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道德经》
《道德经》第十三章:得之若惊,失之若惊

《道德经》第十三章:得之若惊,失之若惊

作者: 晓丽优雅 | 来源:发表于2023-01-30 11:07 被阅读0次

【原文】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

宠为下,

得之若惊,失之若惊,

是谓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

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

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译文】

受宠和受辱都令人担惊受怕,重视大祸患如同重视生命。

什么叫宠辱若惊?

当得宠的人地位卑下时,

受宠就会使他惊喜不安,失宠会令他恐惧害怕,这就是宠辱若惊。

什么叫作重视大患如同重视生命?

之所以我怕这个大祸患,是因为我有这个身体。

如果我没有此身体,我还怕什么呢?

所以,像重视自身一样重视天下的人,可把天下重任托付给他。

像爱护自己一样爱护天下的人,可将天下重任交付给他。

【主旨】

过多地考虑自己的利益或个人的得失,都会患得患失。一般人对于身体的宠辱荣患十分看重,甚至于许多人重视身外的宠辱远远超过自身的生命。

老子从"贵身”出发,认为生命远远贵于功名利禄,要清静寡欲。一个宠辱不惊,不为俗物地位所动的人,可以受天下之重寄,而为万民所托命。

【经典故事】

范仲淹心系百姓

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足见范仲淹为天下谋福利的大志。

范仲淹少年理想是拯救百姓,做博爱人民的宰相或救死扶伤的医生。

范仲淹任宰相期间,发起庆历新政,大胆改革。虽然因守旧势力反对没能成功,但他开创了北宋知识分子议政的新风气,广泛传播改革思想,促进了社会进步。

范仲淹″以身为天下″,一生都在积极实践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追求,为此宠辱皆忘,不计私利。

【个人所思】

老子的思想超越千年,引领万代。作为普通人是很难做到宠辱不惊的。于是,一砖一瓦,一衣一食,一草一木,皆是普通人的奋斗目标。

安居乐业,衣食无忧后才能独善自身;饱读诗书,丰富阅历才能兼达天下;全民复兴,天下大同才能宠辱不惊。

相关文章

  • 道德经摘抄~13

    第十三章 得之若惊,失之若惊 宠辱[1]若惊,贵[2]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 宠为下, 得之若惊,失之若惊, ...

  • 跟《道德经》学生活(13)

    第十三章 得之若惊,失之若惊 原文: 宠辱[1]若惊,贵[2]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 宠为下, 得之若惊,失之...

  • K12-12/15 《道德经》

    第十三章 得之若惊,失之若惊 原文: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荣辱若惊。...

  • 道德经

    第十三章 得之若惊,失之若惊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 宠为下, 得之若惊,失之若惊, 是谓宠辱若惊...

  • 读道德经有感 阅读记录 第十三章 得知若惊,失之若惊

    第十三章 得之若惊,失之若惊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 宠为下, 得之若惊,失之若惊, 是谓宠辱若惊...

  • 道德经(13)得之若惊,失之若惊

    第十三章 得之若惊,失之若惊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 宠为下, 得之若惊,失之若惊, 是谓宠辱若惊...

  • 论"宠辱皆忘"

    《道德经》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解读: 得宠...

  • 《道德经》第十三章的意义

    《道德经》第十三章原文: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 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何...

  • 迷途知返

    《道德经》第十三章 (原文译文/古文典籍大全)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

  • 爱以身为天下,若可以寄天下

    ——《道德经》学习笔记 第十三章全文: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之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第十三章:得之若惊,失之若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ujmh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