升到误国误民的层面上,当初的超级玛丽是有毒的,街头霸王是有毒的,红警星际是有毒的,传奇更是剧毒,被毒过来的几代人,今天都活的好好的,而中国游戏和电竞产业,更是蒸蒸日上。
那么问题来了,王者荣耀,在替谁背锅?
我只能现身说法,侧面回答。
打我小时候,学校生活就很枯燥。
语文书上,不是英雄,就是模范,不是古代道德大儒,就是现代愤青鲁迅,就连小蝌蚪找妈妈都值得人类深思,反正没有闲人马大姐或宋小宝这些活在身边的普通人。
数学,从1+1=2,学到排列组合、象限、微积分,现在发现,就数钱和讨价还价时用得上,楞没超出小学范围。
物理化学地理历史政治,全是高大上的学问,最后发现知识都学杂了,杂成大综合,满分300。
英语,我就没学过,我理解不了一个屹立于世界的伟大民族,居然要靠一门外国语言来换毕业证和学位证,干脆舍身取义了。
仔细一品,就剩女生好看,游戏好玩。
看看现在孩子厚重的书包,近视的普及率,不仅仅是枯燥了,还累的不要不要的。而他们学的那些东西,还是换汤不换药。
当年的我,除了游戏,还可以上山摘果,下水摸鱼,滑冰车,踢毽子,拍洋画,为撩女生陪她们跳皮筋儿,成长的很充实。
今天孩子呢?游戏场所都要买票了,山林被私人承包了,野外变旅游景点了,还有一些无人问津的地方,父母怕你失联,干脆别去了。
就连放学父母还得接你回家,让你没机会与其他小朋友玩耍,理由是人心不古,随处都有安全隐患。而他们的家庭作业比我小时候更多,那天我看了一道小学数学题,楞答不上。
这是教育,还是折磨?如此环境下,不让小学生玩游戏,难道让他们靠擦玻璃和种树来发泄童真吗?

我还想提问。
说王者荣耀歪曲历史,连荆轲都变成女人,为什么不和马化腾商量,把荆轲的性别改改?这很容易做到。
除了荆轲,也可以和马化腾商量,把更多正确的东西植入游戏,保管这样比死背书本效果更好,且不耽误游戏可玩性。
因为那些有关游戏人物的属性,攻防值的计算,连数学考零分的孩子都能说出一套又一套。
可一换到课堂上,就不行了,这难道不是问题吗?
真正的教育是先培养学习兴趣,和基于兴趣的学习能力,强行填出的鸭,再嫩都是烤鸭。
而我在舆论中,鲜看到引导,只看到斥责,强迫马化腾上马防沉迷系统。而破解防沉迷很简单,让小学生偷他奶奶身份证就行。
今天的青少年,继续在书山题海中与生活割裂,在网络时代中与现实割裂,被动的承受着一切,连他们的自制力都是靠纪律和家长老师的恐吓约束出来的,而不是自我觉悟出来的。
只有行与不行,没有引导,这样的成长得多枯燥啊?
以此为前提,王者荣耀火到什么地步,都是正常的,除非强行下架。
作为老玩家,真想说,生活本身就不易,幸亏还有游戏。成年人的世界,怎么去包容一款游戏,引导青少年培养正确的自律性、时间观、价值观,才是要解决的问题。
反过来,当你批判一款游戏时,忽略过多少人被压制的童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