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开始喜欢在备忘录里随手记一些阿沙布鲁的话,取名叫“陪”。
原来是一个很喜欢的作家安东尼的用过的题目,《陪安东尼度过漫长岁月》,无论是书还是电影都反反复复地看了很多遍。
他的文字和故事都有种特别的力量,在漫长岁月里充满了温情。
“去年夏天来的 现在已经一年零七个月 我没有很想家 偶尔想你”
“我就要飞了 我可能不酷 所以 也不会说很酷的话 只想说 请不要忘了我”
“海里有一条叫Alice的鲸鱼 它身边从来没有朋友和亲人 我很想去看看 能不能遇见它”
……
安东尼在澳洲的日子,陪伴他的有小萱、家明、小黑和Petter,以及远在日本的小樱。而我,也不知道能够陪谁度过漫长岁月,倒是和文字厮守了十几年的时间。
所以取题,陪你度过漫长岁月。
今天北京的风很大,上午还有扬尘,整个天空黄茫茫的一片。于是放弃了想要回通州的想法,灰溜溜地呆在图书馆里,下午不知道什么时候放晴了,但风仍然很大。
不知道为什么会用“回”这个字,从家返校的时候说的也是“回”北京,明明自己在这座城市里并不拥有一块真正属于自己的地方。
但有的时候晚上出去散步,身边擦肩而过的是附近校区里住的大爷大妈,操着一口老北京口音;街道上偶有车辆打着暖黄色的灯开过去,反而觉得很安静。
去到一个被居民楼簇拥着的小餐馆吃饭,或者去小区里的理发店剪个头发。
一瞬间感觉到了一点点归属感,让我结结实实地踩在了这片土地上。
每去到一座城市,便会去寻找这份归属感。于是别人的旅行都会去走访名胜古迹,打卡美食和网红景点;我却另辟蹊径,会去另一座城市里面像当地人一样地生活。
旅行不喜欢住酒店,总会订市区里的民宿,最好带厨房,第一天晚上就一定要去市场买了菜,回来自己做一顿饭。吃完饭捡了碗筷,趁着不浓郁的夜色出去散步,好像也没有什么目的地,沿着大街小巷瞎逛,带着手机也不担心会走丢。
第二天早上去市场里吃早餐。都说市场是一座城市里市井气息的真实写照,便可以听到男女老少买卖之间的闲话家常。早餐的热气一腾,便抓到了一点归属感。
对于我而言,旅行大概就是换个城市去生活。有时候是为了逃离现在的生活,有时是因为想去某一座城市生活。
甚至有时候时间久了,还会回到某一座城市去。比如上海。
真希望什么时候有时间再去一次上海。
最近事儿比较多,好多事情都没顾得上,往往是想起了什么要去做,结果做完眼下的事就忘记了。
早上很早的时候学校里就开始热闹起来了,食堂里的人很多,吃完饭去教室、去图书馆,各奔东西。图书馆里的人也很多,好像刚开学就有了些期末周的样子。
到了一个大家都开始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无论什么时候很容易在图书馆找到想找的人。
每天都做着一样的事情,日子像白开水一样有些无聊,偶尔会想着吃点什么或者去什么地方逛逛。
也挺好的,想想谁能把生活每一天都精彩万分呢?总是一口白米饭一口菜一口肉地吃着,日子也就这么一天天过去。
所幸这碗饭吃得并不孤单。
以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