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传统文化爱好者佛、儒、道专题菩提树下
第三十講|《稻桿經》之內因緣法因相應義(3)

第三十講|《稻桿經》之內因緣法因相應義(3)

作者: 蜜婼 | 来源:发表于2017-12-05 09:46 被阅读15次

師父所講文字版

虽然;有无明故,行乃得生,如是有生故,老死得有。

就是说了虽然如此,就是从现象上来讲,有“无明”,然后就会有“行”;有“行”,然后就会有“识”;乃至在这个生死的相续流当中,有“爱取”,有“生”,有“老死”这样的相续发展。

那么这个是在前面观“内因缘”之后,透入到本质,就是“无明不作是念”、“行(亦)不作是念”,然后再举出现象界还是如此,现象界是如此,但是真正深入观察呢,那并不如我们没有观因缘之前那样所想。

从因缘这个角度上观了之后,不是说这个“有”从“无明”生,“无明”能够生“有”,不是这个样子的。

就是具体地对应于某一个生命流程的环节来讲,有“生”有“老死”,有“无明”有“有”,而这个“无明”、“有”、“生”、“老死”等等,它是因缘的一个展现,并没有实体性从前移到后,从后联系前,并没有这样一个相并的关系。从此到彼的相并关系是这个现象界当中啊来作认识的时候,我们存留的假相。

就像看这个电影一样的,你觉得电影里面的人物是动的,骑着马在奔跑,飞奔而走。那么实质上呢,它仅仅是很多图像连贯地投射在这个屏幕上,实质上这个马并没有走。

就像这个电脑里面这个显现流水、河流在这个流淌,那有没有水在流呢?没有。它就是一堆的数字、数据它表现出来有一个水流,有一个鸟在飞,实际上有什么飞呢?可是在印象当中,它就是由此到彼。

我们没有观因缘之前呐会觉得此生彼,彼由此生,有一个迁移性的关系,有一个联带性的关系。

那实质上在“无明”的时候,就是我执、我爱这个心念刹那;在这个“行”的时候呢,那就是随着自己的观念习惯有这么的起心动念,有这么样的一个心理趋向,那这个就是“行”。

所以不说宏观的三世十二缘起来讲呢,就说我们现前对事物的反应来说呢,那就是不正确作意,落在事物的表相,有错觉、错知,然后随着这个错误认识起了反应,产生这么一个反应。

就像这个飞蛾扑火一样的,它看到前面有光明呐,它感觉到前面有热啦,那就往这个方向走啊,这一走之后,这个火就把它烧掉了,那是危险的境地,可是从它的感受来讲呢,这个有光有热肯定是好的了。

那我们生命里面很多现象都是这样的,感觉好像是好的,就有渴求,就有渴望,那么结果去到了之后呢,不如理想,原来是个痛苦的事情,那这个时候抽身也抽不回来了。很多现象都是如此,那就是要剖析之后,能够洞了其假相呐,就不会随着这个转了。

就像《涅槃经》里面举了一个例子,讲这么一个事情嘛,就是两个人他们很远的这个路长途跋涉,饥肠辘辘,非常地这个饥饿了。

那么在这个旷野当中呐,遇到一个白发老人端了两盆呐好美的饮食,就做得非常好吃啦这个样子,色香味俱全的,那他们就想吃啦,因为肚子太饿啦。

但是吃这个之前呢,这个白发老人就说我这个食物啊味道鲜美,能充饥渴,可是里面有毒啊,吃了就会毒发身亡。

那么这两个人当中一个就忍不住自己的饥饿,就不管它了,先吃了再说,就把它吃下去了,然后就死掉了;另外一个呢就是坚忍,坚持不吃,因为这个味道虽好,但是呢这个毒会伤害自己的生命,会让自己死亡,所以他不愿,不接受,然后就继续跋涉了,就走出了这个森林旷野,另外一个就没走出去。

所以这个食物的外相是好的,味道也是好的,可是里面是有毒的。这我们看这个世界呢,有种种的想都是往好的方向想,往好的方向去追求,但是没有去深刻地剖析、洞察这个追求当中啊夹杂的有毒的东西。那么这个有毒的层面就是烦恼我执,我执根深蒂固的。

所以只有因缘观观缘起,所以佛法里面讲五停心观呐用什么来对治愚痴心呢?就是用缘起观来对治愚痴心。

愚痴

这个愚痴还不是我们一般社会意义里面讲说他反应慢,搞不清楚东南西北,不是这个意思。有的人呢是很聪明的愚痴者,脑筋很好的,反应敏捷的,能说会道的,可是呢,邪知邪见。

这个越这样聪明,他越有力量嘛,他越能够想办法这个危害更多的人,还不是我们一般的这个聪明。

但是从佛法的这个根本这个点来讲呢,还是属于愚痴,没有获得正解,没有正见。这个种种观察当中啊都夹杂了一种毒素在里面,就跟这个好美的饮食色香味俱全,可是吃了就会毒发身亡。

那么我们观察的过程当中,这个“无明”没有对治,没有消除啊,你追求好的境界,得到痛苦的事实,它这个根本机制里面就存在这种缺陷,产生了相应的制约,所以达不到。

所以这里从这个洞察到本质,然后又进一步讲“虽然”,就是说虽然是这样观呢,但是呢从这个现象上来讲还是如此,有“无明”有“行”,有“行”这个有“识”,乃至有“生”有“老死”,是这样的,只是离了这个从此生彼的戏论颠倒观。

是故应如是观:内因缘法因相应义。

就是要这样来观啊,观这个“内因缘法”的“因相应义”,就是十二缘起辗转相续,如是“无明”如是“行”,如是“行”如是“识”,如是“识”如是“名色”……这样的辗转相续,从这个影响、作用来讲的话要这样的观。

蘭心說:

我可能就是那个难以抗拒饥饿,被美食诱惑而毒死的貌似聪明的愚痴人呀!

明天新中国过生日了,国庆节快乐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三十講|《稻桿經》之內因緣法因相應義(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xsqi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