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物各自有根本——浅谈《口语交际》
今天是我首次观看《口语交际》课程的公开课,不得不承认,我还没有深入研究到底该如何上一堂口语交际,故而今天所记录的内容,可能比较粗浅,我只能选择“画眉深浅入时无?”这样一句诗来代表此时我的心情。
“凡物各自有根本”,我认为想要学习一个新鲜事物,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它到底是什么?于是我百度百科“口语交际”:口语交际是一项新鲜而古老的训练内容,是知识与能力的综合应用和体现,在平时训练中,要让口、耳、眼、手等多种感官并用在语言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是一种教学策略和方式,是听话、说话能力在实际交往中的应用,听、说话是口语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我们不能把口语简单地等同于听话、说话,它不包括交际过程中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概括、归纳等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创造能力等,在口语交际训练中只有让学生多种感观都参与到活动中来,才能切实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仔细分析这两段话,“新鲜而古老”“知识与能力”“策略和方式”“多感官参与活动”这样的关键词,让我想到了,语文的“听说读写”四项基本功,一个口语交际已不仅是简单的“听说”两项的能力,还有思维、分析、解决、实操、创造能力的综合练习。承担如此重要提升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作用的“口语交际”,却是我之前所忽略的内容,实在汗颜。
由此想到,我们教授孩子们学习文明礼仪,要与周围的人和谐相处,我们却连最基本的说和沟通都没教给孩子们,我们又如何让孩子们懂得“使用恰当的语气”?如何“能让听的人感到舒服?”
反观我们的课本,一下“使用礼貌用语向他人求助”,二上“用商量的语气与人沟通交流”,再到二下“注意说话的语气”,教材一步步让我们引导孩子们把自己的想法说清楚,再与他人进行“舒服”而“有效”的沟通。相信其他年级课本中对于口语交际所提的要求也是步步提升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分析过后,真正给孩子以正确的引导。
德云社在郭德纲的带领下,越发火爆,“云鹤九霄,龙腾四海”,郭德纲的每一位弟子都将“说学逗唱”这四门基本功信手拈来,这不得不说是徒弟们努力的结果,更是郭德纲对徒弟们基本功的高引领、高要求。在我们的课堂上,让“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句话回归它最本源的表面意义也挺好。
清华附小《口语交际——注意说话的语气》课程结构梳理如下:
一、原音重现,发现交际问题:原音重现,学生自主发现说话语气不好,心里会不高兴的。
二、对比朗读,体会不同语气:改变标点符号,变换说话语气。举一反三,对比读。同样的句子,换一种语气,我们的沟通就更加流畅了。
三、角色扮演,使用合适语气:声音温和、眼睛看着对方、用合适的语气
四、拓展练习,提出合理建议:与身边的人合作完成。
迟到:道歉-原因-改正
忘关水龙头:提醒-理由-清楚
学钢琴/画画:商量-理由
回归本堂课的分析,以解决“丁丁的烦恼”为开始的方式,让我联想到了《裤兜作文》闯关模式,具体如何,在此不做赘述。
学而知不足,越是学习越是发现我们之前的种种问题,却缺少了总结与归纳的能力。
借着本课结构的梳理,我们就能发现我们在口语交际备课时的不充分,“就课备课,就内容讲内容,就练习做练习”,而在练习过程中,我们也没有将对方的感受及评价放进课堂。这样的方式,孩子对学和练都没有产生主动的兴趣。
相信各位老师一定都会借着今天的机会,反思总结自己的课堂,由于对《口语交际》课堂不够深入,对于改进的建议,我也暂不做讲述。
我想说,《口语交际》虽在教材中占不到十分之一的篇幅,内容上却蕴藏着语文基本素养中的半壁江山,如此重要的内容,我们应该很好地利用它,结合我们《道德与法治》教材,结合我们文明礼仪的德育教育,让孩子们会说、会想、会表达、会沟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