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了几本小说,今天想跟大家分享其中一本——《岛上书店》。
在豆瓣看到有人说这本书读不下去,也有人说这本书很治愈,预测估计很快会被拍成电影。对于我这种读长篇困难读者,倒没觉得难读,一口气用两天的时间把它看完了,而且觉得还挺好看的。治不治愈不好说,不过看完它激起了我读更多小说的兴致是真的。
马尔斯说我爱看书。说来惭愧,充其量只是爱书,“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的那批人里绝对有我。
有时候想看书但是又静不下心来,就会去书店。上学的时候,有一次在书店坐了一下午,不知不觉看完了一本书,觉得太好看了,于是就把这本看完了的书买了回去,站起来差点直接跪下,腿都麻了。
书店就是有这样的魔力。一个被书包围了的空间,自带阅读气场。

《岛上书店》的英文原作名字是THE STORIED LIFE OF A.J.FIKRY,A.J.Fikry是书店老板的名字。在这部作品的英文名字里,主角是书店老板,翻译后的书名,主角变成了书店。
没毛病,A.J.Fikry和他的书店就是一个整体。书店就是他,他就是书店。当然也有另一种可能,猜测是对小说结尾的不同理解,认为A.J.Fikry的书店得到了传承,在这个故事中,人是过客,书店是不变的精神载体。
不管如何解读,在这部小说中,A.J.Fikry是主要人物毋庸置疑。也许是身为书店老板的原因,他几乎用书解决了所有生活里遇到的问题。比如在女儿受挫情绪低落的时候,他没有跟女儿过多交谈,而是给她列了个书单,告诉她这些书对解决她的问题会有很大帮助。书也的确从不让他失望。他用书——这个他独有的方式,为他的女儿、他的邻居们、包括他自己开拓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书改变了他们每一个人的生活。

A.J.Fikry有自己非常明确的阅读口味和偏好,他很喜欢和人讨论关于书的话题。当然了,作为书店老板,他也很擅长给别人推荐书。无论是威武雄壮的警察,还是给家庭主妇们,都能精准地找到符合他们胃口的书。后来在警察和主妇们都各组了个读书小组,定期来找他推荐书看,催他进新书。可是他的忠实用户呢。
看吧,人人都需要看书,总有适合你的那本书。每个人都能在书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这大概就是书之所以让人迷恋的主要原因之一吧。不过,人和书就像人和人一样,也是需要看机缘的。这个时候觉得无聊的书,也许下一次遇到就被吸引,换个时间,换个心境,或是经历不同,读到的书,体会也是不一样。
所以呢,想读书又不知道读什么的时候,就去逛逛书店吧。书会消解掉人的部分孤独,是私有的理想国,而在书店,每个人的理想世界各自交叉,实现了彼此间从现实和精神双重层面的相遇,这是书店的魅力。毕竟,书店里书那么多,总有一本适合你。当你遇到了一本书,并且想要去了解它的时候——就不要错过。

这本《岛上书店》,也可以说是个“小书店”了,因为这里面真是提到不少书,毕竟有个爱聊书的书痴老板。如果你有心的话,顺着这本书的枝蔓,可以触碰到不少美国当代的文学作品和畅销书(部分英国和法国),准够你2017年读一整年的。
最后,分享几段我比较喜欢的原文摘录:
-
关于政治、上帝和爱,人们都讲些无聊的谎话。想要了解一个人,你只需要问一个问题:“你最喜欢哪本书?”
-
有时书本也要到适当的时候才会引起我们的共鸣。
-
A.J.知道阿米莉亚不是十全十美,阿米莉亚也知道A.J.绝对不是十全十美,她们知道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这种事。
-
“你在文学上最初的迷恋很重要。”
-
我们得去相信。我们时常接受失望,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地重整旗鼓。
-
我们读书而后知道自己并不孤单。
-
图书业的人跟其他人都不一样,这是绅士淑女的行业。
-
我们不全是长篇小说,也不全是短篇故事。最后的最后,我们称为一部人生作品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