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臻知夏
图 /网络(侵删)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揭示了孩子在早期显示出的性格、人际关系或意志方面。孩子降临在某个家庭中,其最先接触的就是父母。父母对于他们的影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所看到或听到的、感受到的皆来自于父母。
或许有人说,处于婴儿期的孩子什么也不懂,父母即便对他们表现出冷淡的态度,他们亦不知。其实不然,婴儿在那个阶段,虽身体的各个器官未能成熟,但其具有的对爱的感知、温暖的体会、亦或疏离的关系,都能清晰地感受到。
孩子的感受力在排除智力或其它精神疾患之外,正常孩童如若从小在缺少关爱和忽视中成长,至其成年后大多表现为淡漠,不论在人际关系或行事中都带有这样相似的东西。
从小在溺爱、包办的氛围中成长的孩童,因其缺少独立为断的决策,在其成年后,会因不会或不能尝试让其陷入自卑的否定中。其对孩子的意志、思维及气质方面都带有破坏性的一面。
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教育,即在父母良好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对塑造其三观、品格、行为、意志力方面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
那是不是一个孩子行径不端、品格恶劣、情绪暴躁等都与原生家庭有关?是否他们有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应归于原生家庭的错?
是否无法摆脱原生家庭对他们的影响?
回答前,我们要知任何事情并不是非黑即白,我们不可否认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这个影响或许对某些人来说会是终生的。
今天的我们会成为现在这样,其人格、情绪、思维等方面都可以从原生家庭中找到答案。
马斯克说,“我的母亲才是我的英雄,我的成功源于母亲培养我特立独行的性格。”
马斯克在10岁时获得电脑;12岁就设计游戏换来了500美元;21岁前往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物理学和经济学硕士;24岁创办软件公司;现任特斯拉公司CEO,太阳城公司董事会主席。
马斯克的成功人生中,有他的母亲义无反顾地支持。她的母亲认同并鼓励他聚焦于兴趣点。他亦坚定了对目标的认定,其行动力及意志力承袭了母亲,其母对他的支持身体力行,为了他几度放弃处于上升期的事业,陪同马斯克到异国追求他的梦想。
他的事业很成功,但不可否认在某些方面又受其父亲的影响。马斯克的婚姻方面亦与父亲相似,同样是离了两次婚,性格、脾气方面大多趋同。
有些时候,原生家庭中显现的东西会潜移默地影响着孩子,也许父母或孩子并不知,这种不知不觉带入进去,而变成为自己的深层次东西,就是从父母身上承袭下来的,我们不仅继承了父母的遗传基因,这是生物性的,不可改变的。
同样,我们亦不知不觉地承袭了原生家庭的行为模式、生活习惯、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及思维模式和处事方式。这些在可见的范围内都被我们给放在自己的身上。
经常听到受过原生家庭伤害的人说着,“我不想成为父母那样,不想再重复他们当初对我的影响,可在我成为了父母的角色以后,我发现我成为了他们那样的人,这让我很痛苦。”
这也说明了目睹、感受到了当初父母的那般对待,在其成年后亦不自觉地承袭了他们对其的反馈。
我们都是从不懂到渐渐开悟的父母,世间没有完美的父母,即便是被人称为心理专家的牛人,在处理家庭问题时亦或有这样那样的小情绪,处理方式也有不当之处。
作为父母,是孩子原生家庭的最直接来源之处,尽量减少对孩子不必要的伤害,不论是在言语还是行为亦或是冷暴力、PUA式的情感、情绪虐待等方面。
我们也应该相信,人的意志力和觉悟都是有潜能的,相信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会使得自己越变越好。同样,原生家庭如若有让其产生不好的体验,尝试从不同角度去理解他们那般的举动。
父母亦有着他们承袭的上辈家庭模式,反观他们的行为或许会让我们有更深的理解。试着和自己、和他们和解,你会发现其实事情也不是很糟。
我们都说原生家庭的好坏,决定了孩子的一生。
对于大多数父母来说,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他们的心愿。有些或是体现在自身不能达到,而更对孩子期许的殷殷所盼;有的当是恨铁不能钢的无奈和埋怨。当然或许还有父母未完成的情结不能释放,最终变成孩子眼中不能理解自己的父母。
反思、学习是一个终身的课题,不论对父母还是孩子都是一样。我们都习惯于对孩子这般说教,其实父母又何尝不要进步?不要成长呢?
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包容,多从原生家庭看待自己的问题,我们会发现其实很多问题都能从上面找出答案。
当一个人面临心理问题时,我们不应该只是看其表面的情况,呈于面上的东西往往都有其深层的原因。比如,遗传不可改变的生物基因、从小受其家庭影响造就的性格模式、社会环境的共同作用才会产生个体这样的自己。
所以,父母尽量做到不伤害孩子,孩子尽量试着理解父母,让原生家庭保持在和谐、温暖、有爱的氛围中,于人的心境又何尝不是一番愉悦的延续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