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一种抽象信念;人,是一种具象存在。当抽象的爱被具象的人承载,它便有了千万种姿态。
在成长的过程中,你是否有过这样一个时刻:怅然若失,发现父母总是否定你的决定,无论你的观点是否世俗,也总会借题发挥,发出种种告诫。于是你一边沮丧,一边在心底种下了这样的信念——父母的爱,变淡了。
在昨晚的某一时刻前,母亲在我心中的形象既是伟大的也是揪心的,使我想要逃离。伟大是因为感恩,而想要逃离,是不想伤害。因为母亲的生活状态悲观、无趣,她不仅从未赞扬过我,还总是以小孩为由,怀疑我的能力,摧毁我的自信。最令我气愤的是,她反对我买书,否认我阅读的价值,把高薪酬、高职位作为成功的唯一定义,并且时刻向我灌输她顽固的信念。
我有一次实在气愤,满腔怒火地说:不读书,我就跟你一样是个木头人,你看看你把自己的生活过成了什么样,简直一潭死水!
我只对母亲发过那一次脾气,其它都只是藏在心里,不愿好好沟通,因为我觉得母亲理解不了,也不会有耐心听我把话倾吐完全,即便听完全了,恐怕也只会带着她的成见来继续否定我。
我一直深受困扰,努力想尽办法来拉近两人之间的距离,好让母亲认识到我已经是个大人模样,我不需要那么多建议,我需要一些支持、肯定和理解。可我又是那样的敏感,总能从母亲阴沉的脸色,凶狠的语气和尖刻的话语中捕捉到痕迹,认定那就是爱悄悄流失的身影。
我几度在内心发出悲鸣:成年人的世界,理解似乎比爱更重要!
一直也没有答案,甚至内心对此已不再抱有期望。我在脑海里搜索着,最终找到了一个可以与之和解的词——代沟——无法弥合的鸿沟。
昨晚一位文友妈妈找我聊天,说自己的女儿明年也将参将高考,因此希望能听听我的一些观点。聊天临近尾声时,我提到了自己目前面临的难题。
我说我比较感性,也渴望热烈而光明的爱,所以母亲的态度经常会使我陷入低迷情绪,好在我还算“顽固”,她不信任我,我也不信任她,所以还算自由。
她回复我说:“当父母的好像也是当局者迷,跟你母亲要多沟通,她会理解你的。母亲其实是相信你的,就是怕你在外面吃亏,所以才那么多顾虑,有时候是管得紧了点,但还是那句话,怕你吃亏,怕你多走弯路。爱的传递需要互相理解,而沟通是通达理解的必由之路。”
这位妈妈的回复让我深感羞愧,我在心里谴责自己,怎么连这样简单的道理都联想不到,母亲这样做,不都是以爱出发的嘛!
是啊,母亲是信任我的,只是她怕我在外头吃亏,怕我多走弯路,怕我撞了墙,所以才会不厌其烦地劝诫我,甚至逼迫我。母亲有自己表达爱的方式,有自己的局限、不理智、错误,但每一个行为的底色却是“爱”,只是穿上了各式的外衣,让人迷惑了双眼。
我需要做的,就是让自己安静下来,让母亲安静下来,我们一同把内心敞开,认识自己,认识彼此。或许鸿沟也可弥合,答案自会有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