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是我喜欢的一个哲学家。他认为一个人的英雄之旅必须要经历三个历程。首先是在阳光灿烂的花园成长。第2个是什么都没有的荒漠修炼。第3个是成为一只勇猛的狮子。
我现在回想起我之前的心路历程,我觉得我也走过了一段坎坷的经历,而这段经历,如果把它视为自己的英雄之旅也也是恰当的。
1,阳光灿烂的后花园。
我现在正在追美剧《权力的游戏》,我看到了第1季。斯塔克家族的九个孩子,他们生活在寒冷的北境,却是他们温暖的后花园。
有一个强大彪悍负责任的父亲,替他们撑起了一片天和地。
直到第一季结束,当他的们的父亲被害之后,这些孩子就不得不去面对残酷的荒漠了。
我想起我的童年。也许,那不是一个阳光灿烂的后花园?甚至可以说。我的童年是比较压抑自卑,也是造成我抑郁困惑的一个重要的来源。
父亲爆躁,母亲柔弱,尽管母亲也想无条件的帮助我。但是和父亲的力量相比悬殊,我感受不到足够的爱和支持。
假如说我的父亲是怒吼的北风,而我的母亲则是一个过于温和的、经常缺席的太阳。所以我的这个后花园大部分时间,都是北风凛冽而太阳难得见一面。
尽管如此。我现在想起来依然会觉得有一阵阵的温馨。我常常有一个画面,就是在我小的时候,我的母亲会给我做我很喜欢吃的菜瓜面线,而我会把一碗刚出炉的面线装得满满的,然后,双手捧着碗还靠在我的肚子上(因为太满了怕溢出来),偷偷带出门把它吃掉,结果那一次居然把肚皮给烫红了,因为那个汤和那个碗太烫了。
所以,可以说在物质的满足方面,母亲是给予了我最大的支持,只是当时由于经济条件,所以没到完全的胃口满足感。
而更多的时候我得到的是,父亲的严厉的批评和声色俱厉的吼叫,那给我的童年留下了巨大的阴影。
甚至我相信就是这样的一个形象,已经内化到了我的心里,所以我的内在经常有一个惶恐的害怕的小孩,无时无刻的害怕自己的父亲会冲自己翻脸,这是生命中不能承受的力量。
即便他已经长大,这个内化强悍的父亲的形象也让他不敢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
2,什么都没有的沙漠
在我的。整个成长的过程中,我始终有一种不得不没有选择的感觉,就是我的主体感根本没有展开。
武志红老师曾经说要带着主体展开开始自己的生活,我对这句话相当不敏感,甚至不以为然。
因为我根本是严重的缺失主体感的人。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不管做什么事都不是发自内心的,我下意识的会去考虑别人的感受,并且在这个过程中我会主动放弃自己的选择权,我会随大流。
为什么?因为害怕自己选择会给自己自己带来不好的结果。可以说我是完全随波逐流的活在大众的选择里面,我根本没有展开自己的独立意识。
我还记得刚参加工作,有一次刚刚出差的时候。那是因为自己一个人太孤独,我在办事处观察一一盆热水的加热的过程,我看到,电热壶那个水一点点的被加热,出气泡一个个冒出来,最后到沸腾的这个过程。
我觉得这是我第1次带着主体感,在观察客观的事物,那一刻我觉得我的感觉好像打开了。那是一次印象深刻的带着主体感展开自己感觉的生命力。
可惜这只是昙花一现,大部分的时候我都活在没有自我的世界里。不管是做什么,我都会随大流。跟同学一起聚会聊天,因为我也没有什么独立的意意见和见解。和别人吵架那更是没有的事情,我根本没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
人生中的很多重大的选择,我其实都没有选,很多时候我是放弃了自己的选择。而我没有带的主体感的,根本的原因就是我不敢做自己的选择,因为害怕被内在的父母责骂,这种责骂在童年印象太深刻了,让我恐惧选择,所以我放弃了自己的选择权,放弃了自己的独立意志。
即便,曾经有一段时间,我在网上肆意挥洒着自己的一些极端观点——我现在特别理解,为什么那么多人愿意在网上发表自己的叛逆的观点,可能他们在现实中也是受挫,害怕表达自己的真实观点,所以选择带上网络面具狂欢。
其实是因为没有从父母那边得到足够的爱,没有和他们建立深厚的联系,这是让我不敢展开自己主体感。
所以现在当我和我和我的孩子在一起的时候,我总是会愿意无条件的接纳他们的那种全能自恋,比如说像我的孩子,昨天晚上,吃饭的时候就吵着要出去买东西。当我不同意、跟他讲道理的时候,他马上翻了脸,怒吼、撕扯打着我。
这个时候我看他的眼睛对他说了一句,我说你现在很想出去买东西,对吗?
这个时候他马上就点点头,他的情绪迅速就平息了下来,我说好,我可以带你出去,然后我们5分钟后就回来。然后他马上就全能暴怒就没有了,破涕为哭。
其实孩子要求的就是那么一点,可是当我们大人自己的内在不够强大,不能接纳孩子的全能自恋的时候,我们是会把他伤害的。
而这种伤害可能会给孩子带来一辈子的影响,比如说我。
3,狮子
走过不那么美好的后花园,阳光不那么灿烂、北风比较凛冽的后花园,走过没有展开自己主体感的荒漠,最终我把自己从自卑和压抑中解救了出来,我升华了自己。
通过不断的学习哲学,学习心理学,读书讲书,和更多的人交流。我发现其实我自己是有选择权的,很多时候我对于别人的话太过敏感,往往别人只是说一说而已,而我却把它当成了对自己的一种攻击,甚至不敢做出自己的选择。
就要像张德芬老师说的,外面根本根本没有人。很多时候都是自己的心在欺骗自己,并不是有人在随时随刻的要pua你,只是你自己的内在无时不刻的在虐待着自己,是自己走不出来而已。
这种体验和感受让我明白说,我必须要展开自己的主体感,要释放我的全部的感受。
假如说以前我是为了别人而活的话,那么从今天开始,我愿意为了自己而活,把自己活成一只勇猛的狮子的样子,而不是一只畏首畏尾随波逐流、人云亦云的小绵羊。
这不是我真正的我。真正的我应该是强大的,自主的,独立的,可以做选择的人。成为狮子。看过别人的痛、也经历过自己的痛的、内心柔软的小狮子。
他也有自己潜在的力量。这种力量并不会随便的去毁坏,但是他懂得按照自己的意愿展开自己的生活。
比如说他希望保护所有的孩子,希望给予孩子一个更加幸福的童年。为了这样的一个愿望,我们需要拥有狮子一样的力量,经历人间风雨依然拥有坚定信念的狮子。
我是南星教育领导师
每日原创家庭教育文章第2年第632篇
2020年12月14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