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浓浓
焦小桥
据北宋乐史《杨太真外传》记载:“上皇登沉香亭,召太真妃,于时卯醉未醒,命力士使侍儿扶掖而至,妃子醉颜残妆,鬓乱钗横,不能再拜,上皇笑曰,岂妃子醉,是海棠睡未足耳。”
这演绎的是唐明皇、杨贵妃故事,皇上夸赞宿醉妃子貌美如花,如娇媚的海棠花。
此典故代代流传,“海棠春睡”成为后代诗人画家不断吟咏描绘的题材。后代的文学作品中常以海棠指代杨玉环,后发展为以海棠花喻美女。
此典故流传之后,北宋文学家苏轼写了一首《海棠》诗:“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诗歌的大意是,春风吹拂,淡淡的云彩,淡淡的月光,袅袅娉婷的是那美丽的海棠。花香融入朦胧雾里,月亮移过了回廊。只怕这深夜时分海棠花儿就会睡去吧,因此点燃那高高的蜡烛,不错过这海棠盛开的美艳时光。进一步把海棠春睡人格化了,从此该典故成为诗人画家不断吟咏描绘的题材。
这首海棠诗脍炙人口,唐明皇以海棠之明媚喻杨贵妃的妩媚,苏轼则反其意而行,以杨太真之风流喻海棠的明媚。前两句生动形象地描写的月色下美好形态和清香,后两句把海棠喻为身着红妆的美女,担心深夜海棠会睡去,故秉烛高照,极言对海棠的赞美和喜爱。
诗人以花拟人,写出爱花、惜花的深情,惜花实是惜己,借以抒发“同是天涯沦落人”之感。
明代的“风流才子”唐伯虎根据“海棠春睡”典故,丰富了想象,画了一幅《海棠美人图》,并题诗云:“褪尽东风满面妆,可怜蝶粉与蜂狂。自今意思谁能说,一片春心付海棠。”
唐伯虎一幅画把海棠和美人真正的结合在一起,把海棠春睡具体化了,美人与鲜花相互映衬,花美人美,神形兼备,给人以丰富而美丽的想象和联象空间。
南宋女词人李清照对海棠也有特殊的感情,创作了众人耳熟能详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一句“绿肥红瘦”贴切地点出了一夜风雨过后海棠的变化,绿、红两种颜色代指海棠叶和海棠花,肥、瘦两种形态传神地描绘了雨后枝叶茂盛和花瓣凋萎,既生动形象又准确得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