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我们就提倡尊师重教。《吕氏春秋·劝学》中说:事师之犹事父也。《荀子·大略》中说:国将兴,心贵师而重傅。葛洪在《勤求》中说: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关汉卿说:一日之师,终身为父。天地君亲师,老师被置于天地、君王、父母同等地位,尊贵无以复加。老师不仅尊贵,而且不分等级,无论教什么年级,教什么人,都统称为老师。“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天子之师与庶民之师,都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同样让人肃然起敬。
广泛意义的老师随处可遇。一个人能力再强,也不可能什么都懂,政治家也许不懂科学,科学家可能不懂经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几个人在一起,肯定有人在某些方面比自己强,不妨虚心拜师学习。孔老夫子做了一辈子教书育人的工作,依然谦逊地认为他人有强于自己之处,足以做自己的老师。且不说老子这样的思想家,孔子要拜师学习,就是普通人,孔子也要不耻下问,虚心请教。梁启超也曾说过:片言之赐,皆事师也。且不说传授某一领域的知识,哪怕一字之教,亦足可为师。五代著名诗僧齐己曾写了一首《早梅》,其中有两句是:“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他对这两句诗很满意,便高兴地拿着这首诗去请教诗友郑谷。郑谷看了几遍后评点说:“数枝梅花开已经相当繁盛了,不足以说明'早',不如把'数枝'改为'一枝'更贴切。”齐己听了,认为改得很好,欣然接受,并向郑谷拜谢,后人便称郑谷为齐己的“一字师”。一字师的例子在历史上极多。一方面体现了拜师者的胸怀气度,另一方面也说明,强者不是什么方面都能做别人的老师,也不必什么都强于他人才能当老师。
真正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我们一生中遇到的并不多,一个人即使从幼儿园读到博士毕业,所能师从的老师也就一百个左右。随着不断的成长,学业的进步,思想的深刻,无疑学生要不断地超越各个时期的老师。然而人们依然会尊崇自己的老师,何故?一方面是因为国家社会还有传统营造的好氛围,另一方面更是因为老师的职责和使命崇高。
韩愈在《师说》中将老师的职能归结为:传道授业解惑。授业是基础。老师将其所能毫无保留地传承给学生,无论是语文数学物理化学英语等基础知识,还是专业知识和特殊技能,学生学习了知识后,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之人。老师的基础功底越深厚,专业技能越高强,学生就越有机会成为专业人才。解惑是关键。惑不仅惑于知识,也可能惑于认识,或许惑于人生,解难答疑就不单纯需要深厚的知识,更需要高超的智慧。一个自己都惶惑迷茫之人,以其昏昏,又岂能使人昭昭!传道则是师道核心。道是为人之道,作为学生,最重要的任务是学会如何做人,而老师,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老师自己首先要做道德模范,其次要学问高深。学生未入社会之前,基本是白纸一张,引导得好,走上正道,将来大有益于国家社会。引导方向错误,则有大害于国家社会。所以老师的责任重大,一不小心,就要误人子弟。
老师负责传道授业解惑,并不意味着老师始终要比学生强,历史上弟子胜过老师,或与老师齐名者比比皆是:朱熹是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学问名声却远超老师。孟子是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却能与孔子齐名。南北朝时,李谧拜孔璠为师,过了几年,他的学问超过了他的老师孔璠,孔璠对此很是高兴。有时,孔璠有了疑难问题还向李谧请教,而李谧对老师的请教觉得很不好意思。孔璠很诚恳地对他说:“你不要觉得不好意思。凡在某一方面有学问的人,都可以做我的老师,何况是你呢!”荀子在《劝学》中说:“青,取之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从某种程度上说,学生超过老师才是正常的,社会才能不断进步,一代弱过一代,继承都做不到,还奢谈什么创新呢?
一个老师一生要教育无数个学生,其中必有优异者,超越者。韩愈认为: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确是至理名言,极具远见卓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