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看《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有一件事情是史蒂芬▪科维的儿子肖恩▪科维写的。
肖恩▪科维用了十年的时间设想他的儿子麦克▪肖恩会成为全美的四分卫。但是他的儿子拒绝参加这一季的比赛。
父子之间有一段对话。
“你能跟我多说说为什么不想打这一季的比赛呢?”父亲开始试图聆听。
“因为去年的经历很不好。”
“去年对你来说很难吗?”
“不是开玩笑,我打得太差了,你不会明白的,因为你在这个年纪一直体格强壮的,但是我比其他人都瘦小。”
“你觉得我会不明白输球的滋味,就是因为我在你这个年纪比较强壮,而你感觉自己瘦小?”
“没错,爸爸,而且看看大家这个夏天都长了多少,我一点都没长。我甚至还比每个人都瘦30磅。我今年会打得更差。”
这件事情对我有一些触动。因为暑假临近了,我试图让我的儿子落落参加学校的足球训练。他之前参加过这个训练,也很喜欢。因为疫情的关系,停了很多的时间后,他表示对这个兴趣已经减弱了。
我极力去说服,我甚至撒起来慌,我说,赵老师说了,像你这种全能型的选手不能少,又能冲锋,又能守卫,像一个砖块哪里需要需要搬。太需要这样配合度很高的选手了。
儿子就说了句:“瞎话饼。”
哈哈哈哈。
后来我们推心置腹,他和我讲:那种在炎日下,又热又累的感觉很难受。
感谢上帝,他终于说出了真实的感受。
我为什么要极力报班,还不是出于自己的考量,方便自己,让自己得闲。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其中一点是 习惯五:知彼解己(移情沟通的原则)
先聆听和理解对方,然后再表达自己,如此才能让别人感受到尊重,并让别人了解自己。
人类最大的生存需求源自心理,即被人理解、肯定、认可和欣赏。聆听的本质不是要你赞同对方,而是要在情感和理智上充分而深入地理解对方,在影响对方之前先被影响,从而才能也让对方有好心情来理解自己。
因此,生活中,我们要适时地扮演知音的角色,多理解和感知对方,避免自己主观地臆断或自以为是地好为人师,然后再有技巧地表达自己,相信这样的沟通方式一定可以赢得别人的青睐并让别人更好的了解自己。
如果我不是看了那个故事,也许我不会开始知彼解己。
我没有意识到瘦小的问题。也许他的体力并没有校队选手那么好,整个活动下来,他的体验并不好。这才是他拒绝参加的原因。
所以,当我们试图聆听,理解之门正向我们打开。沟通的第一步先聆听和理解对方。
因为被人理解是你的需求,也是孩子的需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