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育儿亲子教育读书
孩子三岁以前,你跟他说了什么

孩子三岁以前,你跟他说了什么

作者: 拾二微童话 | 来源:发表于2019-01-29 23:53 被阅读9次
孩子三岁以前,你跟他说了什么

今天读了《父母的语言》这本书,读完后特别想说些什么。

这本书的作者是芝加哥大学外壳与儿科教授达娜.萨斯金娜,是个儿童耳蜗植入专家,这本书是她30年的科学研究结晶,作者经过大量且长时间的调查研究和收集后,他发现了早期语言环境对孩子的决定性影响。也就是说,父母的社会经济地位并不能影响孩子学业的好坏,父母与孩子交谈中使用的语言才是最关键的影响因素。文中有大量的实例和数据对比,阐明父母跟孩子的正能量语言给孩子和方面带来的成长,而且这个时期是在三岁前就发生了,这个时期对于孩子们来说非常重要。

平日的工作中,我接触很多刚入小学的学生,出现的很多状况,我都不知道怎么去阐述我的思考。但今天这本书给我强烈的认同感,也让我有了更多想跟家长说的话。例如在这一届学生中有一个非常特殊的案例,班里有一位同学,是个可爱的小胖纸,总是很天真的仰着头跟老师们说有趣的话,特别爱画画,能在吵闹的环境下安静的画画,与人沟通和日常行动上没有任何异样,但接触以后,会发现这个孩子是有认知错误的,行为上也与别的孩子有所不同。刚入学不久,父母就找到我说:“这个孩子让他们头疼不已,真的是教不了,没办法。”父母很直白地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说;"孩子这样,都怨我俩了,孩子小的时候,不想管他,总是给他个手机或者让他一个人看电视。孩子一过来找我们,我们就说走走走,一边玩去,现在孩子上学了,成这样了,真不行了。”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状态确实是非常愁人的,知识是如何都灌输不进去的,一天学习两个字,第二天来保准忘记。也不会与同学们交流,基本不跟同学们玩,一下课就想找老师,寻求老师的关注。还有一个特别严重的现象就是,孩子贪吃,而且是毫无节制的吃,不敢多运动,一运动就会吐。综合父母告诉我的情况,我知道孩子是安全感没有建立,小时候得到父母的关注太少,使他现在从吃东西上来寻求安全刺激,从老师的关注中获得认同。

孩子三岁以前,你跟他说了什么

我与孩子父母沟通,孩子现在还小,如果你们愿意,孩子肯定会慢慢有所改变的,父母要多关注孩子,多和孩子聊聊天,孩子喜欢画画,就发展发展孩子的爱好,让孩子多读读书。父母答应愿意配合,一个月后又找到我,爸爸说:“老师,你劝劝他妈妈,他妈妈说要放弃他,因为我们还有一个孩子。”我听完这句话后,感觉到非常震惊,这是多么不负责任的父母说出来的话呀,明知是自己的错误造成的,现在不想承担,让孩子用一生来承担父母的错误。这个孩子难道是试验品,另一个孩子难道能成功避免父母的错误吗?最后还说:“老师您说,慢慢来肯定会有效果的,但都一个月了怎么还没有任何效果。”无语之后,我只能半开玩笑的指责他们到:“你们放任孩子六年不管,现在一个月就想让孩子改掉所有,你们太贪心了吧,继续坚持!”再后来又跟我说过一次:“老师,我们放弃他了,您不能放弃孩子呀!”后来的后来,父母就再也不找我了,家长会也不来了,我找他们,他们也只是电话回应,不在出现了。哎,老师不会放弃班里的每一个孩子,可是做父母的放弃了孩子,孩子的心气就没有了,这对孩子又是一次严重伤害。孩子看似每天乐呵呵,啥都不在乎,但有一次我问道作业时,孩子眼里憋着泪说到:“没人管我,他们说了都不管我。”这个孩子才三年级,看向他的未来,孩子的路还有很长很长,难道不令人伤感吗?

虽然这个案例很特殊,但却一点也不新奇,因为我接触过太多因为父母缺失,给孩子造成行为伤害的案例。有一部分家长认为,孩子吃好穿好就可以了,其他的一切陪伴,就是他好好玩就是了。亲眼看到我的一个亲戚带孩子,孩子每天都打扮的很帅气,除了孩子吃饭和在孩子有需要的时候答应孩子一声以外,其他时间基本都在扣弄手机,孩子一叫妈妈,或者寻求一同玩耍,就会对孩子大声嚷嚷,越是他这样,孩子就越是黏着她,一会都不离开,所以日常都是,孩子在哭闹她在喊叫,孩子没有心情去愉快的玩耍,总是在寻求妈妈的关注。我告诉她不能这样,她说:“一天带着他们都快烦死啦,歇一会都不行。”我说:“既然这么累,为什么不让自己的累有价值。多跟孩子说说话,陪他玩一玩,比你洗十件衣服强,更别说玩手机了。”可是到现在孩子快5岁了,我没有看到她的改变,孩子的性格却越发黏人了,到入了小学,问题就肯定要呈现了。孩子们在幼儿园时期,因为多数家长没有期待,所以危机感都不是很明显,但一上了小学以后,就会有很多家长发现孩子与其他孩子的差别,焦虑起来,想改变孩子,但又不舍得改变自己,到最后就接受现实了,而这个孩子却错失了最佳的成长期。

孩子三岁以前,你跟他说了什么

书中还提到,经常跟孩子有所交流,并提到三T的交流原则,是可以提高孩子的智商的,我觉得不仅仅是孩子的智商,情商也会高出没有沟通的孩子很多。我经常告诉家长,父母有效陪伴的孩子肯定优秀,我这个理论的得出就是从我这些年的教学经验中来。这些孩子的安全感建立的都比较好,性格相对来说都比较自信、开朗,心态也更加的积极、阳光,看待事物也都会很平和,不会出现异常或者偏激的行为,那么在以后的知识积累上也会有很很好的发展。但反观,有的孩子特别沉默寡言,胆小害羞;或者有的孩子非常调皮,整天惹事;这些都是父母的有效陪伴和积极沟通比较缺乏的。这和父母的职业和生活阶层都没有关系,再比如另外两个孩子,身上都出现了一些问题。A同学父母都是大学毕业,有自己的店面,生活环境很优越,孩子一直都不爱说话,但一直都属于很优秀的那种,之前没有过多地关注,但到二年下册时突然出现了,抗拒上学不写作业,与家长吵架不上学等现象,家长找到我,我究其原因,家长告诉我:父母因为有生意,所以从来么有时间陪他玩,又因为没有住在社区内,是住在门面房内,周围没有小朋友玩,妈妈在孩子小时候有过一段时间的抑郁,不让孩子靠的太近。假期里,孩子一闹腾就让孩子玩电脑,一次可以玩一个小时。当时听完我就惊呆了,没想到这个优秀的孩子成长环境是这样的,我说:“我真没想到你们让孩子玩电脑,班里有的孩子玩我知道,都进行了教育,你们家孩子那么乖。”家长也说,就是因为这个乖害了孩子,从小到大,每一个到店里的人都夸他乖,平日里孩子基本上连哭过都没有,可现在都一下爆发出来了。我心想这孩子的内心是得有多么的压抑呀!我也再平日里观察到,假期里布置实践作业,让孩子去寻找一些自然界的东西,他们总是让孩子在门口的小花园完成的,从来没有带孩子游玩过。好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寻求,孩子找到了自己的爱好和冲击点,报名了学校的足球队,乐此不彼。B同学家庭环境不太好,父母为了生计每天奔波,孩子基本靠跟着姐姐长大,一切事物生活学习都是姐姐代管,孩子的作文里出下面的都是姐姐,这个孩子从不敢大声说话,不管老师用多轻的语气跟他交流,她保准先哭,而且哭完也不跟你说话,跟家长聊,家长说在家也如此,问啥都不说,写作业把本子捂住,让她做啥他都不去。这个孩子已经与父母有了隔阂,他的羞怯甚至都害怕父母的发现。这两个不同家庭背景的孩子,都出现了相似的但又表现不同的问题,其根本都是父母与孩子的沟通和陪伴有缺造成的。

为人不易,为人父母更不易,不仅仅是挣钱养家那么简单,背负的事重重的责任,稍有缺失,就会使孩子的人生走的艰难无比。这么艰难的人生,我们都想法设法地利用身边的资源去创造美好的生活,家庭环境好的也许放一放还能抽出时间和心情去陪伴孩子,家庭环境不好的每天都要想着如何去味生计奔波,但即使这样也不能忘了我们手中这免费的无价的资源——父母的语言。

(文中案例均为真实的,没有代表性,但都属于我观察到的我身边的实情,文中提到的观点也很多,我只是就这个点,发表简单想法,还望各位指正!)

孩子三岁以前,你跟他说了什么

相关文章

  • 孩子三岁以前,你跟他说了什么

    今天读了《父母的语言》这本书,读完后特别想说些什么。 这本书的作者是芝加哥大学外壳与儿科教授达娜.萨斯金娜,是个儿...

  • 父母的言语

    原来父母与孩子有效的言语,对一个孩子的成长非常重要。 如果这个孩子小时候,在三岁以前,父母跟他/她建立有效的谈话,...

  • 跟他说了很多次

    跟他说了很多次了,你的袜子你自己洗,自己的衣服自己洗,都是耳旁风,每次都这样说的好好的,就是不去做,也不想改变自己...

  • 孙家一,一年级新生班第十四篇

    今天是周末宝贝也像以前早早起床,我跟他说了会话,我问他家一你在上课时候有认真听老师讲课吗?孩子的脸立马有点红...

  • 亲子成长迹64学会承担

    小孩子通常不懂得什么是“承担后果”,这也就是为什么家长们在孩子三岁前跟他们讲道理根本讲不通,家长经常会说“早就跟你...

  • 如何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教育孩子最重要的是三岁以前。 很多家长认为,三岁以前他懂个屁。觉得三岁以前根本不用教,三岁前扔给他奶奶管,等他上学...

  • 遇见对的人是什么感觉?

    小和尚:遇见对的人是什么感觉? 老和尚:就好比有的人,你跟他说你喜欢吃蛋糕,你跟他说了无数次,你都没有吃到蛋糕,但...

  • 今天,彻底跟他说了再见

    喜欢他七年,今年是认识他的第一个十年。年纪已经20多了,现在想想,对他真的只是单纯的喜欢,没有考虑过以后,没有想过...

  • 今天,彻底跟他说了再见

    喜欢他七年,今年是认识他的第一个十年。年纪已经20多了,现在想想,对他真的只是单纯的喜欢,没有考虑过以后,没有想过...

  • “我们”也需要沟通

    以前 没干这行以前 我总是觉得 孩子都是天使 你只要好好跟他说 对她亲切点 每个孩子都会听你话 可是 现在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孩子三岁以前,你跟他说了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uhfs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