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海长江 编辑|耿西西
这是海长江的第467期原创文章
写在前面:
你好,我是海长江海哥,一名连续12年5点早起者。
这两年因为疫情,大家日子都不好过,有的人干脆躺平,左手手机,右手可乐,管他呢,先让自己爽了再说。
但日子毕竟要过,玩手机喝可乐,解决不了本质的问题。
那到底怎么解决本质的问题?答案就是,追求内啡肽,远离多巴胺。
01
多巴胺,是幸福的毒药
多巴胺和内啡肽是什么?简而言之,是身体内部的一种激素。
这种激素,受到某种刺激以后,会大量分泌,从而对身体的器官造成一种影响,进而带来一种感受。
比如你特别喜欢一款游戏,每天下班第一时间打开手机,边吃边玩,其他的事情都没有游戏重要。
为什么这么痴迷?因为玩手机会让你产生多巴胺,让你瞬间感觉很爽。
不仅打游戏如此,刷短视频,看电视剧,都有这种反馈,而这种反馈,是一种温柔的陷阱,更是一种幸福的毒药。
因为,获得这种反馈的成本太低了。
手机谁都有,电视剧在哪都能看,短视频软件一大堆,从早到晚给你推送的信息,都可以完全不重样。
在这种情况下,谁还愿意累死累活的社交,去讨好别人?
但是,之所以说它是毒药,是因为人在大量分泌以后,多巴胺又会瞬间进入“急剧下降”的态势,让你陷入空虚和焦虑的情况。
而你为了缓解这种空虚和焦虑,唯一的做法就是,重复以前的行为。
但因为耐受性阈值的提高,想要获得和以前一样的多巴胺,必须加大“剂量”,否则无法满足,长此以往你会对此“上瘾”。
比如你第一次去游乐园,特别开心,好几天晚上睡不着觉,还想去,但第二次必须尝试更刺激更好玩的项目,直到无法满足你。
所以,多巴胺会让你的欲望膨胀,直到无法挽救。
02
内啡肽,是苦尽后的甘来
我这几年,一直在做能让我产生内啡肽的事情。
比如跑步,读书,做咨询,冥想,瑜伽等等,每天的日子,很安静,很简单,但也足够幸福和愉悦。
其实内啡肽的分泌条件,相比多巴胺,会苛刻很多。
首先,它分泌的条件必须在你,宁静和放松的状态下。
其次,分泌内啡肽前,你必然要经历一些痛苦,所以用“苦尽甘来”形容,再合适不过。
如果让我用一种东西,来形容内啡肽,那这样东西,一定是“奖状”。
获奖的前提是,你为了功课做大量的努力,刻苦的练习。最后,你的努力得到回报,而回报就是内啡肽分泌的结果,就是那个“奖状”。
有过长跑经历的人都知道,在跑过“极点”以后,你会觉得神清气爽,跑步一点都不累,这也是内啡肽分泌的结果。
再比如,做冥想的前期,你需要花点时间拉回注意力,这个过程比较痛苦,但当完全沉浸其中的时候,你又会感到非常的愉悦。
这就是,内啡肽的力量。
过去年少的时候,很容易被多巴胺吸引,比如经常在课堂上睡觉,认为这是一个很刺激又很爽的事,就跟打游戏一样。
可是每次这样做以后,心里又会有小小的内疚。
而长大以后,特别是开始阅读以后,这种感觉就彻底没有了。
因为真正愉悦的方式,应该能够给人带来成就感,而不是内疚感,也许这就是多巴胺和内啡肽的终极区别。
03
人生,是一个时间轴
你的人生层次,从你的兴趣和爱好就能看出来。
以前我总觉得,爱好这东西,应该是一个具体的事物,比如爱篮球,踢足球,弹吉他,唱歌,但后来发现:
发呆,也可以是一个爱好。
我们在钻研爱好上花的时间,可能比你认真工作的时间太长,所以如果你的爱好不对,很可能会因此毁掉你。
我不瞒你说,我过去有一个学员,在天津南开大学上研究生,本想着好不容易上了好学校,以后能从底层逆袭,谁想到都没能顺利毕业。
为什么?
因为一个宿舍4个人,3个人天天晚上玩LOL,玩到凌晨三四点睡觉,然后白天11点多起床,起床干嘛呢?不是学习,而是研究游戏攻略。
两年以后,他从朋友那里认识了我,我问他当初没毕业的原因,他说当时考研时太苦了,想着好好放松一下。
但没想到一放松,三年就过去了,学习苦,打游戏爽,所以打游戏。
依我的经验来看,所有当时就让你觉得特别爽的事情,基本都有猫腻,这个道理,我在初中的时候就明白了。
班主任跟我们说,校门口乱七八糟的食物,一定要少吃,为什么?因为靠家常的调料,根本不可能做那么好吃。
她说,零食好吃,但会让你生病,海带难吃,但会补充你的营养。
这就是“追求内啡肽,远离多巴胺”的意义。
人生是一个时间轴,不是一天两天,而是一年,十年,几十年,所以不能过着“爽一天,是一天”的日子,要做那些真正有意义的事。
按照《士兵突击》中许三多的话就是:
“好好活,就是做很多有意义的事,有意义的事,就是好好活。”
按照《士兵突击》中班长老马的话就是:
“别混日子,小心让日子把你混了。”
下期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