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间吃饭,女儿吃饭不在状态,坐姿不雅、吃相不雅、谈话也不雅。告诉自己,保持淡定、不翻旧账、面带微笑,想办法让女儿恢复状态做好当下的吃饭。
心中越想着如何让女儿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吃法,嘴上就越忍不住的催促起女儿。“多多赶紧吃饭。”“多多,吃晚饭我们就可以折纸了。”“多多你不要用筷子夹豆子,这样慢,你用勺子舀着吃。”
在我千思量百思索如何用词激励女儿赶快吃饭的同时,女儿有一搭无一搭的向我发问。“爸爸,为什么要吃竹笋呀?”“爸爸,我觉得今天晚饭不好吃。”“爸爸,为什么要每天吃饭?”......
“记得微笑,不要生气,相信语言的力量,要再从其它角度引导女儿赶快吃饭......”我在内心不断的鼓励自己,让自己坚持下去。
一转瞬,我看到了一个唠叨的自己,我看到了一个强迫女儿的父亲,我看到了女儿正在做着我此时做的事情。我在用语言想改变女儿的同时,女儿不也在正在用语言来反抗吗?
对!是我把此时父女的关系引向了一种对抗。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女儿的行为模式就会随着发生适应性转变。这不是就我一直来传授给学生们的心法吗?
心转则境转。
我收起笑容,既不怒也不喜,心若止水、平淡以对眼前的女儿。又吃了两口饭的女儿,突然间看到了我的变化,对我说:“爸爸,你是生气了吗?”我仍然平静的用柔和目光看着女儿,不予回应。“爸爸,你又陷入到思考中了吗?”我仍旧平静的用柔和目光看着女儿。女儿开始收起来之前躁动的状态,嬉笑的表情渐渐也变得平静。“爸爸,你看我吃的多快。”我仍然平静的用柔和目光看着女儿。
奇迹发生了。女儿不再说话了,看着认真的吃碗里的饭菜了。并且很快的吃完了晚饭。
接下来,我去洗碗,女儿在客厅折纸,我一边洗碗一边思考刚才发生的经过,也有了这篇随笔的构思。当我忙完厨房的事情,女儿送给了我一个她折的纸篮。
是什么让自己能够在心情焦急中突然转念呢?
我相信凡事总是被决定的。没有无缘无故的转变,正如没有我的转变,也就没有了女儿在吃饭时的状态转变。那我的转变从何而来呢?
这让我想到了今日上午与一名学生对话。也谈到了与人相处之道,记得当时就与学生分享了这样一个观点。
人与人的互动,就是两面镜子的相互映照。人与人都是在相互的模仿和配合,良好的关系是这样,让人痛苦的关系也是如此。
就在近期与我相谈分享生活故事的学生里,就有不下五个孩子都提到自己的拖沓与父母的唠叨。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正是因为家长的唠叨,孩子成为了父母所编排剧本中的那个拖沓的角色,孩子正是用实际生活中的拖沓来配合家长的唠叨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