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道德与不道德的区分之外
有片田野
我将在那里见你
-鲁米
非暴力沟通 | 第二章《是什么蒙蔽了爱》第一章回顾
介绍了什么是非暴力沟通及其四要素。
观察
感受
确认需要
真诚地表达请求
运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谈话和聆听,能让彼此感受到对方自然流露的爱。
很多时候,我们会陷入紧张甚至撕裂的关系模式,话不投机半句多,剑拔弩张。那么,又是什么蒙蔽了爱呢?
第二章为我们揭开了答案:
“异化的沟通方式”。
这种沟通方式虽然致力于满足某种愿望,却忽视了人的感受和需要,使用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带来了疏远和伤害等负面影响。
道德评判、进行比较、回避责任以及强人所难等,这些异化的沟通方式,忽视了彼此的感受和需要,从而让关系变得紧张。
如何破?
实践非暴力沟通。
1、道德批判
先区隔价值判断和道德批判:
价值判断反映了我们的信念-怎样才能最好地满足生命需要。价值观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道德批判是用道德来评判人,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不符合我们的价值观,那他就会被看作不道德的或是邪恶的。道德批判常将冲突归咎于他人。
再运用爱的语言:客观描述当下发生的事和自己的感受,然后直接说出我们的价值观,希望通过什么方式来处理这件事。
2、进行比较
比较也是一种批判。
当我们拿自己和他人进行比较时,我们往往看到了对方优于自己的方面,并不自觉地放大自己的劣势,批判也因此产生。
首先,要看见自己,用爱的语言鼓励自己:今天的我,比昨天的我更优秀。如果我想成为和TA一样优秀的人,我需要做什么。其次,客观中立地看待他人的优秀,哪一些品质和特点是值得我学习的?如果我想要达成这样的目标,我要怎么做?最后,发掘和肯定自己的优点,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爱自己,看见自己,投资自己,肯定自己,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3、回避责任
我们对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负有责任,然而很多时候我们运用了“不得不…”、“你让我…”等表达方式来回避责任,而归罪于外。这样的表达方式忽视了我们情感的内在根源,是什么需要没有被满足而让我们产生了这样的感受?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回避责任,其实也是在回避内心的声音、不敢直面自己的需要。
我们可以用负责任的语言来代替回避责任的语言。当问题产生的时候,一定是我们的某个期待和现实出现了差距,我们的期待没有得到满足。静下来,自我觉察,是我们的哪个需要没有被满足?我们怎么做才能达成期望?当我们能够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和自己以及他人对话,我们往往能够认真地倾听自己和他人,找到彼此都认同和支持的解决方案。
4、强人所难
当我们以暗含威胁的表达方式与人沟通,自己和对方都会有不被尊重的感受,沟通的过程难受,结果也一定差强人意。强人所难的语言就是一堵墙,互相走不进对方的世界。因为,我们无法强迫他人按我们的期待生活,同样,他人也无法强迫我们按TA的期待生活。
当我们以尊重的态度来倾听对方,看见TA,用爱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需要和请求,关注彼此的期待和达成期待需要的行动方案。
四种常见的异化沟通方式蒙蔽了爱,常见,也常犯。切换一种沟通模式,实践非暴力沟通,并非三言两语或三五天就能做到,需要日复一日的践行、反思、再践行、再反思,直至固化。
期待自己的蜕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