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艺海艺术之家
品读《砚田杂记》,赏杜翰翔书画之二:动与静

品读《砚田杂记》,赏杜翰翔书画之二:动与静

作者: 书画艺术网8 | 来源:发表于2019-03-16 12:28 被阅读30次

      

    《道心幽远》

     非动则亦无所谓静,无静自然亦无所谓动,动静相宜是谓大道。

    《道心幽远》局部

        书画以弘扬天道为上,以修身养性为中,以取悦世俗为下。创作时为动,既成则归静。


    《观松图》

          至鉴赏阶段又可分出个动静之差别,概言之:气势磅礴,笔墨奔放,构图复杂之类的风格可归之于动;而气息隽永含蓄,笔墨细腻,构图简约之类的风格可归之于静。

    《观松图》局部

      动静本身并无高下之分,全在于个人修为,若擅长动态者,最高可达神乎其神之境界!若擅长静态者,最高能致仙风道骨之境界!反之:动之下者,疯颠狂躁,粗鄙不堪;静之下者,矫柔造作,阴盛阳衰。

    《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胭脂画牡丹》

         再则时势不同,风土各异,艺人需跳出个人小圈子,在更广阔的时空维度里比差异、补短板。根据表现题材和客观因素当动则动,当静则静。 动为入世,需彰匡时济世之义。静为出世,可表安享太平之思。

    《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胭脂画牡丹》局部

      

            比如晚清以来内忧外患硝烟弥漫,当时诸大师皆情系天下,抱着同仇敌忾之义,画坛作品则有老辣霸悍、振奋人心的动之共性。再后来遭逢运动,许多文艺人士首当其冲,人心惶惶,当时画坛作品则有躁狂不安之共性,动已至极矣!但也有少数高人能泰然处之,是谓动中静。反之:有清两百多年里大兴文字狱,致使万马齐喑,当时画坛则有以四王为代表的中规中矩、寡淡呆板之共性。但恰如湖平有细风,当时压抑的环境却也逆向催生了像四僧一样的生动活泼的小部分大师,是谓静中动。

         

       故知动与静之因、之果、之修、之变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如云、如水、如太极阴阳图,彼此互为相生相克之关系,至于有人执一端奉若圭臬,已然去道已偏已远矣!


            岁在己亥二月记于鹏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品读《砚田杂记》,赏杜翰翔书画之二:动与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xtku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