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语文教学
【语文教学】语文课堂上的“意外”问题——鱼儿为何用“头”

【语文教学】语文课堂上的“意外”问题——鱼儿为何用“头”

作者: 吴老师教语文 | 来源:发表于2022-02-23 10:37 被阅读0次

    刘昌昊这孩子,总是会在课堂上提出一些出其不意的问题。

    今天的语文课堂上提出了一个问题,都是我当时无法回答的,并且似乎与这节课是无关紧要的,但我保护了孩子的问题意识,跟大家一起探讨了这个问题:

    写“鱼”为什么要用量词“头”,而不使用量词“条”呢?

    今天,我们学习《小石潭记》,正在读“谭中鱼可百许头”,这娃突然来了一句:“老师,鱼不是该用‘条’来表示吗?他怎么用了一个‘头’呢,‘头’应该是用来表示体型比较大的牲畜,比如一头牛,一头猪。”

    我的乖,这问题的确出乎预料,我也确实不知道柳宗元为啥用“头”来表示鱼。

    怎么办?能敷衍过去吗?我觉得不行。

    说实话,我觉得这个问题提的还是非常有探究意义的,我就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想想,确实是个问题呀。

    虽然这个问题或许对于这节课的语文学习是一种打扰,但是,孩子敢于提出有这样的问题,就这种提问的积极性是应该珍视并保护的,不能敷衍应付。

    于是,把这个问题抛给了学生:同学们,你们觉得是什么原因呢?

    大家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有不靠谱的猜测,如黄韧同学的“小石潭的鱼不受外界打扰,长得比较大,所以用‘头’。”

    还有张怡然的猜测:“鱼都是仰着头喝水,只看见头,看不见身体,所以用‘头’。”

    也有比较靠谱的猜测,最后归纳两点:一是可能因为那个时候,“条”还没有作为量词使用;二是因为数量比较多,看到的是一个一个的鱼“头”,一个头就是一条鱼。

    回到家,我继续查阅资料,居然有好多网友都对这个问题提出过疑问,也找到了一些回答:

    第一种解释:"头"显示出潭中的鱼多,是因为潭中鱼多,数也数不清,紧紧挨着,只能看见鱼的头,同时呼应了"可百许"

    第二种解释:

    我认为有两个原因:一是为了音韵和谐;二是柳宗元有意追求语言表达的新鲜.韩柳都有“唯陈言之务去”的追求。

    第三种解释:

    一是“条”在唐时还没有作为量词的概念;二是当时已经通用“条”了,但是,此句用“头”来表达一种意境,显得可爱。

    其实,此刻结果是什么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过程中的探究,以及获得的一种能力,一种思维方式。

    所有“意外”的问题,都体现了学生的一种思辨意识,应该被肯定和珍视,正因为有这样的思辨意识,学生才会向更高处漫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语文教学】语文课堂上的“意外”问题——鱼儿为何用“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trnl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