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对于食物最初的印象来源于母亲,在婴儿时期,只要吃饱了就会满足,对婴儿来说,食物就是一切,食物就是爱,所谓有奶便是娘,也不无道理。
有些在婴儿时期挨过饿的孩子,会拥有异常旺盛的食欲,吃饱了仍然还要吃吃吃,体重会容易超标。
(我认识一个宝宝,刚生下来的时候挨过两天饿,后来食欲一直都很旺盛,什么都愿意吃,很好养,有好吃的,吃饱了,还会主动要求想吃,经常吃完了这个吃那个,停不下来。而另外一个,当他吃饱了,再好吃的东西,他都不愿意去吃了。)
有些体重严重超标的儿童,他们通常并没有真正的被爱过,因此食物成了他们满足自己的一个最直接的方式,这是一种本能。
在爱丽丝那本《身体不说谎》,对厌食症和暴食症都有详细的描述,暴食症就是因为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而不断的吃东西来满足自己。异常的食欲,是因为内在有一个深深的空洞,想要用什么东西来填补那个空洞。
这几乎是一种潜意识的选择,但是因为不知道缺乏的是什么东西,永远都无法获得真正的满足。
我异常的食欲
我有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一边吃饭一边看书,一个填补脑子的空洞,一个填补身体的空洞,双重麻醉。或者一边看电视一边吃东西,类似这些行为,都是为了填补那个内在的空洞,那个不愿意去注视的空洞。
当一边看一边吃的时候,食物的味道甚至都被忽略了,当吃饱的时候,甚至觉得自己只吃了一点点,因为完全没有品尝过,不知不觉就会吃到撑,甚至吃到开始觉得反胃。
唯美食与爱不可辜负,将两者相提并论,准确的描述了这个误解。
试着用食物来填补自己的空洞,这么多么明显的一个谎言,但我对此视而不见。
笨选择:无脑压制食欲
很不幸,我采用了最差的方法,直接压制,这种方法有很大的副作用(后面会说)。
首先决定的第一件事是:
戒掉可乐和其他碳酸饮料(到现在为止只喝过2次还是3次)
第二件事是:完全不吃零食。
这两件事执行的非常不错,零食基本到了减肥完成之后,才会偶尔吃一点,碳酸饮料算是完全戒掉了。
当时改变的意愿太强,不吃就不吃了,也没有什么反复。
第三件事:
决定每餐只吃8分饱,有段时间只吃到6分饱。
第四件事:
决定晚饭后不吃东西。
第五件事:
改变了饮食结构,开始吃所谓的健康食品,低碳水、各种蔬菜、鸡胸肉、少吃脂肪(这个是错的)。
对食欲的压制,我做的很彻底,为什么我能够做到,是因为强烈的意愿带来了很强的自制力,而且我用了很多方法去强化它。
我压不住了怎么办?再用点力!
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强化目标的吸引力,比如:
经常想象那条之前太胖穿不上的好看的裤子,想象瘦了去买,穿上很帅的样子。
收集一些健身男女的腹肌马甲线图片,经常没事就看看。
瘦了一点的时候,马上去买适合自己的衣服。
买自己刚好穿不上的裤子,等瘦的时候马上就可以穿。
买一台精确的电子秤,在每天固定的时间称重,晒晒体重。
设定目标点,达到目标的时候给自己奖励(去买心仪的衣服或者别的,当然衣服是最好了)
小技巧
压制了一段时间之后,自制力会被消磨,有一些技巧可以减轻食欲
0:最重要的一点是专心的吃,一定要慢慢吃,吃的时候不能干任何别的事情,只能吃平时的一半了,再不好好吃,怎么对得起自己。充分的感受食物的味道,多咀嚼几次,让食物在嘴巴里多停留一会。延长吃饭的时间,更充分的感受到食物的味道,会带来一些满足感。
1:多喝水,每天喝到2L左右的水(之前看过一个研究,同样热量的食物,糊状的会带来更长时间的饱腹感),当然多喝水也能代谢掉更多的废物,对减肥也是有好处的。
2:多吃蔬菜等体积大,热量少的食物,这样饱腹感强,但是热量又低
3:吃充足的肉,肉消化慢,而且蛋白质饱腹感强。
4:少吃或者不要吃精加工的食品,不吃任何高能食品。(单位体积热量太高)
5:网上有一张食物血糖转化速度的表,挑那些慢的吃。
6:摄入适量的脂肪(脂肪会带来强烈的饱腹感),选择健康的脂肪(坚果、牛油果等)
不要让自己觉得饿
在初期的时候,我认为减肥一定要有饥饿感,我甚至追求这种饥饿感,因为麻木的身体,在初次感受到饥饿感的时候,甚至有些喜欢,觉得饥饿感,让我感觉到身体的存在,感觉到自己活着。
在经历了一个礼拜晚上睡觉肚子咕咕叫之后,我做了调整,不让自己饿着,但也不让自己吃饱,就是吃到不饿,就停下来,但是不要让自己有饱腹感,这样很残忍,但比起饥饿感,好多了。
身体如果长时间处于饥饿状态,会触发身体的保护机制,降低新陈代谢率,也就是说:你白饿了。
吃饱了才有力气减肥,这是一句真理。
之后我调整的策略,饿了就吃,但吃到不饿就停,这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自由的食欲
我观察很多发胖的人,包括我自己,在吃东西的时候,通常很快。而另外一些人,吃起来慢条斯理,甚至是优雅。
网上有很多文章也会讲,吃得慢容易产生饱腹感,延长进食的时间是非常有效的手段。
在小时候,经常会有父母教育孩子,吃快点,吃快点,仿佛吃慢了,食物就被野兽叼走了,这形成一种非常不好的习惯。
吃得快了,就会忽略食物的味道,没有充分的感受事物的味道,食欲就不会被真正满足,我只是让食物通过,但缺乏了感受食物味道的能力,吃再多也不会有满足感。
记得一个很早以前看的故事,4个朋友一起去螃蟹,有一个吃得很快,吃了三只,满嘴流油,大呼过瘾。另外一个拿出一套吃螃蟹的工具,优雅的剥开壳,吃干净了每一颗肉,每一口,都沉浸在螃蟹的美味中。用餐完毕,吃了三只螃蟹的人问吃了一只的朋友,还要再来一只吗?吃了一只的朋友说,我已经非常满足了。
对于小时候的味道,大部分人都非常的怀念,在小的时候,身体的感觉是敏锐的,那些味道,会非常的鲜明,会有很深的满足。因此会特别怀念,但是现在再去尝那个味道,完全体会不到,我会解释说,现在食物的味道更好了,现在口味改变了。
其实不是,是因为现在身体已经不敏锐了,无法感受到食物的味道。
关键不是食物的味道,而是感受味道所带来的那种满足感。
其实身体并不是不敏锐了,是身体被我自己压抑了,这个是我后来才出现的察觉。
为什么会压抑身体的感觉,我不太清楚,可能是一种分离。身体是很诚实的,它吃饱了就会满足,但心理的满足感不同,当我与身体开始分离,问题就产生了。
我无法通过食物来获得之前的满足感,但是仍然认为食物就让我获得满足感,但是身体已经吃饱了,那个空洞还在,那怎么办,我想吃更多,我需要告诉身体吃更多,所以就会更加压抑身体的感觉,这样就可以吃的更多,恶性循环。
去吃,去全身心的吃,真相就是这么简单。
去充分感受饥饿的感受,去感受自己身体的渴望,在对某一种食物产生渴望的时候,不要拒绝它,全身心的去品尝它的味道,观察自己的那种渴望,它有没有消失,感受自己的身体,有没有获得满足,观察自己最初的渴望,是如何变化,如何获得满足,或者仍然无法满足。
尤其是在想吃小时候味道的食物的时候,这个时候,非常容易唤起身体的记忆,会比较容易产生一些感受。
今年过年的时候,我买了很多小时候爱吃的零食,彻底的重新体验了一把用食物去填补那个空洞的感觉,感受着那些儿时喜欢的味道,不再克制自己的欲望,不再觉得罪恶感,只是去吃,去寻找记忆中真实的感觉。我找到了,那味道一直没有变,感觉也没有变。然后它们就消失了。
唯有美食与爱不可辜负,这句话突然就有了全新的意义,我一直在辜负食物。
小小的副作用
但直到我减肥成功,我也没有发现这一点,我全程采用了压制的方式,彻底的压抑了自己的食欲,但是我的空洞仍然还在那里,而假装能满足它的方式已经不存在了,平衡就失去了。
我对食欲的无脑压制,这种克制带来了习惯性的压抑,习惯性的克制自己的其他需求,这种自我克制蔓延开来,但空洞却一直存在,压抑和空洞并存的状态,是后来陷入抑郁的间接原因。
直到我体重下降到115的时候,那个时候已经陷入了对食欲的极度压抑中,如果我当时没有停下来,可能会发展成厌食症,爱丽丝•米勒说厌食症的心理根源是缺乏真正的沟通,而暴食症是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而这两个条件我都非常充足的具备了。
当时的体脂率降低到家用体脂秤已经无法测量,还好当时减肥和健身的理论知识已经初步具备,开始增加了饮食,但对于食欲仍然是非常压抑的。
回忆之后的工作和生活,这种压抑和克制,导致我变成一个非常自律,但是内在又非常混乱的人。我停止一切无效的麻痹,试着做正确的事情,但是那个空洞越来越清晰。
不过这个与本文无关,就不提了。
我的小建议
出现饥饿感的时候再吃,不饿就不吃,吃到身体8分饱。
要注意区分真正的饥饿感和虚假的饥饿感(如果区分不出来,多饿几次就知道了)
不要去压抑食欲(当然压抑任何东西都是不好的)
吃多少,吃什么需要自制力,但是在吃的过程中,千万别用,要释放自己的食欲,慢慢吃,好好吃,用心吃。
在吃的时候去感受那个差别,身体满足和心理满足的区别,觉察到之后就简单了。
三分练,七分吃
下一篇分享一下我吃过的那些东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