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的千年古都

作者: 贾寒蕻 | 来源:发表于2018-05-14 06:12 被阅读307次

         被遗忘的千年古都

    作者 贾寒蕻

         到洛阳旅游最想看的就是龙门石窟和少林寺,它们是洛阳永远的文化名片;它们见证了洛阳的佛教地位,它们是盛唐覆灭以后见证辉煌的唯一证据;它们是史书的三维版;它们亲眼目睹了王朝兴衰,它们见证了活跃在历史舞台中那些出将入相的起起伏伏。2015年的清明节,我踏上了去洛阳的火车,欣赏了少林寺和龙门石窟的壮观与辉煌,以及游览两处历史建筑使我十分感动和骄傲。

     在唐朝,那些远道而来的外国人沉浸在大唐盛世中永远都不愿醒来,历史的尘埃已将人世繁华掩盖起来。想回唐朝,灯影阑珊中邂逅李白,想回唐朝,月影稀疏中碰见杜甫。如今见证过去唯一证据的是那些建筑。中国的石窟,有的人说是四大石窟,有的人说是三大石窟,如果是三大石窟,那就是山西云冈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如果说四大石窟,就要加上麦积山石窟。我已经拜访过中国的三大石窟,石窟来自于遥远的印度,关于石窟的建造,我听到过这样的两种说法,第一种是因为建造石窟是佛家弟子必修的一件事情,第二种是僧侣需在僻静的地方修行。石窟是一种就山势开凿的寺庙,石窟跟马尔代夫一样,一定要趁早看,否则很快就会被恶劣的坏境吞噬。

    对于我来说,看石窟既是一场美轮美奂的视觉盛宴,也是一场痛苦的行走。清明节的时候,我尝试了一场想念已久的一个人旅行,来到了龙门石窟。龙门石窟的佛像基本没有了,只能看着它们的断壁残垣想象它们的重峦叠嶂。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对于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从民族的角度看,其实很失败,鲜卑族的特点都被他抹杀了。孝文帝为了自己的理想,把自己的儿子赐死了,无论孝文帝出于何种正义的理由处死了自己的儿子,从伦理的角度看,这是一件不寒而栗的事情。鲜卑族类似于现在的白种人,非常漂亮,当时的世族大家,都以拥有鲜卑族的仆人为荣。苻坚打败前燕,就把闻名天下的美人清河公主揽入自己的怀中,但是这不是终极目的,他更喜欢清河公主的弟弟慕容冲,慕容冲被苻坚金屋藏娇,但慕容冲的心中不忘灭国之耻,卧薪尝胆之后要回了自己的尊严。慕容冲的起义基本毁了苻坚的大业,当苻坚溃败于淝水,新平寺弥留之际,如何评价自己的这个爱人?

    龙门石窟唯一健在的大佛就是卢舍那大佛,卢舍那大佛是梵语,翻译过来的意思是,光明。卢舍那大佛是以武则天为原型雕塑的。这里有一个至今不知道真假的故事,有一天早晨起来,武媚娘醒过来的时候问躺在她面前的唐高宗李治:“皇上,臣妾美不美?”高宗说:“你当然美”。武昭仪说:“千百年后,世人如何知道我的美?”于是高宗决定在龙门石窟为自己心爱的女人建一个雕像,让世人永远记住她的美。我矗立在卢舍那大佛的面前,没有感到一丝武则天的犀利,只是感觉我所有的烦恼被大佛吸走了。她慈爱的看着我,我隐隐约约感受到她给我带来的光明与希望。它屹立千年不倒,凌厉的风雨没有击倒它,战争的炮弹没有击垮它,在一九三零年到一九四零年间龙门石窟被疯狂的盗窃,作为这里的集大成者,卢舍那大佛没有遭到任何的侵害,而一直在这里陪伴它的石像伙伴,不知道散落在哪里?

    对于武则天,我个人觉得她是一个政治家,那些评价常人一些道德准则自然会被放下。我很好奇的一点就是现在的影视剧对于武则天美化的程度非常高。按照《明朝那些事》的作者当年明月的评价标准,武则天不是一个好人,而是一个好的政治家。唐朝是一个长裙飘飘的时代,孤傲不逊的高阳公主,称量天下的上官婉儿,纵横捭阖的太平公主,闭月羞花的杨玉环。有段时间,宫廷剧热播如潮,在电视剧的世界,那些妃子,一颦一笑如花,一动一静似歌,但是《甄嬛传》热播之后,网上流传的那些妃子的照片让人大跌眼镜,和美没有一丝的联系,反而就是丑女的集合。我有一点怀疑这个卢舍那大佛的真实性,光绪一后二妃,隆裕皇后弯腰驼背,珍妃面容清秀,但身材过于发福。瑾妃肥头大耳。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也有两张画像,一张威严有型,另一张脸斜的角度有点大。这些历史人物的真实相貌恐很难求证,是美是丑只能靠我们自己去想象。

    龙门石窟很多的洞穴类似于后来皇家的太庙,和有钱人家的家庙。有一个石窟是魏王李泰所建,这个石窟建筑的背景是魏王李泰为了在夺嫡大战时胜出,给自己的母亲长孙皇后建了一座石窟以此彰显自己的孝心,但是最后魏王李泰还是输了。

    我每看到一座佛像,一座又一座石窟在我的眼里慢慢虚化成为了一本历史书,但比我所知道的历史有了更清晰的轮廓。

    龙门石窟是白居易的安眠之地,这里的景色是白居易一生所钟爱的。白居易曾经有过一次脱贫致富的机会,就是他的好朋友元稹去世的时候,白居易给元稹写了一篇悼文,元稹的家人给了白居易一笔巨款,但白居易看到龙门石窟破败不堪,用这笔巨款修缮了龙门石窟,可见白居易对龙门石窟的喜爱程度。

    一九三六年十月二十九日蒋介石携自己的夫人宋美龄来到龙门石窟香山庆祝自己五十大寿,在这里逗留了三十六天之后,蒋介石离开洛阳抵达西安,蒋介石没有想到的是在这里与他推杯换盏的弟兄张学良已经暗暗把扳机对准了他。从龙门石窟到这里的香山不过是一小段距离,但是中国历史已经走过了一大段历史,曾经的天朝大国变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就我本人观察,其实龙门石窟是毁坏最严重的一个石窟,夏天的时候,龙门石窟百分之八十的石窟都在漏水,所以我不明白自己来这里究竟要看些什么。当我站在一个高点看石窟的时候,我的眼前突然展现出了那些工匠走在今天仍旧不好走的路上,一斧头又一斧头让石头有了形状,战战兢兢领着皇命,生怕自己一次的疏忽断送全家人的性命。我想到荣耀的皇族来这里祭祀,看到这里演绎的深宫阴谋,看到这里诵经声不断,香火萦绕,高僧解答人们心中的困惑。我想到即使有一天这里什么都没有,我依旧会来,朝圣这里的盛世。很遗憾的是,我去敦煌莫高窟的时候,那里最经典的九层塔正在修缮。我来龙门石窟时,因为太累了,所以不想上去参观大佛,错过了最经典的美景。我想用邓丽君的《北国之春》形容这里:亭亭白桦,悠悠碧空,微微南来风,残雪消融,溪流淙淙,独木桥自横。

    来到这里让我想起了曾经到过的云冈石窟和敦煌莫高窟。虽然我已经去过两次云冈石窟,但是我对于它的相貌还不是很清楚,而我对于敦煌莫高窟的印象却很深。敦者,大也,煌者,盛也。敦煌,这里是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摇着驼铃的异域商人来到这里淘金,这是张骞行走万里的终点。以前只觉得大漠荒凉,但是来到这里大漠虽然荒凉,但是并不是无趣,莫高窟是大漠中的明珠,也是文化的宝库。说道莫高窟的宝藏,不得不提到一个被冤枉的人王圆箓,他发现了莫高窟的藏经洞,四处求人保护经书无果。面对远道而来的俄国探险家斯坦因,斯坦因的花言巧语让王道士认为他是真心帮助自己的,于是将所有经书托付给他。一方面,这些探险家有的时候把这些宝贵的东西带走,在保护文物上起到了有益的帮助。我们国家经历过一次文化浩劫,很多珍贵的东西被我们的无知毁了,这些探险家带走的话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护。但是另一方面,我们自己的文物是应该由我们自己保护,托付给冒险家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在王道士一个人四处碰壁,十分无助的时候,斯坦因突然伸出了友好之手,这样的温暖谁又拒绝?还有一个人,我不知道他对于莫高窟所做的事情是对是错,这个人就是民国鼎鼎大名的画家张大千。他率队去敦煌考察,并且临摹了那里的壁画。在临摹画的时候,一只眼睛也瞎了。起初敦煌壁画是层层累加的,然而张大千先生在临摹壁画时,他一层一层剥壁画,给敦煌壁画造成了很大的伤害。我不知道这位画家先生有意还是无意的,也不知道如何界定他的行为?其中一个洞窟对我影响深刻,这个洞窟最大的特点就是上面涂的金粉,这种金粉可以保持几千年不褪色,可以想象这个家族是何等的富可敌国。讲完了龙门石窟和石窟的故事,让我们在品味一下少林寺吧。

    外来的佛教第一股风就吹到了洛阳,白马寺是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建的第一所寺庙,比白马寺名声更大的就是闻名遐迩的少林寺。少林寺是一座很幸运的寺庙,十三棍僧救唐王奠定了它天下第一禅宗的地位。一九八二年的一部《少林寺》电影拯救了残破的少林寺,它的地位重新回到了天下第一寺庙的位置。

    一九二八年著名的倒戈将军石友三一把火烧了少林寺,少林寺的传奇也就在世界上消失了。一九八二年的电影《少林寺》拯救了少林寺,《少林寺》引发了功夫电影的狂潮、一九八二年这部《少林寺》的主演之一于承惠先生前不久溘然长逝,他的逝去带走了武侠功夫片的时代,于承惠先生经常在各种各样的影视剧中饰演大师。以前以李小龙,李连杰,成龙所主演的这种武侠功夫片系列,拳拳到肉,打的真实。但是给他们带来了一身的毛病,现在的武侠片主导的是科技,打的好看,演员也不用承担伤痛的风险,但是没有了武术的精髓。时代在快速前进,可能也就真正对功夫电影喜爱的人,不害怕票房失败才能静下去拍摄,代表作就是王家卫的《一代宗师》。都晓导演拍摄了三部少林寺系列的电视剧,重新让功夫武侠片大放异彩,但这只是凤毛麟角。

    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少林寺住持释永信正在被铺天盖地的各种传言所困扰而忙的焦头烂额。关于少林寺和各种各样的公司打官司已经是见怪不怪的新闻。我觉得很可惜,连寺庙这种清净之地都因为利益而放弃了信仰。但是少林寺面临的麻烦更加多。对于我来说,这里不是净土,但屋外淅淅沥沥的雨滴,不断提醒着少林寺的景色是如此的美好。我不太擅长描述这里的美景,我只能找一首歌曲来替代我这个笨嘴:荷青池,凉雾凝露,沐雨天蓬心润,光波漩,楼外楼,

    山外山,泛歌轻舟间沉鱼跃 ,涟漪万千,豆蔻年,桃花颜,酒窝深若浅水花缘 ,幽兰才子怜泪点点 ,濯清泉 ,叮咚迷人眼 泣声于犹豫处听见。

    无论去任何一个地方,我其实很排斥导游,他们千篇一律的讲解让这里的历史失去了活力,但是如果没有导游,过去欣赏也觉得不明就里。随着中原经济的南移,历史的天平倒向这里。在宋朝以后,江南的小桥流水替代了这里的雄浑厚重,现在留给河南的只有日益增长的人口还有挥之不去的偏见。我突然觉得北京很像工业革命之后美国兴起的工业化,富而不贵,河南就像是日益没落的英国贵族,贵而不富。我希望这里重新焕发出往日的辉煌。

                                   2015年9月15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4aa90419ad78:从这篇游记中可见你知识丰富,对相关历史作过深入细致的研究,这种潜心钻研的精神很可贵!
      • 06994828143f:有內涵,有悟性,耐人寻味……
      • zhangwei_8236:拜读文章,心已飞向洛阳,好想去千年古都看看,好列入我的旅游计划里。
      • 山青水秀_272c:我每看到一座佛像,一座又一座石窟在我的眼里慢慢虚化成为了一本历史书,但比我所知道的历史有了更清晰的轮廓。我喜欢这段话。
      • 贾寒蕻:这篇游记有历史的描述,对历史的感悟,更有对现实的思考。文中说:随着中原经济的南移,历史的天平倒向这里。在宋朝以后,江南的小桥流水替代了这里的雄浑厚重,现在留给河南的只有日益增长的人口还有挥之不去的偏见。我突然觉得北京很像工业革命之后美国兴起的工业化,富而不贵,河南就像是日益没落的英国贵族,贵而不富。我希望这里重新焕发出往日的辉煌。

      本文标题:被遗忘的千年古都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yzr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