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物
重读《南渡北归》(10)

重读《南渡北归》(10)

作者: 简书老张 | 来源:发表于2019-04-29 14:44 被阅读5次
    重读《南渡北归》(10)

        很久之前就听文友书友说起过陈寅恪,而且面露钦佩之色。今天读完《南渡北归》第一册,将有关他的情况作一简单梳理。

        陈寅恪,生于1890年,卒于1969年,享年79岁。他出身名门,祖父陈宝箴是湖南巡抚,父亲陈三立是同光体诗人(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最后一位诗人)。正是有这样的显赫家庭背景,所以,他借助父亲创办的家族式思益学堂从小就饱读诗书,打下了很好的国学底子。查阅他的简历,发现他很早就留学海外,自1902年至1925年间,他先后在日本留学4年,德国瑞士1年,法国1年,美国2年,德国5年,总共13年!国学家底加上海外勤学苦读,陈寅恪想不出名都难。

        回国后,他的主要事情就是做学问,当教授,还兼任一些重要社会职务。自1925年至1948年,他先后在清华大学,香港大学,西南联大,岭南大学(中山大学)等校任教,同时,还曾担任中央研究院研究员,院士,故宫博物院理事等职。

        陈寅恪的学问涉猎很广,大致包括文学,史学,考古学,政治学,古文字学,他还通晓日、英、法、德等13种语言。二十年代末,清宫流出的800麻袋,六万公斤的档案材料成为他研究的重要史料。目前,学界仍保存着他的64本学习笔记。所有这些,都是三十六岁前完成的。他的学问人品为国内外学人所推重。

        陈寅恪具有民国知识分子的共性,他在王国维纪念碑中首先提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作为自己毕生追求的学术精神与价值取向。

        陈寅恪是个好老师。据说他讲课旁征博引,口若悬河,阐述精当,令人叹服。他朴素厚实,谦和而有自信,真诚而不伪饰,人称学者本色。

        陈寅恪一生颠沛流离,受过许多磨难。抗战爆发,其父陈三立义愤绝食,溘然长逝;他随校南迁,历尽艰辛;过着颠沛流离的旅途生活。家人衣食不足,有时靠借钱度日。

        陈寅恪铮铮铁骨,具有民族大义。日军占领香港,他立即辞职闲居,日本当局持日金四十万元委任他办东方文学院,他坚决拒绝。有人奉日方之命,专程请他到已被日军侵占的上海授课。他又一次拒命。

        陈寅恪命运坎坷,悲苦不断。

        抗战爆发,他携家带口从北平出发,历经天津,青岛,济南,徐州,郑州,武汉,然后到长沙,行程五千余里,困难重重,历经磨难。逃离北平时,几百册之多的《大藏经》和其他书籍都下落不明。1938年,长沙大火,将其寄存在亲戚家里的书籍化为灰烬。在由长沙赴滇托运的两箱文献图书,均丢失得无影无踪。他体弱多病,双目失明。他自己也说:天意,人事,家愁,国难俱如此,真令人忧闷不任。十年浩劫中,受尽迫害,特别让他最伤心的是,他珍藏多年的大量书籍、诗文稿,多被洗劫。自己也被扫地出门,1969年10月7日,陈寅恪在广州离开人世,11月21日,夫人唐筼辞世。

        陈寅恪作为一名学术大师,身后为我们后人留下二百万字的《陈寅恪文集》,已于1979年编纂成册,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重读《南渡北归》(10)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ypyn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