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产品@IT·互联网
“转化”的运营思维模型:漏斗模型(上)

“转化”的运营思维模型:漏斗模型(上)

作者: 花老板不吃闸机 | 来源:发表于2018-10-15 23:34 被阅读116次

在之前的文章里我们说过了,转化就是引导用户一步一步的实现我们的目标,也就是把一个目标拆分成多个行为,其实转化不单单说的是百分比,而是说要把一个完整的事物拆解成有序的层次或者环节,然后才去讲百分比以及如何优化这个百分比。

那么如何拆分这些环节呢?我们需要用到的就是运营思维模型,这里介绍一个非常经典的思维模型,叫做漏斗模型,也就是AARRR模型。

在讲这个模型之前,先说一个营销概念叫做AIDMA

学过市场营销的同学,对这个概念应该并不陌生 ,这是五个单词的首字母缩写,a是attention注意力是interest兴趣d是desire,勾起欲望,m是memory系a是action行动。

比如说小明要在校门口开一家奶茶店,那么他首先要在周围发传单,这就是A引起注意力,然后呢他再找十几个同学一起到他的奶茶店门口去排队,周围人看见了会发现这么多人排队,就会很感兴趣这是一家什么样的奶茶店,这就是I,勾起了兴趣。接下来呢,在门口放很多试饮的小杯,感兴趣的同学喝一口,就会勾起他的欲望(D),当人们排了半天队,终于走进了奶茶店的时候,会发现这家奶茶店的装修非常令人难忘,让人产生了记忆(M)。

小明的这一系列动作,最终都是要完成自己的目的,就是最后一个action行动,让顾客去买奶茶。

AIDMA模型的含义就是,消费者接受信息的过程,就是先注意到你的商品信息attention然后产生兴趣interest之后勾起购买欲望desire,让新客户记住你的商品或者品牌信息,就是在脑海中留下的记忆memory,最后促使进行购买行动,action。

这个概念要求一个购买行为的发生,要按照这五个顺序进行,不可跳跃,必须是从信息到兴趣,从兴趣到欲望,从欲望到记忆,从记忆到行动。

所以无论什么商品,一定要从第一个a开始,也是attention及吸引注意力,这也就是为什么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会这么火的原因,因为必须要用足够的方式吸引足够的注意力。

这个模型就是最基本的漏斗模型,每一个步骤都会必然损失一部分客户。

但是这个模型其实比较适合的是线下实体经济,在这个模型中有一个基本的前提假设,就是用户在同一时间里只能出现在有限范围的物理空间内。

就是一个人,不可能同时出现在多个地方,这肯定是符合物理规律的这样的话,这个漏斗的连续性就会非常的强,转化也会很容易。

但是现在是互联网时代一个页面如果在10秒或者15秒之内无法让用户理解你在说什么,那么基本上这个项目就凉透了。

所以在互联网时代,在网络上用户的注意力是极其分散的,他可能同时出现在多个场景中。

那么就相应的衍生出了其他的漏斗模型。

比如AISAS

这里a是attention注意力,i 是 interest兴趣,这两个和AIDMA模型是一样的,然后就出现了不同,s是search搜索,也就是在互联网上你对一个产品感兴趣,你会去搜索他,下一个是action行动在这里,行动不是终点,最后一个s是share,也是互联网的特性,你买到了一个好东西会去分享。

当然之后也衍生出了很多其他的漏斗模型,每一个漏斗模型都是在其相应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如果你去线下实体店去看,现在应用最广泛的还是AIDMA模型。

在互联网时代最重要的就是流量,那么如何提高流量的转化率呢?


这就是今天要说的AARRR模型

AARRR是Acquisition、Activation、Retention、Revenue、Refer,这个五个单词的缩写,分别对应用户生命周期中的5个重要环节。

获取用户(Acquisition)

运营一款移动应用的第一步,毫无疑问是获取用户,也就是大家通常所说的推广。如果没有用户,就谈不上运营。比如小明为了推广自己的奶茶店,在学校周围发传单。

提高活跃度(Activation)

在激活用户这一个环节上,我们的要求就是把用户的价值激发出来。

比如你下载了一个拼多多,那你下单了你就是活跃用户。如果你下载了一个王者荣耀,那么你充值了才算是活跃用户吗?其实并不是,王者荣耀的目标是提高你的游戏时间,所以说只要你玩起来了,那你就是它的活跃用户。

提高留存率(Retention)

留存这个概念,在之前的文章中讲过,就是尽量让你的用户少流失,这也是运营的特别重要的一个内容。

在互联网比如说给你发个优惠券,有时候给你发个短信说你中奖了这样的行为都是留存手段。

这几天比较火的支付宝锦鲤事件,也是一个支付宝的重要留存手段。

获取收入(Revenue)

这里能明显感觉到互联网模型和传统模型的不同,因为在上一步中激活用户,目的是先让用户激活,然后我们再想办法盈利,也就是流量套现,这与传统模式有很大的区别。

比如说王者荣耀,他对你的激活概念就是玩的时间长,只要你玩的时间长了,自然会有付费行为。

自传播(Refer)

以前的运营模型到第四个层次就结束了,但是社交网络的兴起,使得运营增加了一个方面,就是基于社交网络的病毒式传播,这已经成为获取用户的一个新途径。这个方式的成本很低,而且效果有可能非常好;唯一的前提是产品自身要足够好,有很好的口碑。

从自传播到再次获取新用户,应用运营形成了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轨道。而那些优秀的应用就很好地利用了这个轨道,不断扩大自己的用户群体。

我们日常所说到的病毒传播、社群裂变,也都属于这个环节。

 比如现在的网红奶茶店,就是用这一环节获取用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宁沐_c8ff:这个AARRR理论应该是相对于盈利性的组织吧
    花老板不吃闸机:@宁沐_c8ff 漏斗的底部不就是为了赚钱嘛😇
    但是如果把其他动作作为转化目的
    其实也是同样适用的

本文标题:“转化”的运营思维模型:漏斗模型(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uxcz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