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哲学”是以《老子》《庄子》为核心文本,探讨宇宙人生的普遍问题的一种哲学思想。
道家哲学的代表人物除了老子、庄子,还有鬻子、关尹子、列子、淮南子、河上公、王弼与郭象等。
“黄老道家”是以《鹖冠子》《吕氏春秋》《黄帝四经》等为主要文本,重点关注与讨论“君人南面之术”也即如何治国的一门学问,代表性人物有黄帝、彭祖、伊尹、姜太公等。
“道家文化”的概念则比较宽泛,是遵从老子“道法自然”的精神,落实到人的日常生活的一种文化。道家文化是我们常说的儒释道三家文化中的一家,它重在传达一种文化精神,引导人过一种符合道家理念的生活。
“道教信仰”顾名思义是指一种宗教信仰,与儒教、佛教是并列的。道教以《太平经》《抱朴子》等文本为依据,主张节欲长生,代表人物有太上老君、玉皇大帝、西王母、吕纯阳等。道教和道家有很大的区别,简言之,道家哲学的养生是一种养心,它更注重的是心灵的工夫,对天道的体悟,在治国、人生、修行等方面如何实践出来;道教则没有那么多的形而上的思辨与讨论,而主要关注人如何长生,怎么保养身体,更多注重的是一种修炼术。可以说,道家哲学与道教信仰,一个重“道”,一个重“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