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时间的朋友,需要我们正确地认识时间。时间悄无声息地流逝,我们如何认识它?李笑来从柳比歇夫身上学习到了“事件—时间日志”的方法,来记录每天的时间花销。比如:给斯拉瓦写信——二小时四十五分;植物保护小组开会——二小时……
李笑来直到现在仍保持着这样的习惯,并且受益无穷。“它会使你对时间的感觉越来越精确。”
如果每天记录时间开销的习惯已养成,那么还需要养成第二个好习惯:每天制订时间预算。在罗列任务,并给任务分配时间时会发现,任务太多,时间不够用。那么,这就需要根据“重要”和“不重要”给任务标上权重。
怎样判断一项任务是否“真的重要”呢?只需要一个标准:这项任务的完成是否对达成目标有益。请注意,是考量这件事对目标是否有益,而非考量这件事是否是自己喜欢或感兴趣的。如上文所说,无用的事情,哪怕非常有趣,都不应该去做;而有用的事情,哪怕非常无趣,都应该去做。
与时间做朋友,还需要我们认识到,任何积累(心智)都需要时间,而且必然需要漫长的时间。也正因如此,大多数人才不肯积累,不愿积累,甚至不屑积累。
在积累的征途上,我们需要养成不怕麻烦的好习惯。因为养成不怕麻烦的性格,才可能拥有耐心。耐心是在任何工作、学习上获得成功的前提。
实际上,积累、不怕麻烦、有耐心始终贯穿本书(包括上文)。
比如,为什么有些话,别人说出来有分量,而自己说出来就不像那么回事?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努力、通过积累成为能说更多话的人。“赢得尊重”是最不能急于求成的,也绝对不可能靠“临时抱佛脚”实现。尊重只能靠积累获得,这是铁律。
再比如,不要无谓地相信什么“突然闪现的灵感”的存在。灵感这东西,就算存在,也不会是平白无故出现的,而肯定是有来历的。灵感的出现,只不过是“量变到质变”的那一瞬间突然绽放的铁树之花。
李笑来的健身教练臂围是43厘米,几乎和常人的大腿一样粗。这位健身教练告诉李笑来练习的诀窍非常简单,就是握哑铃的一个小细节。但是,很快,李笑来就发现,另外一个臂围45厘米的健身教练,却从没有使用这个握哑铃的方法,而是每周专门针对二头肌练习一次,每次3个动作,每个动作至少要做5组,每组要重复做8至12次,哑铃的重量要计算到恰好再也做不动了为止,这样的练习要持续54周以上。
可见,所有学习上的成功,都只依靠两件事——策略和坚持,而坚持本身就是最重要的策略。
由此,与其不停地寻找“更好的方法”,不如马上开始行动吧,开启你的90行动计划。
是的,马上开始行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