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心理简书电影
《锡尔斯玛利亚》// 她们的故事

《锡尔斯玛利亚》// 她们的故事

作者: soul酶 | 来源:发表于2018-10-07 23:21 被阅读11次

                                      01

      《锡尔斯玛利亚》是一部以戏中戏结构进行叙事的女性电影,围绕一部叫做《马洛亚之蛇》的舞台剧,以历时性和共时性的方式讲述了戏中角色与生活中人的成长,并挖掘了女性的内心世界的欲望,勇敢或脆弱。

        《锡》中讲述一名出色的演员玛利亚(朱丽叶·比诺什饰 ),在18岁时通过恩师威廉(《马洛亚之蛇》的编剧)的提携,扮演西格莉角色一举成名。剧中的西格莉具有极强的现代特质,野心勃勃,很有攻击性。她的所作所为直接导致上属海琳娜的自杀。成名后的玛利亚被人仰慕,并固守着昔日的荣光。22年过去了,如今的玛利亚已经40岁,有些东西在悄然发生变化。新生导演克劳斯重拍《马洛亚之蛇》,只是,这一次,玛利亚不再是昔日的性感致命的西格莉,而变成了悲剧的化身海琳娜。而饰演西德格的是一位名叫乔安的个性狂放不羁、并饱受争议的新生代演员。似乎,玛利亚在艾莉丝身上看到了昔日的自己。此时,玛利亚也完成了从西格莉到海琳娜角色的蜕变。也是一个女人身份的完成。

          从你的身上我看到了我过去的影子。看到了自己曾经的咄咄逼人。


                                          02

        尼采称其为“我的应许之地”的这个地方,也是这部电影反复出现的一个空间锡尔斯湖,位于瑞士东部。百多年间,尼采,普鲁斯特,卓别林,大卫·鲍伊陆陆续续来此,或度假,或写作,或创作。此处有一种琢磨不透的云,俗称马洛亚蛇。秋天她从意大利飘来,沿着群山的腰间缓步而来,云飘动的形状像一条蛇在湖上游荡。威廉的妻子说,她的到来是坏天气的预兆。而威廉此前在这湖畔了结了自己的生命,是在玛利亚来这里领奖的途中得知的。

        马洛亚蛇是个隐喻,一个不详的预兆。生活中,玛利亚到来,威廉自杀。剧中,西格里的到来,海琳娜自杀  。戏剧与生活相互映射,角色与生活中的人无关界限。 从一个藩篱跳到另一个藩篱,情绪化的、挣扎的、毁灭性的、冷峻的质感。 最后云气会驱散,消失。

                而曾经的自己已蜕变成另一个人。“无所不在之地,我必在那里生成。”


                                          03   

      我会穿着香奈儿漏检黑长裙,在媒体瞩目下下车,按下快门,像个女王面带微笑。我会缓缓走上舞台中央,在观众的掌声中,拿起话筒,像是宣言。我会穿梭在酒会的大厅中,拿着高脚杯,片约接连不断,挑三拣四,随便拿个什么着矫情的理由去拒绝。然后,车驶来,有前夫陪伴送我回酒店。

        这一场景,真实发生过。这也是玛利亚过去20年的一个缩影,她生活在社会和自己建构的阶层中,凝固的时间,和内心想象。这一切的崩塌,因为一位名叫乔安的走进。从重拍一个剧说起。在舞会中新生导演克劳斯约见了玛利亚,希望她能参演《马洛亚之蛇》,与以往不同的是,她不再扮演20岁西格莉,而是40岁海琳娜。起初,玛利亚是拒绝的。她以为自己依旧是西格莉。可我们看到生活中的玛利亚有更多海琳娜的心态、性格特征。

        她表现出一种很得体的姿态,在任何场合、任何人面前。包括她的前夫。内心却是脆弱、情绪化、患得患失的不安全一次次袭来。在车的后座,她与前夫共坐一排。在下车前,黑暗中他去摸她的手,她很镇定。他说晚上再喝一杯吧,她说今晚已经喝够酔了,拒绝,并假装潇洒·。随后就从窗外递出一个写有酒店电话号的纸条。 这个电话一直没打过来,她反复去给他打,一次次。此时,我们看到她已经不是过去的对他人有致命吸引力的西格莉,而是,人到中年敏感脆弱的海琳娜。

        她像极了海琳娜,只是没有勇气承认。这需要把多年筑起的坚固城堡摧毁,把依靠演绎西格莉而成名的荣耀摧毁。她不敢面对,她像个赌徒、溺水者一样想抓住时光不放,或许,能够永远禁封住。 所以,当得知新生代演员乔安要扮演西格莉后,玛利亚通过各种渠道去查看有关她的一切。谷歌搜索、访谈节目、出演的电影。窥探着,并不安着。

          她和助理去影院看乔安出演的科幻电影,并把乔安归为异类,超能力就是个笑话。除去这种存在感,并没有展示勇敢。助理说:乔安挖掘出了人物的黑暗面,这些电影的价值不亚于欧洲严肃电影,而且“她是我最喜欢的演员”。

        生命不是用于创造,而是用于消耗。 当人生进入下半场,如何去寻找个人存在的意义。更残酷的是,你残存的美好记忆只是个人的身份想象。看似完美的资产阶级生活的破绽:她已经放弃了自己生而为人的创造力。 20/30/40岁的女人,在生理、经历、心理方面客观上存在不同。掩饰不了。影片没有把故事放在对过去的追忆,或者是女性的关系上。而是向内挖掘女性的心理蜕变过程。 是时间记忆与自我寻找。玛利亚在角色中认可自己是海琳娜的过程中,是痛苦且自我毁灭式的。要把自我想象世界中的西格莉杀掉,在心里上认可海琳娜。她和助理在小木屋和锡尔斯湖畔对台词,进入,痛苦,并蜕变。

        终于,她进入了角色。

        她看到了海琳娜的不堪与悲情,也看清楚了自己曾经扮演的西格莉的咄咄逼人与致命杀伤力。她想尝试与乔治进行沟通,让西格莉的目光在海琳娜身上多停留一会儿。未果。导演说过,西格莉把海琳娜毁灭性的力量激发了出来。选择了自杀。乔治像极了曾经的自己。

        剧中角色的对撞,生活中20/40女人的岁月差异。双重的戏剧冲突。玛利亚在角色塑造中,带入了自己真实生活的影子,或许会对角色产生悲悯、同情、不忍。 此时,玛利亚冲出了回忆的云雾,认清了当下。现在的自己像极了海琳娜,就是那个40岁的女人。

        此时,她认清了自己。

        40岁,留着一丝不苟的短发,干练西服套装。一根烟叼在嘴边,扬起,等待上场。

      生命因创造而又意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锡尔斯玛利亚》// 她们的故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xll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