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烂柯的传说这么广?
烂柯山传说,是一个古老的民间传说,源于东晋樵夫王质上山砍柴看棋烂柯的故事。
全国关于烂柯的传说流传时间很长、范围很广,在山西、陕西、广东、河南、四川、福建、浙江、山东都有烂柯传说,最早的文字记载是东晋中期(公元345年至356年)虞喜的《志林》,而后北魏孝文帝时(公元471年到476年)的郦道元的《水经注》,南朝梁武帝(公元504年到549年),任舫的《述异记》等诸多史料中都有记载烂柯的故事,因此可以这样猜想,在古代先民们在创作遇仙类题材故事,主要的作用是“圈粉”,以引起人们的兴趣,吸引人们的关注,当然也寄托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由于时间久远,传播很广,很多本地的先生再结合自己的创造,转嫁到本土进行传播。
今天,我说的烂柯山位于山西沁县城东北约28公里的山曲村的北部,也称为山曲坪上,主峰海拔1184米。北东面就是早已闻名的涅水河谷,也称为古城川。相传古代王质入山砍柴遇仙的故事源于此。
这次烂柯山之行,是我们“文行天下”驴友本地探寻游的又一个尝试,希望这个小小的尝试,能给大家带来一些观念上的改变。在和我们一起欣赏祖国美好风光、人文历史的同时,希望我们彼此有一种新的期待、新的渴望,和我们一样,走出来,看看身边的大好山河,领略文化传承的悠悠惬意,来抵抗我们日常平庸的、琐碎的日子。
热爱能抵岁月漫长,喜欢能让我们的人生更加精彩。
据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注》中云:晋时有一叫王质的樵夫到石室山砍柴,见二童子下围棋,便坐于一旁观看。一局未终,童子对他说,你的斧柄烂了。王樵回到村里才知已过了数十年。因此后人便把石室山称为烂柯山,并把"烂柯"作为围棋的别称。斧柄烂尽的情节,流传甚广,以烂柯山遗迹自称者,全国各地并不少见。
芒种过后,初夏已到。2023年6月10号,星期六,我们“文行天下”旅行小组一行四人,来到本县东北部的牛寺乡山曲村烂柯山探寻,路程不是十分遥远,道路宽阔平坦是乡村振兴新修的柏油马路,漫山遍野的黄土地上,玉米的绿叶几乎快把黄土地全覆盖住了,有半尺多高,远处的群山郁郁葱葱,树林十分茂密,夏天的景象非常的迫近。
我们不想放弃每一个周末,也许有些同志不太理解,总觉得我们在浪费时间。本县有什么可转悠的?但是:“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我们较大的理想是周游世界,转遍祖国,那就得先了解县内,再了解省内,最后是国内和国外,“三大自由”中的时间自由是最宝贵的财富,虽没有雄厚的财力,但我们有灵活的腿脚和相对自由的时间,趁我们还不是十分老,还能走得动,爬得动,力争把县里的所有的山脉、山峰,所有的名村全部走遍,这应该不是很难的,只要有空,每周我们都可以转一两个村子,可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县、省、国内,还有将来可能要去的国外,因此我们必须把我们所转过的地方,看到的景物,听到的传说,认认真真的记下来,这也是我们的责任使然,也是最近几年我们找到的最大乐趣,当然也是最重要的人生意义的再现。
今天我们要准备去的烂柯山,位于牛寺乡和松村镇的交汇处,太岳和太行山脉之间,海拔相对较低,平均海拔1100到1200米左右,它属于县内的玉华山脉,是玉华山脉文化带最东边的一个文化景点,玉华山山脉文化带完全位于沁县境内,可以说横亘在沁县的中央,也可以说盘踞在沁州盆地的中北部,自西向东横跨三个乡镇。最西边有漳河源头、华山、龙王堂、夫子山、法华寺、庆云山等等山峰和文化传说,烂柯山位于玉华山山脉的最东端,它的北边就是著名的涅河谷地,也可以叫古城川。烂柯山海拔不高,主峰海拔1184米相对高度不到200米,位于涅河由东向南的大拐弯处、山曲坪上,和全国各地其他地方的烂柯山的传说一样,也是关于遇仙题材的,尽管这样,我们还是想看看本地的先人,在1000多年以前,是怎样把烂柯的传说嫁接到这里的。
世间总有一些美好值得我们全力以赴,哪怕让我们头破血流,也在所不惜;人生当中成功的荣耀只是暂时的,平淡的生活才是主旋律,愿今天的感悟能帮助你从另一个角度面对明天推开门之后的真实生活!
汽车开出城以后沿322省一直向松村镇的方向前行,约半个小时的车程之后,我们就到了一个叫做山曲的村庄 ,车停好之后,我们就沿着乡间小路向山顶挺进,山不是很高,目测大约相对高度二三百米,这个位置是沁县的东北部的山曲坪,山北是著名的涅河谷地,浊漳河的上游,在这里极目远眺,涅水谷地一片碧绿,刚刚生长上来的庄稼把大地铺上了一层绿毯,非常的养眼。环视四周,东边的太行山脉隐隐约约,西边北边的太岳山脉苍苍茫茫,二者好像在晋中的北部进行了深度融合。最美的风景在路上,最美的行动在过程,喜欢脚踏实地,一步一个台阶向上爬,喜欢面朝黄土背向烈日,喜欢登高望远,心远地偏。
爬上山之后,首先我们来到的是这个观音堂,一个刚刚重修的小小庙宇,有三间正房,歇山顶,基础和柱子是原物。在烂柯山顶的北部还有个庙宇,好久没有人管理了,里边杂草丛生,用红绸带系着大门,我们解开进去,也是重新修建的庙宇,仔细观察这原来就是大名鼎鼎的王仙观,两侧有对联“灵仙福泽润万代国泰民安”、“先人祥光照四方风调雨顺”, 有五通石碑,但字迹模糊,无法确认具体年代。王仙观也叫王质祠,正殿3间,东西有配房,殿内东厢房的石棋盘还完好地摆放着,对弈的二位神仙和观棋的王质石像,均已残缺不全,现在看到的是重新彩塑的像。现较有价值的就要数院内正中那六角形状,高1米多,下为莲花盘,上为莲花座的石幢了,里边有善男信女上香的痕迹。石幢造型庄重,雕刻工艺古朴,原是供烧香焚纸所用,镌刻于金大定25年(1185年),至今仍能辨析。因此,据此推断,此观最早修建于南宋期间,距今800多年。
这里是故城川的尽头,山曲坪的起点,山、水均在此拐弯。30 里皋狼川,10多里山曲坪,像巨幅山水画卷铺展左右。周围山恋层层叠叠,高高低低,视野开阔,蔚为壮观。蜿蜒曲折的涅水河,像一条玉带缓缓绕过山曲坪。林网林带,浓绿滴翠,掩映着田园村落,一派生机勃勃的初夏景象。明潞安府推官王致中诗云:
从古皋狼说烂柯,
烂柯遗迹劫尘多。
长生争是天生妙,
性地人人在密罗。
从王致中的诗中可知,武乡与沁县交界处的烂柯山由来已久,“从古皋狼说烂柯”,皋狼是武乡县在西周时的地名,属晋国。这句诗是否是说,烂柯山的故事在西周时就有流传,只是到了两晋南北朝时才被各路先生写入“志怪类”中,也未可知。另据《山曲志》记载,这里曾今有“闪神崖”、“桃花仙女镇恶龙”、“石扇车”、“锣鼓洞倒草坡”、“朱砂洞”、马蹄踪、石蘑菇等多处传说遗址和景观。
参观完王仙庙再往北走,不一会儿功夫我们就把烂柯山上的两座庙宇都转了个遍,就下山往回返,就在山脚下,我们又发现了一个小小的古村落,叫做石窑湾也称寺窑湾,仅仅有四五户人家,但是它奇特的建筑吸引了我们的目光,我们不约而同的都上去探个究竟,在石窑的顶上修建有楼房,石窑的根基都是整齐的条石做成的,一看就有上百年的功夫,大门坐南向北,台阶有十多阶,远处看上去像一个城堡一样,具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态势,轻轻扣开大门,迎接我们的主人,看上去有七八十岁两位老人,但身体很硬朗,我们迫不及待的和他们交谈起来,他说他的祖上在1848年的时候就搬到了这里,我们粗略的估算了一下,大约有175年左右的历史,关键是他们一直在居住,这个民居前后两进院,古朴庄重,结构井然,过去肯定是个大户人家。
这是比较独特的窑楼风格,在它的西厢房基础是用石头砌的窑洞,窑洞的主要的作用可以放点杂物不居住人,可以增强上边厢房的地基的稳固性牢固性。有比较精致的砖雕做成的照壁,窗台下的条石窗沿上的石雕十分清晰,图案花美,从正面看,“五檩二架大小方,四梁八柱二层楼”这是典型的北方民居。
石窑湾面对涅水河,也就是浊漳河上游的一个重要的支流,在涅水河右岸,如果再往西走,大约不到两公里的地方,就是著名的南涅水右岸台地,这也是仰韶文化时期古人类文明遗址发育比较大、比较完整的著名地区,所以说从西向东再向南,涅水河在山曲村拐了个弯,整个涅河谷地自古到今都是文明的化身、文明的摇篮。
烂柯山半日游,我们又探寻到了一个小小的村庄石窑湾,看到了上百年的古建筑,具有淳朴的、典型的北方民居,我们感到非常的兴奋,同行的段总还做了许多的抖音,得到了全国各地网友的点赞。从寺窑湾出来,我们沿着崭新的乡村大道,往山曲村停车的地方走去,此时已是正午时分,火辣辣的太阳当空照,我们头戴遮阳帽,肩背长短炮,手提登山杖,就像探寻未知的科考队一样,步履坚定有力,有说有笑,在谈论着人生和规划。
又一个美丽的周末,在愉快当中悄悄流逝。
2023年6月15日星期四
![](https://img.haomeiwen.com/i27674913/cbad3875ceba859f.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7674913/16faaa0b83a6e9ba.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7674913/7d07ede90466513e.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7674913/fba9c0b335df2139.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7674913/428d697c09ab5cde.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7674913/3b2e27029dad6b39.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7674913/bb2afc42a62b20e8.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7674913/76f81ac07e1bfe84.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7674913/b64dc80474796058.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7674913/cc7beeec80afe93e.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7674913/bd485a32534ce704.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7674913/0ee24a66236fff90.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