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摄影带着心事去旅行旅行
北京旅行记忆 | 天坛的“秘闻”

北京旅行记忆 | 天坛的“秘闻”

作者: 黑揍红 | 来源:发表于2021-03-05 15:41 被阅读0次

    天坛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天”的地方,封建社会“皇族”专属地盘,600年历史的世界文化遗产。

    关于它,坊间流传着很多秘闻和“野史”。

    作为皇家重地,天坛的建筑格局考究、等级划分森严,每一座建筑都是精湛的艺术品,它们的形体、线条、色彩和质感无不巧夺天工,彰显出古人对天的极其敬重。

    我们今天要说的,就是这些“艺术品”背后的故事。

    【祈年殿】是皇帝祈谷的地方。

    明朝的时候,它不叫这个名儿,它的原名“大享殿”实在是一个路人缘儿不咋好的称呼。如今看来,改名也是大势所趋。

    “祈年殿”是乾隆给改的名儿。那时正值康乾盛世后期,国强民稳,此后百年,清政府的境地每况愈下。直到慈禧太后掌权,囚禁了光绪。

    老祖宗凡事讲求“中庸”,此道乃人生大道,然阴盛阳衰久而不暖,对于“平衡”不利。

    赶上慈禧专政,光绪那个倒霉皇帝就没摊上几件好事儿。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祈年殿“咔嚓”就被雷击中了,大火熊熊中灰飞烟灭。

    据说着火的时候只是劈到了一侧,雷火燃起时并没有波及太大的面积,按照当今的消防措施,拉一条水带就能救下来,但那时候没有“呲水枪”,而这座建筑过于宏大,盆水浇不到38米开外的顶,最终侍卫们只能眼睁睁看着这座10多层楼那么高的大殿被烧成灰烬,甚是可惜。

    此时在东边的小国日本,明治天皇刚刚颁布了首部现代化的宪法,已在蓄谋侵华;西边的奥匈帝国则诞生了一个改写历史进程的画家:阿道夫·希特勒。看似风平浪静的历史长河早已暗流汹涌,而泱泱大清却如一条待宰的沉睡肉虫,漂于水面的障目一叶中。

    那个年代没有图纸,没有照片,并没有史料记载这个榫卯结构的宏伟建筑是怎么造出来,也没有人知道它到底该如何层层搭起。修复祈年殿何其难也,一切只能从头钻研。

    数年之后,清宫找到了一个当初参与过维修的老工人,根据此人的回忆,照着(想象中的)原样,在原址上重建了如今的祈年殿。

    如今我们看到的祈年殿通体浑圆,上有伞形三层蓝瓦金顶、下有环形三层汉白玉台。它的外观轮廓富丽堂皇,内部彩绘精妙绝伦,是整个天坛最吸引人的一座建筑,也是天坛最早修建的一个殿。

    虽已不是当初模样,但祈年殿所有考究的寓意都一如既往。尤其殿里的柱子,使用的是价值连城的顶级建筑材料金丝楠木,又粗又大一共28根,象征一年四季12个月、12时辰24节气、28星宿。

    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个中寓意再多,这些上流社会的“讲究”其实也不怎么用得上,能够提炼到人生宽度和精神层面的也就这么几点:

    一,祈年殿可以近距离欣赏中国特有的珍贵木材;

    二,祈年殿被称为“中国古建筑的活教科书”。古往今来,很多的建筑专家和学者都对它甚是喜爱,对于建筑专业的大学生而言,参观天坛是必修课。

    三,陶冶一下高贵的情操。任何人站在这高大的殿前,听到关于它的故事,都会不由心生敬畏:没有砖,没有石,没有钢筋混凝土,全靠大木头柱子用榫卯结构的手法“穿插”,支撑一个大殿数百年。彩色的琉璃、四潲的瓦,这不是建筑,这是艺术的魔力。

    【皇穹宇】是皇帝祭天时供奉神位的地方。

    它的气势虽不像祈年殿般浩壮,只有19.5米高,却是天坛景区中最“神秘”的一座建筑。

    第一神秘:它的大殿没有横梁,全靠8根柱子和让人琢磨不透的斗拱形支撑体,撑起一个大伞一样的房顶。

    我个人觉得它像一只巨大的蘑菇,但蘑菇之所以直挺,是因为有生命供给,如果没有了养分输送,会迅速干瘪收缩。皇穹宇“反人类”的造型是不可思议的设计。

    第二神秘:皇穹宇里有一个天坛最著名的小景点,回音壁。

    二人相隔百米站在光滑的圆墙两侧,仅使用悄悄话的声调交谈就可将话语清晰送入对方耳中,声音悠长曼妙,颇为有趣;站在院中有节奏地踩地,四周全是踢踢踏踏声,如同万马奔腾。后经科学家证实,这是因为声波不被墙壁吸收而产生的反射现象。

    不过我最近一次去天坛游玩时发现,如今这声音小了很多,不像我五六岁时听到的那么“如雷贯耳”了,可能是游人太多,消耗了围墙的“元气”。

    第三神秘:站在皇穹宇殿前的三音石上说话,可以听到如同山谷回音般的三道回声缓缓由远及近。古人认为,这是老天爷对讲话者的警醒。

    古语曰“人间私语天闻若雷”。你在人间说的话,老天爷可都听得真真儿的,也不要以为偷偷摸摸干点儿啥就不会有人知道。所谓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一个人唯有三思而后行,三思而后语,谨言慎行,才不会祸从口出。

    【圜丘坛】是皇帝在冬至那日正式祭天的场所。

    它是一个没有顶子的圆形祭坛,周围的汉白玉围栏则呈方形,象征天圆地方。

    古代帝王自称天的儿子,所以为保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每年冬至的祭天仪式对于皇家来说是一件极其隆重的大事儿。

    其实做皇帝也蛮辛苦的,你想,冬至这天年关将近,正是极冷之时,而皇帝的轿子从紫禁城抬到天坛时天都还是黑的,皇帝穿着厚厚的皮裘大氅,哆哆嗦嗦从轿上下来,走上圜丘坛中央的圆心。

    此处既是“万人敬仰”的中心位置,也是一个“风口”,天上的寒风呼啸伴着地上的八方呼应,而皇帝孤零零地站在这天心石上读着祭文。四面八方的回音那么大,反衬着孤家寡人的寂寞那么多。

    值得一提的是,圜丘坛也是一个“神奇数字坛”。这里柱子和台阶的数量是精心设计过的9和9的倍数,展现了那个没有计算机的时代,人类大脑的非凡计算能力。9这个数字在中国古建筑史上运用特别广泛,古人眼中的单数是阳数,而9则是极阳的数字,代表天子权威。

    如今的天坛,每年正月依然会举行仪式,作为一种表演,向游客展示皇帝祭天的全过程。

    北京天坛公园,蕴藏着大家之气,让来到这里的人们透过天与地的恢弘反观自身的狭隘。

    与天地相比,我们的一生十分短暂,浩瀚宇宙,人类不过沧海一粟。正视自己的渺小,不求虚浮之名,不逐薄义之利,安心恬荡,栖志浮云。

    我是大红姐姐,有声电台旅游频道主播,职业旅行玩家,专注小众玩法,分享冷门目的地。旅行不是一种态度,而是生活本身。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北京旅行记忆 | 天坛的“秘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torq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