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成长励志想法
每次和领导沟通他都无动于衷?不经过正确思考没有人愿意和你沟通

每次和领导沟通他都无动于衷?不经过正确思考没有人愿意和你沟通

作者: 一念爱吃芒果 | 来源:发表于2019-07-19 15:58 被阅读0次

从牙牙学语到步履蹒跚,我们一生说过无数的话,但是你真的会沟通会表达吗?

每次和领导沟通他都无动于衷?不经过正确思考没有人愿意和你沟通

之前看过一个笑话,说有一次,我因为有急事要联系老王,但是我没有存他的手机号。于是给一个和他很熟的同学发短信:“请问你有老王的电话号码吗?”

在焦急地等待了5分钟后,终于收到了回复,我迫不及待的打开短信,只见上面赫然写着“有啊”两个大字。

无奈之下,我只好再发短信给这个同学:“请告诉我好吗?”

又等了5分钟,收到了回复。再次迫不及待的打开来看,短信上只有另外两个字:“好啊!”

这个笑话里的同学让人哭笑不得。同时我们也要在这个笑话中看到,沟通架起了双方的桥梁,我们不仅要表述清楚自己的意思,还要迅速捕捉到别人说的信息。

在职场中我们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我说什么别人听不懂;别人说什么我没听懂。沟通的双方不能达成共识,这都是无效的沟通。

每次和领导沟通他都无动于衷?不经过正确思考没有人愿意和你沟通

为什么你说话,别人听不懂?

1. 单方面的陈述自己的意见,并没有考虑到对方的需求。

如果只是自说自话,无视对方的需求,那对方自然也就没有耐心听下去了。所以这个时候你虽然表述清楚了,但是对方并没有听你说了什么。

2. 只是按照资料照本宣科

沟通是两个灵魂之间的碰撞。如果仅仅是将准备好的资料念出来,那就好像是一个人失恋了,看着对方发来的分手短信撕心裂肺地哭泣。此时虽然抱着手机,但它只是冰冷的机器,不会有任何反应,不会做出任何安慰。

3. 不会倾听

只是一味的表达自己的意思,而不顾别人的感受,那是会没有朋友的。倾听是两人沟通基本的礼貌,表现出愿意倾听并且理解对方的态度,对方才愿意继续跟你聊下去。没有输入就没有输出,知道对方表达的目的和对方的需求,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上述这些情况,都是因为没有想清楚,只是站在了自己的立场考虑,而没有站在对方的立场思考。所以造成无效沟通的原因就是,没有掌握正确的思考方式。

每次和领导沟通他都无动于衷?不经过正确思考没有人愿意和你沟通
为了解决问题而进行的沟通,你如何思考是关键。——森秀明

《高效人士的问题解决术》这本书,就为我们讲解了正确的思考方式。作者森秀明是日本一桥大学经济学系、庆应义塾大学研究所毕业。解决了很多公司在业务、组织方面的问题,也积极的年轻企业咨询人才。这本书为我们揭示了思考的三个步骤:整理、分解、比较。

1. 整理

想要表达清楚,首先自己要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说什么。很多时候表述不清楚,是因为自己对要说的内容概念是模糊的。接着还要明确,用什么样的方式表述,对方才能听得懂。

所以沟通前,要把事实整理清楚。也就是把信息汇总在一起。但并不是把所有的事实都放在一起,而是根据问题收集有用的、符合问题的事实。所以提出了什么样的问题,决定了整理事实的方式。

每次和领导沟通他都无动于衷?不经过正确思考没有人愿意和你沟通

整理信息有两种方法:

1. 由上而下法

这种方式是以芭芭拉·明托提倡的“金字塔结构”为代表。芭芭拉·明托是哈佛商学院的第一批女学员之一。她创立“金字塔原理”首次推出就引起了轰动,经久不衰。现在很多世界著名的商学院都引进了这一理论。

这种方法首先要列出最主要的主张,接着再列出这些主张下的分主张,最后在分主张下面列出依据的信息。这样就排列成了金字塔结构。排列出来后,事实和逻辑就更加清晰了。

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对主张十分清晰、明确,或者对整理信息比较熟练的情况下。

每次和领导沟通他都无动于衷?不经过正确思考没有人愿意和你沟通

2. 自下而上法

这种方法是以“KJ法”为代表的。“KJ法”是全面质量管理的新七种工具之一。这种方法的创始人是东京工业大学教授、人文学家川喜田二郎。

“KJ法”要怎么做呢?

首先要把所有的信息都写成卡片,一张卡片上只写一个信息。接着再将这些卡片全部打乱,根据卡片上的内容,进行重新的分类。将卡片重新分组后,要把每组都加上标题。

那么所有信息该如何分组呢?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分组:

第一个方面是差异。将比较之后发现的差异作为切入点进行分组。

第二个方面是时间。也就是根据时间的先后顺序,或者活动的流程来进行分组。

第四个方面是类别。不同的类别进行不同的分组。

第五个方面是脉络。根据整个事件或者预设的谈话脉络进行分类。

每次和领导沟通他都无动于衷?不经过正确思考没有人愿意和你沟通

一般来说,如果观点和主张并不明确的话,适用自下而上的方法。

我们通过这两种方法将信息搜集起来,并进行整理。这样就将模糊不清的信息变得清晰起来。所有的工作从掌握信息开始。掌握好信息,是后续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

2.分解

我们已经将所有信息掌握清楚了。接下来的工作就是从所有的信息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通过分解,我们就可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所有的信息我们已经整理起来了,接着在再将这些信息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分解。也就是说,刚才整理起来的大信息分解成一个个的小信息。这些小信息整合后还是那个大信息,这个过程是可逆的。

我们可以利用分析架构对掌握的信息进行分解。比如“STP理论”“3C分析”,“SWOT分析”等等。

每次和领导沟通他都无动于衷?不经过正确思考没有人愿意和你沟通

就用美国营销学家菲利浦·科特勒的STP理论来说。STP理论代表着:S是市场细分、T是目标市场、P是市场定位。我们掌握了所有的市场信息之后,再用STP来进行分解。

如果要推出一样新产品,先通过收入的多少进行市场的细分。接着确定目标市场,哪些人达到了能够购买新产品的消费水平。最后根据目标客户所需的服务,进行市场定位。

这样将所掌握的信息进行分解后,就制定出了营销的策略。

还有很多分析架构都可以对信息进行有效分解,制定出适合的解决方案。

3.比较

通过整理和分解之后,还要进行比较。比较的目的是什么呢?我们可以通过对信息的比较,发现之前没有注意到的问题。或许可以从这些问题当中找到方案的漏洞,还可以发现新的解决方案。

每次和领导沟通他都无动于衷?不经过正确思考没有人愿意和你沟通

我们可以通过制作图表进行比较,图表会十分直观的反应出差异。但是要注意比较的单位一定是相同的。比如,比较2019年的盈利情况,那么可以将两个部门的数据用图表进行比较。但是不能用A部门2019年的净利润额,和B部门2019年的营业额进行比较。

每次和领导沟通他都无动于衷?不经过正确思考没有人愿意和你沟通

如果大体上看,比较的两种信息基本上是相同的,还要注意到个别的情况。个别的差异可能会影响到全局。也许小的差异才是漏洞所在。

通过《高效能人士的问题解决术》当中讲到的整理、分解、比较这样的思考方法,我们有了完整的逻辑分析过程,并且已经清晰地掌握了信息。接着就是如何沟通表达,得到对方的认同了。

每次和领导沟通他都无动于衷?不经过正确思考没有人愿意和你沟通

当我们把所有思考的内容展现给对方的同时,也要听取对方的意见。根据对方的对话和反应,彼此沟通协调,必要的时候进行再调整。让对方参与其中,感受到这是双方的成果,而不是某一方的独角戏。

沟通首先要逻辑清晰,自己先通过思考把所有的信息和事实搞清楚,并且整合分析好。接着还要在沟通过程中顾及和理解对方的感情,让对方感到舒服。这才是有效的高情商沟通。

相关文章

  • 每次和领导沟通他都无动于衷?不经过正确思考没有人愿意和你沟通

    从牙牙学语到步履蹒跚,我们一生说过无数的话,但是你真的会沟通会表达吗? 之前看过一个笑话,说有一次,我因为有急事要...

  • 职场基本礼仪

    和领导沟通方式 1、站起来和领导沟通表示尊重 用温和的语气和领导沟通 2、善于表达,想说的话不要别在心里,经过思考...

  • 十种职场说话技巧,教你怎么正确对话

    在职场中,最重要的便是沟通,和同事的沟通,和领导的沟通,但是什么才是正确的沟通方式呢,一个正确的沟通方式能够节省你...

  • 好好恋爱D6

    亲密冒险清单: 为了避免他孤独,我愿意: 每次生气时都主动沟通,不冷暴力 多夸夸他 跟他说“我爱你” 每次见面都和...

  • 有一天他会真的心累的。

    每次他没注意到你要求的细节,你就生气不沟通,而是选择晾他两天等着他来哄你,每次你做错了事,他想和你沟通,他只是声音...

  • 倾听是最好的沟通

    有没有感觉,孩子越大越不愿意和你沟通了?其实不是孩子不愿意和你沟通了,而是你不再和他沟通了,因为你太想教育他了,所...

  • 工作中沟通的思考

    在工作中,我们经常要和同事沟通,和领导沟通,和下属沟通,今天的文章,我和想要和你分享,我...

  • 一段沟通

    今天和一个领导沟通了很久,满好! 至少他还愿意沟通!慢慢来!说明他也有很多的思考。 这样我后面的工作是有很多的努力...

  • 将心比心,跟领导更好沟通

    将心比心,跟领导更好沟通 董晓闲 摘要:学会正确方法,更好沟通领导 同样的事情,有的人就能让领导采取行动,有的人不...

  • 061/ 小榛子shelly/我想要听你说,怎么听?

    我们都知道想要沟通,必先学会倾听。 和孩子的沟通,和伴侣的沟通,和自己父母的沟通,和同事的沟通,和领导的沟通,乃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每次和领导沟通他都无动于衷?不经过正确思考没有人愿意和你沟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wrsl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