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 遣兴

作者: Fwx烟雨倾城 | 来源:发表于2024-05-21 20:44 被阅读0次

宋·辛弃疾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词人借醉酒而大发牢骚,表达自己对现实社会和自身处境的不满。抒发了词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伤感和愤慨,呈现出词人的耿介、旷达的性格。

前阕词人说忙在喝酒贪欢笑。可是用了一个“且”字,就从字里行间流露出这“欢笑”比“痛哭”还要悲哀:词人是无法排解内心的苦闷和忧愁,姑且想借酒醉后的笑闹来忘却忧愁。

这样,把词人内心的极度忧愁深刻地反映了出来,比用山高水长来形容愁显得更深切,更形象,更可信。

接着两句进一步抒写愤激的情绪。孟子曾说过:“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说的是书上的话不能完全相信。

而词人却说,最近领悟到古人书中的话都是不可信的,如果相信了它,自己便是全错了。表面上好像是否定一切古书,其实这只是词人发泄对现实的不满情绪而故意说的偏激话,是针对南宋朝廷中颠倒是非的状况而说的。

辛弃疾主张抗战,反对投降,要求统一祖国,反对分裂,这些本来都是古书中说的正义事业和至理名言,可是被南宋朝廷中的当权派说得全无是处,这恰恰说明古书上的道理现在都行不通了。词人借醉后狂言,很清醒地从反面指出了南宋统治者完全违背了古圣贤的教训。

后阕则完全是描绘一次醉态。先交代一句:时间发生在“昨夜”,地点是在“松边”。这次醉后竟与松树对话,问松树自己醉得如何,这是醉态之一。

以松树为友,可见知音极少。自己醉后摇晃,却以为松树摆动;明明是自己扶着松树站起来,却说松树要扶他,这是醉态之二。

最后是用手推开松树,命令它走开。表现独立不倚的倔强性格,这是醉态之三。这些醉态写得非常逼真,可谓惟妙惟肖。但这不拘形迹的醉态,实际上也都是表现对当时现实的一种反抗。题目曰“遣兴”,也说明这是抒写情怀。词中曲折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情绪。

此词语言明白如话,文字生动活泼,表现手法新颖奇崛,体现了作者晚年清丽淡雅的词风。

相关文章

  • 书2017-4-17

    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 ——辛弃疾《西江月•遣兴》

  • 西江月  遣兴

    沧海客舟颠簸,云烟往事嵯峨。十年踪迹已蹉跎。看错看清看破。 澹澹清波容与,沉沉月影婆娑。浮生半醉意如何?如是如今如...

  • 西江月   遣兴

    蔷薇未开微醺,乱枝先欲独行。桃花羞作故人影,春光半雨半晴。 东风几度邂逅,人生何处相逢?谁伴此生应好景,流月无光无声。

  • 西江月•遣兴

    【宋】辛弃疾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

  • 飘洒的诗絮(八十四)

    稼轩这首词读过没?醉得有趣一一 西江月·遣兴 宋代:辛弃疾 醉里且贪...

  • 西江月·遣兴  辛弃疾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 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 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

  • 《西江月·遣兴》赏析

    《西江月·遣兴》 宋 辛弃疾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 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

  • 西江月 遣兴 辛弃疾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 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

  •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

    西江月·遣兴 南宋-辛弃疾 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 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 昨夜...

  • 西川|唐诗的读法

    西川|唐诗的读法 2017-07-22 22:11 南宋辛弃疾《西江月•遣兴》词中句:“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西江月 · 遣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uvaf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