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法师谈佛随笔

作者: 子木凡 | 来源:发表于2020-01-26 21:41 被阅读0次

好友李君,于前日赠余《弘一法师谈佛》,并嘱余不可深而读之,然稍一放之思绪,便已然无可自拔。在此,敬谢李君记余之生辰,吾虽不善于沟通交际,然能得一二好友相依,已是满心欢喜。

张爱玲曾说“不要觉得我有多么高傲,至少在弘一法师的寺院的围墙外,我是如此的谦卑”。

一颗谦卑的心,一个朴素的老人。

金刚怒目,所以降服八方;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与佛结缘,寻求内心的信仰。与佛结缘,探求内心的平和。与佛结缘,求索内心的灵魂。

此书虽不是佛家经典,但对于佛的理解还有阐述是比较有条理性的,特别对于我们这些对佛学有着兴趣,却不知从何处拜读的白丁们来说,此书算是一本简要入门类型的读物,说来算是中肯的。

弘一法师出家,并不是偶然的,从大师书中循迹可窥见个中缘由,然今日并不赘言,逞论之可一言以蔽之。佛缘之深,在本性。

佛家三宝,人所敬者,佛,法,僧。三宝皈依,十戒俱持,大师专修南山,藉希望以己之力,能发扬光大。于今日看来,佛法之精深业进,不在大陆,少林,灵隐,栖霞,不愿言之。大师之业绩,能继承者更是寥寥无几,星云法师为一。佛法从来都是孤独的,在于悟,在于禅,在于性,在于持亦在于戒。佛不喜不怒,不因为你不参拜而记恨,不因你的苦大仇深而放弃你,佛,慈悲,怜悯,众生皆等。

常听人言,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佛,是静的,但佛法却是不断更进的。虽然曾读过的佛经寥寥几本,能记之大概者更是屈指可数,然心灵之通悟,尚存几许。

    般若为智慧,菠萝蜜多梵意为彼岸,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意为用智慧通向彼岸的心经。虽屈屈二三百字,却是佛家一切要义的集成。一如论语,虽然言简意赅,却涵盖了整个儒家的仁。

以我之才学,尚不及大师一念之悟,唯有勤勤恳恳,日益精进,此论当为今日之论,而不能为明日之论也。

人有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净,则近佛为侍。不过我六根不净,牵挂又多,顿悟不了。于尘世来一遭,自当好好体验一把。

此亦余心之所得,若有不同成见,契合个人为善,何须多论。

感谢拜读,费您时间,得知一二最好,若无得知,也祈求原宥。祝安好。

相关文章

  • 弘一法师谈佛随笔

    好友李君,于前日赠余《弘一法师谈佛》,并嘱余不可深而读之,然稍一放之思绪,便已然无可自拔。在此,敬谢李君记余之生辰...

  • 名利之思

    今日读弘一法师的《说佛杂记》,看到弘一法师在六十岁时谢绝宴会邀请,来避免自己的名利之心。在敬佩大师人格的同时,...

  • 心定

    弘一法师的日本妻子 为了劝弘一法师还俗 几次远赴重洋来到中国 弘一法师闭门不见 一次 弘一法师在西湖游船 他的日本...

  • 临弘一法师《佛说阿弥陀经》

    弘一法师的《佛说阿弥陀经》,字体工整恬静,脱尘无火,让人心随生喜。

  • 人是行走的佛,佛是自在的人

    今天,我与阿涛谈佛。 他提到净空法师,净空法师不赞成人在佛前读经,认为经本来就是佛的思想,那么在他面前谈论他的思想...

  • 弘一法师

    以舍为有,则不贪; 以忙为乐,则不苦; 以勤为富,则不贫; 以忍为力,则不惧。

  • 弘一法师

    芳草处鲜衣驰怒马, 佛光中暮鼓伴钟声。 月中天一念悲欣悟, 春满寺无情却有情。

  • 弘一法师

    照片上的弘一法师,穿着一身佛衣,随意地站立,而气度卓然。他面容清癯俊秀,微笑着,眼角儿微微挑起。 一个人内在如何,...

  • 弘一法师

    木心《爱默生家的恶客》 稍老一辈的中国文人,皆知弘一法师其人其事。李叔同先生博涉文学、音乐、绘画,尤擅书法。早年演...

  • 弘一法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弘一法师谈佛随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yhst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