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城市故事简友广场散文
治愈你的内在小孩,中年也可以叛逆

治愈你的内在小孩,中年也可以叛逆

作者: 常玉静 | 来源:发表于2019-09-28 20:42 被阅读0次
    刘敏涛

    “我生活的轨迹几乎全部符合社会对一个“标准”女性的预期。

    既然循规蹈矩、随波逐流的生活并没有给我带来预期的幸福,反而让我在本该神采飞扬的大好年华,活得卑微而苍白。那就不如就做我自己,随心所欲地去生活中冒险,试试自己的极限,到底在哪里?

    真正为自己而活了,才发现叛逆是需要力量的,言听计从,无需过脑,而我行我素却需要判断能力和勇气的双重加持。

    上面这段话是很久之前刘敏涛在她的演讲《女人是一束光——中年叛逆》中的一段话。

    与90后00后很自然的个性流露相比,70后80后实在是太过隐忍和压抑。

    正如演讲中,她对自己的评价,说自己符合社会对一个“标准”女性的预期,不知道这“标准"两个字让多少人丧失对生活的热情和期待。

    什么是内在小孩?

    每个人心里都住着一个内在小孩,ta来自我们幼年时期一种求生的姿态。

    很多人虽然长大了,但是因为小时候没有被满足的需求,不被允许的情绪或被伤害过的经验,在内心中还留着脆弱、受伤、需要被关注的小孩,就是内在小孩。

    这些没有处理好的经验,常常会被带到成年后的生活中,从而影响到我们的人际关系、情感状况和个人成长。它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生活中的一切,泛化成我们对待很多事情的下意识的反应,成为问题的根源。

    我自己是在一个极不自由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小孩,直到现在都非常的害怕与母亲长时间的相处,因为被控制的窒息感仍然存在。

    从小到大”听话“一直都是对我最多的评价,一直到工作的头两年,我都是一个没有自己的主见,心地非常善良,总是时常考虑别人的感受而做自我牺牲的人。

    也正因为是这样的相处模式,常常让我在人际关系中受到伤害,为了减少伤害而去封闭自我。但是,封闭的结果是并没有带来更多的安全感,反而让我更加的怯懦与自卑。

    不知道为什么会写出上面这段无情的自我剖析的话,但是正式这种直面自己的内心的方式,让我开始了对内在的自我探索。

    正如武志红的课程里面所说的,人只有在关系的碰撞中,才有可能活出真正的自我。

    当我真正的开始放下心中的枷锁,去触碰自己的心中的内在小孩的时候,发现ta是如此的可怜。

    蜷缩在角落里,垂头丧气,总是优先满足他人的需要而压抑自己的需求,用讨好的姿态来处理与人的关系,渴望获得更多的爱,但是获得爱的代价是活成别人眼中的那个“标准”。

    一个标准的听话的小孩,这就是我的最初的生命的底色。

    你的内在小孩是什么样子的?

    1.你是否在以别人为中心而生活?

    2.你是否有价值感被剥夺的感觉?

    3.你是否是一个没有边界的人?

    如果上面的三个问题,你都回答的是,那么你也需要好好去触碰一下你的自己的内在小孩了。

    在一两年前学习得到的《武志红的心理学课》后,然后买了他的几乎所有的心理学书籍,用睡前的半小时陆陆续续全部读完,时常收到启发,时常有顿悟的感觉。

    这种内在的探索,非常显性的体现在了我的工作和生活中。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我开始柔和而坚定对一些事情say no,去直面冲突捍卫自己的权力,在工作中有争议问题,去维护自己的原则和底线,热烈的表达心中所爱,克制批评的冲动而用倾听,感受,需要和请求4步去沟通,表达自己内心的需要。虽然依然会受伤会被怼,但是内心却开始不再害怕。

    也许,这就是学习心理学的神奇之处,“保护自己最好的方式,就是向这个世界打开你自己”,世界顶级催眠大师斯蒂芬·吉利根博士(PhD.Stephen Gilligan)看似一句无比鸡汤的话,却真正的概括了我从封闭到打开的心历路程。

    可能这本就是我的出场设置,向前一步,就更靠近本真的自己。

    拥抱你的内在小孩,做你自己

    去年11月底的时候,我见了一个垂直于地产行业的软件公司的老板,名字叫做高宇,在见他之前其实我已经拿到了一家还算知名的物业公司的offer。

    之所以决定去见他,一是因为我用很短的时间为这个公司做过一个简案,但是后续没有反馈很想听听他们的意见;二是我很少见到有董事长亲自面试一个经理级别也就是偏执行类岗位的人员(是对HR招人有多不放心)。三是这家公司就在我老公上班那栋楼的隔壁,能和老公一块上下班,中午约个饭想想也是蛮美的。

    与高宇面谈的很多细节其实还记得很清楚,有几点非常震惊:①企业文化:一个老板能够有如此开放和包容的心态,真正做到对底层员工的尊重是一件非常难得的事情;②个人魅力:我的能力水品其实远达不到与老板平等交流的境界,但是他能够从我的角度加以解析,还蛮nice的,特别是讲到关于这个职位有连续两个人阵亡时着急的像个孩子,以及吐槽传统地产公司老板的办公室比那间咖啡厅还有大的时候,已经绷不住了。③专业度:一个做软件起家的公司,对于品牌和营销的理解非常深刻,他们这边有一个研究院已经做到了非常牛逼的程度,但是还是愿意与我来探讨媒体传播和推广,让我受益匪浅。

    但是因为他们在招人上的谨慎也直接导致了我对这个offer的谨慎,最终选择没有去。

    如果放在两三年前的我,可能会因为现有工作的一点点不顺心毫不犹豫的辞职跳槽,毕竟既能够满足他们的需求也能满足我一个小员工受霸道总裁如此青睐的虚荣心。

    但是现在,我对跳槽这件事情也有了更理性的看法:

    跳槽其实可以从三个维度来考量:①职能维度:综合素质的锻炼;②等级维度:优秀的素质足够胜任到更高等级;③成员资格维度:像核心岗位移动;如果这三个维度对现在公司内都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下,才是从组织维度来做调整,也就是跳槽。跳槽本身只是手段,目的是获得自我价值的提升。

    我感受到一个leader身上的那种创业的焦灼与严苛,也许也有幸被他看见了我身上的坚持与积累。

    而这些都是因为我拥抱了自己的内在小孩之后,才能够真正体会到的,因为你开始慢慢探索你的内在的时候,你会更容易的理解别人,建立在开放和理解的基础上的交流,总是让人印象深刻而更容易达成共识。

    所谓的中年叛逆,也只不过是想在这容易穷容易胖容易脱发容易秃的无聊生活中,给自己留一个出口,如果能活成像一束光,照亮自己也是照亮别人。即便是一点微光,也让你的同伴看到你成为可能。

    真正的打开自己很难,也许悲剧的艺术和美的东西,天然就有这种让人放松和打开的能力,我们坚硬的贝壳下是珍珠般的内心,当你封闭的时候,别人只能看到你坚硬的外壳,而你打开ta,也许真的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最后分享一首诗《打开》

            打    开

    打开梦中闪烁的斑斓,

    打开童年跳动的花瓣,

    打开昨日流泪的纠缠,

    打开经年远去的风帆。

    打开心灵深处的孤单,

    打开面对世界的畏难,

    打开通往爱情的深潭,

    打开照进光束的门槛。

    打开不安的不安,

    打开孤单的孤单,

    打开心欢的心欢,

    打开释然的释然。

    打开的心事兜兜转转,

    打开的冰冻花开暖暖,

    打开的记忆续续断断,

    打开的日子消消散散,

    而打开的你

    却永久打开了

    心的栏栅。

    于是

    随缘而动,

    于是

    随遇而安,

    于是

    打开“宅”门,

    你惊喜地发现:

    你的人生,

    正笼罩着一个

    你自己说了算的——

    光环!

    总结一下:

    内在小孩一直存在于你的内心,泛化成你与人、事、物相处的过程中下意识的反应。你越封闭自己就可能越得不到想要的安全感。你看见ta,拥抱ta,才开始了真正的自我疗愈。自我探索,貌似又是一件amazing、beautiful的事情。

    希望半年后的我,看到自己写的篇文章不会觉得自己是个大傻逼。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治愈你的内在小孩,中年也可以叛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xbtp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