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艺海艺术之家
品读《砚田杂记》,赏杜翰翔书画之二:动与静

品读《砚田杂记》,赏杜翰翔书画之二:动与静

作者: 书画艺术网8 | 来源:发表于2019-03-16 12:28 被阅读30次

  

《道心幽远》

 非动则亦无所谓静,无静自然亦无所谓动,动静相宜是谓大道。

《道心幽远》局部

    书画以弘扬天道为上,以修身养性为中,以取悦世俗为下。创作时为动,既成则归静。


《观松图》

      至鉴赏阶段又可分出个动静之差别,概言之:气势磅礴,笔墨奔放,构图复杂之类的风格可归之于动;而气息隽永含蓄,笔墨细腻,构图简约之类的风格可归之于静。

《观松图》局部

  动静本身并无高下之分,全在于个人修为,若擅长动态者,最高可达神乎其神之境界!若擅长静态者,最高能致仙风道骨之境界!反之:动之下者,疯颠狂躁,粗鄙不堪;静之下者,矫柔造作,阴盛阳衰。

《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胭脂画牡丹》

     再则时势不同,风土各异,艺人需跳出个人小圈子,在更广阔的时空维度里比差异、补短板。根据表现题材和客观因素当动则动,当静则静。 动为入世,需彰匡时济世之义。静为出世,可表安享太平之思。

《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胭脂画牡丹》局部

  

        比如晚清以来内忧外患硝烟弥漫,当时诸大师皆情系天下,抱着同仇敌忾之义,画坛作品则有老辣霸悍、振奋人心的动之共性。再后来遭逢运动,许多文艺人士首当其冲,人心惶惶,当时画坛作品则有躁狂不安之共性,动已至极矣!但也有少数高人能泰然处之,是谓动中静。反之:有清两百多年里大兴文字狱,致使万马齐喑,当时画坛则有以四王为代表的中规中矩、寡淡呆板之共性。但恰如湖平有细风,当时压抑的环境却也逆向催生了像四僧一样的生动活泼的小部分大师,是谓静中动。

     

   故知动与静之因、之果、之修、之变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如云、如水、如太极阴阳图,彼此互为相生相克之关系,至于有人执一端奉若圭臬,已然去道已偏已远矣!


        岁在己亥二月记于鹏城

相关文章

  • 品读《砚田杂记》,赏杜翰翔书画之二:动与静

    非动则亦无所谓静,无静自然亦无所谓动,动静相宜是谓大道。 书画以弘扬天道为上,以修身养性为中,以取悦世俗为下。创作...

  • 品读砚田杂记----赏杜翰翔国画

    砚田杂记之论法度 如果没法度就没有艺术,因为太简单,人人可为。人人可为的事很多,像工作睡觉、骂人、做...

  • 《享》

    提壶续新茶,静赏案前花。 煦风撩丝帘,闻香度闲暇。 品读诗书画,细悟个中雅, 沉吟思妙句,落笔生光华。

  • 读《杜弗的动与静》

    读《杜弗的动与静》 作者|思 非常推荐这本诗合集!这是由诗人四部诗集组成的一个集子,加上开头的一篇散文《反柏拉图》...

  • 寄情梅兰竹菊 养心琴棋书画

    常言道:琴棋书画养心,梅兰竹菊寄情。人在挥毫时,将全身之力和大脑之思全部集中于笔端,静中有动,外静内动,动、静、乐...

  • 问好图片,东方制作。

    动图靓丽占位,静图雅俗共赏。

  • 致友人

    静赏架上花, 笑品杯中茶。 闲来赏书画, 落笔生光华。 如是度闲暇, 实在是高雅。

  • 偶感

    夜赏大作吐华芳,沏杯热茶静守凉。品读诗书个中味,妙语佳肴须自尝。

  • 书法家杜建才:癌症晚期日写蝇头小字6小时与生命赛跑

    杜建才,笔名古风,成纪布衣,甘肃静宁人。中国书画摄影协会理事,中国书画研究院院士,当代艺术家协会理事,北京华夏翰雅...

  • 动与静

    《动与静》 作者:魏城 奔跑 无拘无束地奔跑 像一个孩子般地奔跑 每天看人生如河水般流过 每天看命运似飞鸟般掠过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品读《砚田杂记》,赏杜翰翔书画之二:动与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xtk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