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例的准备晚餐,妮可已经习惯了这种作息方式,下午四点钟开始打开冰箱翻看,挑出今日要做的菜,洗净切好放在一旁备用,再准备好今天的主食,这一套程序做下来,差不多也就五点了,她会稍事休息,大约五点半的时候,起火做锅炒菜,晚餐基本上保证两菜一汤,除非炖肉的时候会再特意加上两个菜,这样的大餐通常会安排在周末的时候,这样做起来时间充裕些。
其实两个人的饭菜是最不好做的,往往都会剩下些,留着隔夜的话总怕会坏掉,所以虽然觉着可惜,但仍然坚持倒掉,不留后患。
几年前妮可的专职换成了煮妇,既要照顾孩子又要打理家务,一天下来辛苦得很,常常是累得腰酸背痛,叫苦不迭,心想要不是为了照顾孩子,倒不如出去上班来得痛快,这闲在家里的日子也真是不好受呀。
如今孩子上了寄宿学校,妮可多少清闲了些,每天早上,妮可照例七点起床,因为老公起的早,她也就跟着早起些,待老公出门,她便做早餐,打扫厅堂,对镜梳妆,虽然不一定要出门,但妮可还是坚持每天打扮自己,这多少有点学习日本女人的生活方式,不管什么日子,每天都要打扮得精致漂亮,让人看了赏心悦目,当然还有一种说法:女人梳妆打扮是对别人的一种最基本的礼貌,细思起来有些道理。
上午的时光很短,除去做家务的时间,妮可大部分用来阅读,煮上一壶热茶,捧一本书坐在窗前,旭日的阳光斜洒在身上,茶水的香溢弥漫在小屋,喜乐静逸中,神魂早已随着书中的主人公经历了人生种种,在别人的生死悲欢、大爱情仇中一路寻找着生命的答案。
午餐妮可是不吃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早餐和午餐时间离得太近,往往是到午餐的时间了,早餐还没有完全消化掉,根本吃不下去;二是一天三顿饭菜,做来做去的太麻烦,只要早上吃得饱些,午餐也不会感到饿,所以不吃也罢。就这样,三餐变成了两餐,倒也省事儿。
省掉了做午餐的繁累,妮可的时间就变得出奇的充裕,十一点半的时候,她会小睡一会儿,这样醒来后会感觉周身满血复活,所以整个下午的时间妮可都会用来写作。
对,妮可喜欢记录,不拘什么方式,想到了就写出来,这样乱七八糟地胡写已经有些时日了,字数或多或少,词句或繁或简,总之不拘什么章法,只是随感而发,很有些大无畏的痴迷精神。
其实写作对妮可来说,是很早以前就想要做的事情了,那时的她还是个小小的中学生,除了课上的书本,妮可会在业余的时间里读一些课外读物,家里的那些书早就看得差不多了,图书馆又远,最好的办法就是去附近的书店蹭书看。
所谓蹭书看,就是进到书店里,假装挑选书本,然后拿起喜欢的一本翻看,翻看翻看着就过去了一两个小时,待临走时悄悄记住页码,以便日后再来蹭读。
刚开始去蹭读的时候很小心,生怕店中的营业员阿姨轰赶,经常看到有淘气的孩子碰掉书本,被阿姨厉声呵斥出去,所以妮可每次去书店看书的时候都会轻拿轻放,有时看的走了神,忘记了时间,突然惊醒中忙慌乱地看向营业员阿姨,生恐自己被发现、被驱赶。
奇怪的是,每当妮可在慌乱中看向营业员阿姨的时候,她都正巧在忙别的事情,一副无暇顾及到的样子,这时妮可的心中就会生出一丝侥幸,继而生出一份窃喜,还好没被发现。
日子久了,心中的紧张渐渐消除了几分,但对书本依旧是小心地轻拿轻放,只是看书的时间越来越长了,尤其是夏天的时候,天黑的晚些,妮可经常会赖到营业结束的时间,这时的营业员阿姨一边整理书柜,一边笑眯眯地看着她说:“到点了,快回家吧,明天再来看。”“噢”,妮可轻声应着,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把书放回书柜,走到门口轻轻地推开门,就在关门回眸的一刹那,妮可看到了营业员阿姨那张慈祥的笑脸,脑子瞬间清醒过来,哪里是人家没有发现,分明就是刻意让你读的。
许多年后,妮可每每想起此事,依然是心存感激的,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想要买本书也算是件奢侈的事情,那个好心的营业员阿姨,一定是看她读的如饥似渴,不忍心赶走她,所以每次都只当是没看见她罢了,好心的人,你可知道,你给我的这些方便,一直温暖着我的人生。
正是那时的阅读经历,让妮可打开了眼界,她开始认识了老舍,认识了冰心……认识了四大名著,认识了呼啸山庄……于是,就有了后来的手抄本、日记本、剪贴本,还有一颗想要写作的初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