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说法认为,淫欲不障碍成佛,甚至还可以作为快速成佛的捷径。然而,《大般若经》却不这么认为,经中说:
若受五欲,障生梵天,何况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是故,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断淫欲出家者,应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非不断欲。
这段怎么理解呢?龙树菩萨为了注解《大般若经》,而写了《大智度论》。这部论解释上面那段经文时写道:
或有人言:菩萨虽受五欲,心不着故,不妨于道;以是故《经》言:受五欲尚不生梵世。梵世无始众生皆得生中,受五欲者尚所应得而不得之;何况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本所不得而欲得之;以是故,菩萨应作童真,修行梵行,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梵行菩萨,不着世间,故速成菩萨道。若淫欲者,譬如胶漆,难可得离。所以者何?身受欲乐,淫欲根深!是故出家法中,淫戒在初,又亦为重。
这意思就是说:有人认为,菩萨虽然受持五欲之法,但是由于自己修为境界高,可以做到不执着五欲,因此不会障碍自己的道业。
龙树菩萨说:正是为了对治这个说法,《大般若经》才指出,一个菩萨如果受持五欲的行为,甚至连梵天都不能生到。而梵天是凡夫众生都可以得生的。也就是说,菩萨受持五欲之法,连普通众生都不如,还谈什么成佛、圆满菩萨道啊!
所以,菩萨行者应该修清净梵行,断除五欲。特别是淫欲,危害最大,最难断除。龙树菩萨指出:
若受余欲,犹不失智慧。淫欲会时,身心慌迷,无所省觉,深着自没!以是故,诸天令菩萨离之。
也就是,如果贪执其他的欲求,还不至于迷失智慧。但如果受持淫欲行为,就会身心昏聩,很难省察,难以自控,导致沉沦。连护法诸天都呼吁菩萨应该断除淫行。
总之,不论从佛法角度,还是从护法神的视角去理解,都没有给淫欲行为留下立足空间,哪怕你可以做到不执着,也不能有淫欲的行为。否则,连升天都没希望,就更别说成佛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