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单位一把手要与班子成员和中层进行廉政谈话。我作为记录员,分别记录他们之间的谈话,再整理填表。 在一把手与俩副校长谈话的时候,我怕疏漏了谈话,就用录音笔录音,留作整理的依据,再删掉。谈话结束,A校长说,“小马,记得删掉录音啊。”,C校长说,“放心吧,我们要对小马充分的信任。”我连说,“谢谢,谢谢。”
做完谈话整理工作,第一时间删除录音,这是对“被信任”的一种感激。虽然简单的一句话,分量却很足。感谢领导们的信任,或许也是一种鼓励,努力工作、坦诚相待一定没有错。
参加工作十多年,过去的时光好像就在昨天。与领导同事从不认识到熟悉、到互相了解,漫长的岁月集聚了很多色彩。至今仍记得刚参加工作时原老领导的谆谆教导,“每个人刚踏入社会是有棱角的,慢慢地,随着时间的推移,棱角会被磨平,渐渐地,成了一个圆。此刻才是真正的融入了社会。”当然,这个“圆”不是“圆滑”,而是能合理的处理工作,在与同事间的工作发生冲突的时候能处理得当,与领导同事搞好人际关系,坦诚相待,说到做到、言而有信,并且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和信任。这同样是一种能力,对吗?我一直在为之而努力。
还记得爷爷生前的教导:要干好工作,领导安排啥工作干啥工作,要吃苦耐劳,跟同事搞好关系,别斤斤计较,当个合格的党校老师。这样类似的话,在我参加工作后,每次到爷爷家,都会听到,时间长了,就定格在内心深处,如今,秉承教导,做好份内的事情,对得起爷爷的良苦用心。
毋庸置疑,一种信任是通过付出的努力与坦诚获得的,是在平日的交往了解中给予的,而不是随便或说说就得到的。
诚然,因为诚信,才会被信任。二者相关联,没有矛盾。一年级的孩子们早就背过了核心价值观24个字,其中就包括“诚信”,这属于社会范畴的内容。在社会中立足,除了爱国、敬业、友善,还需要诚信,社会的方方面面都需要“诚信”二字作为引导,无论什么工作、什么行业,即便是菜市场的小贩,诚信仍然是支撑其发展的基础。所谓,“人无信不立”,能真正领悟其中的意思,并付诸于行动,才真正被信任,才能在社会中立足。
昨天早晨,在一个大姨那里买了七个红苹果,称完斤数、刷微信交钱。中午到家打开,却发现了一个有烂斑的苹果。我记不清大姨什么时候给我放进去的,我没看到,顿时感觉大姨有点不讲诚信了,趁我不注意加一个烂苹果,哎。虽然钱不多,但是给我留下了一个不好的印象。
一个人不经意的行为,就能折射一个人的品行。一个人在生活的拼打过程中,做什么都不容易,更难的是否有一个良好的品行。诚信固然重要,而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以待,更能获得别人的信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