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哲思
故事的力量《the mixed up chameleon》

故事的力量《the mixed up chameleon》

作者: 艺心和沐宜 | 来源:发表于2020-02-25 23:51 被阅读0次

        阳光灿烂的午后,躺在进入梦境的沐宜旁边,一句又一句经典的“婴语”蹦出来,接着梦呓。

          我对孩子温情地说:“妈妈注意到你在刻意练习发声,并且告诉妈妈半梦半醒时你在回味着给你讲过的那些故事呢!”已经习惯在“正向语言”的滋养下开启元气满满的一天。奶睡接觉间歇期,我这个“英语盲”通过查找资料把艾瑞卡尔的那本拼拼凑凑变色龙的英文版不太熟练的念了一遍。这本书沿袭了卡尔爷爷创作精髓,色彩鲜亮,内容有趣,书页边缘留有裁剪过的前面的图案,设计精巧。很多绘本大师都大器晚成,拥有丰厚的人生和艺术积淀后,才能把自己的人生映照在绘本里。

     

小沐宜兴奋地发出泉水叮咚的声音,两只手顺利夺过“胜利品”,还好我反应灵敏,让这本书“虎口脱险”。学会欣赏孩童每个行为,我吻吻她的额头,轻松地凑在她耳边说到:“沐宜,这是我们共读的第一本英语书,好高兴看到你的热情和认真,你想你此时的心情,妈妈也被你所鼓舞。”

        on a shiny    green leaf sat a small green chameleon……又学习到好多英文单词,真是年少时偷得懒在长大的岁月中打下了一记记响亮的耳光。和李欧•李奥尼的《自己的颜色》对比,这条变色龙所要面对的问题与前者截然相反,后者的变色龙讨厌自己变成别人,想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特颜色,为此,他想了好多个办法,可是没用。

“小沐宜,妈妈发现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变得个别人不一样,可最后发现还是做回自己最好。你有什么更有意思的发现呢?”小沐宜的眼神开始游离。“妈妈发现你特别有“变色龙”变化的潜能,在不同的变化中你总能探索到不同的玩法。”鼓励的滋养已经融入到骨髓。记得“绘本之父”松居直曾说过,我们在给孩子讲故事后,千万不要踩提很多问题的雷。本来一件很快乐的事,可别绑架孩子,让他们一边听故事,一边假设问题。我深以为然。

下午去拿包裹,这是我第二次给小沐宜买《好饿的毛毛虫》(第一本借出去了),几年前我第一次看,就被这可爱的画风和设计种草了。

        它讲的是一只好饿的毛毛虫最后变成了一只很漂亮的蝴蝶。中间也陆陆续续翻看过,怀孕时第六次看,发现这还是一本英文和数学启蒙书,解释后明白了梨与李子是不一样的。又发现星期六毛毛虫吃的东西很多很乱,也不是一个一个的了,有一块,一条,一根,一片。多少明白了不是每样东西都是以一个开头的。“小沐宜,星期六,毛毛虫吃了一块巧克力蛋糕,一个冰淇淋甜筒,一条腌黄瓜,一块奶酪,一截火腿,一根棒棒糖,一块樱桃派,………这么丰盛食物,它肚子里真的像一个火车站啊!妈妈也正好来学习下这些食物的英文单词。你能教教妈妈吗?”看来绘本不止有阿甲老师谈到“十字诀”,在我和沐宜的故事会中,会随时喷涌出新鲜的玩法。

       

        和小沐宜共读,已经是我第七次看本书,也为了试试是不是真如一句话所说:一本书要反复读七遍以上才可能转为记忆。小家伙一本正经地捣鼓着书,那些有趣灵动的图画会一下子抓住她眼球。看到前与后页上有很多各色各样的小圆点,于是拧开了母女走谜宫的按钮,小家伙是乐此不疲得进入盗“探索自主阅读阶段”。她俏皮地横竖交替地翻动着书页,老练的不像个八个月宝宝。仿佛在说:“妈妈,只能走白色的圆点呀,这儿是起点,那儿是终点。”看来我们平时在几十平米的“宫殿”还要多练习走迷宫技巧。

        我总是很痴迷和沐宜的的独家故事会时光。孩子反馈给我的,和我的合理付出成正比。育儿如果只是按照理论和书本,也许很快我们自己就觉得变成“套路”了,但是结合生活学过的,看过的,听过的,约定过的,就会焕发新的希望,让我们一起践行在和善坚定的旅途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故事的力量《the mixed up chameleon》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zctc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