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光銘悟道錄】
如果你意識到自己什麼都不會失去,你會怎麼玩生命這出戲?

如果你意識到自己什麼都不會失去,你會怎麼玩生命這出戲?

作者: 宋沄陽 | 来源:发表于2017-10-04 13:49 被阅读63次

人生如夢

昨晚做了一個很奇異的夢。

夢里,我好像在探索自己到底是誰。

我能意識到自己是純粹的意識,沒有身體,那種狀態很特別,因為我不是用肉眼來看世界,所以,我擁有360°的全觀視野——你可以想像一個360°全方位拍攝的球形攝像機……

不過,當我來到一個懸崖邊上,我還是被嚇到了。

有一股力量在溫柔地推動我去體驗一個完全自由的世界,所以,她在鼓勵我面對懸崖,縱身一躍,然後,發現自己什麼都沒有失去,從而體認到自己更深層面的本質……

我領會了這個鼓勵,但是,面對懸崖我還是恐懼了。即使在夢里,我知道自己是一個無限的存在,我的意識里關於自己住在身體里的記憶還是緊緊抓住我。一開始我的頭(其實是意識狀態或者是記憶,不是真正的頭)探出懸崖的時候,我還覺得很刺激,當我跳到空中,我一邊體驗著那種全觀視野的新鮮和刺激,一邊卻又害怕得大叫……

夢,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人類體驗。在東西方文化里,夢都具有特殊的價值和意義。

東方文化用夢醒來象徵覺悟,所以有很多跟夢有關的典故如“黃粱一夢”、“南柯一夢”,中國最經典的小說叫《紅樓夢》。

在佛道的修煉體系中,有夢瑜伽、夢修。因為在夢中,我們的意識不受身體的局限,所以可以探索和體驗各種清醒時在肉身里體驗不到的超常意識狀態。

在西方心理學里,通過夢來探索潛意識,也是非常重要的課題。

不過,今天我想說的不是夢,也不是夢修。

我想說的,是有關生死,這關乎到人類最深的恐懼最大的力量所在。

人類最恐懼的無外乎死亡了。

很多時候,人類拼命抓取,其實是為了避免死亡的來臨——比起肉身的消亡,“我”的死亡更可怕……

對死亡的不同觀念,會導致不同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一世說:

相信人死如燈滅,所以對死亡充滿恐懼。因為“人是偶然來到這世界上的”,而且一死就啥都沒了,所以,為了“不白活一回”,最好的辦法,就是在活著的時候拼命折騰,把能抓的,都抓在手里……

兩世說:

有的文化相信人死了之後,會進入另一個世界。

基督教、伊斯蘭教認為人死之後會面臨審判,根據審判的結果,要麼上天堂得永生,要麼下地獄,經受永無止盡的折磨。所以,人活著的意義,就在於多多奉行教義——奉獻、付出、節欲或禁欲、禮拜、懺悔等等,死了之後,就可以上天堂。

中國民間的很多文化則相信,人死之後,會去陰間,而我們死去的祖先都在那里等著我們。因此,活著的時候也不能為所欲為,一方面,要給後世子孫“留口飯吃”,另一方面,如果做了壞事,是沒臉下去見祖宗的!

三世說:

一些文化相信,我們的生命不僅有今生,還有過去世,還有來生。這些文化相信,人的靈魂是不滅的,但我們會因為自己的行為,而承受不一樣的果報。在背後主導的力量,被稱為業力。相信三世說的文化,以佛、道、印度文化和一些被稱為“隱修派”的文化傳承為主。

就傳統而言,佛家和道家文化都相信三世因果六道輪迴,推崇行善去惡,通過修正自己的身口意,來最終改變自己的命運。

關於“三世因果六道輪迴”,通常是這樣說的:

不同的行為,會產生不同的作用力。行善會積善因,因而會承受善報;作惡會積惡果,最終會承受惡報。我們生命中遭遇的一切(不管是好的還是壞的),並非上帝在背後操控,而是自己所造。

就是說,一切都是自作自受

所以,要想自己有好的生命結果,乃至死亡之後有好的去處,就要多做利益他人的事;要想避免疾病、厄運和災難,就要戒除各種惡行。

不難看出,在這樣的思想背後,有一個模式在運作,這個模式,就是趨利避害,或者叫追求快樂、逃離痛苦。

所以,很多人行善積德,不外乎兩個原因,一是想擁有更多的福報——這是嚮往光明的力量,另一個是避免遭遇不好的事情——這是恐懼黑暗的力量在起作用。

在24歲以前,我相信的是第一種生命觀。因為學校教育和主流社會教導我們:“唯有科學,才是科學的,而關於鬼神或者輪迴這樣的觀點,都是封建迷信”。

直到2002年,我無意間接觸到祝崑老師的靈性畫作,有了第一次類似於西方心理學家馬斯洛所說的高峰體驗,我才改變了這樣的觀念。

祝崑老師靈性畫作:金字塔的傳說


那次至今令我歷歷在目的生命體驗,明明白白地告訴我,生命是有輪迴的,我曾有過無數的前世……

後來,我慢慢接觸到傳統文化,也在機緣巧合之下,進入了佛道密法修行的體系。因此,對於“三世因果六道輪迴”的體認越來越深入。

生命觀的轉換,對很多人來說其實是很難的。在今天這樣的時代,相信“人死如燈滅”的人,估計仍然會佔大多數。就我個人而言,若非親身體驗過很多特殊的生命體驗,也許我至今仍然會認為輪迴之說是封建迷信。

一個人一旦經歷過一些事,從相信“人死如燈滅”到相信“三世因果六道輪迴”,整個生命就會發生巨大的變化。因為,你看世界的眼光不一樣了。

隨著生命體驗的深入,你好像覺得,自己越來越能窺探到生命的奧秘了……

我是一個內心擁有很多負面情緒的人,也正因為自己一直為恐懼、焦慮所苦,因為自己一直無法擺脫很多“不好的習氣和毛病”而煩惱。

不過,我倒沒有怨天尤人,即使是在我沒有體認到“一切都是自作自受”的時候,也沒有抱怨父母或埋怨政府,只是覺得,人生太苦了,我什麼時候才能從這苦里解脫出來?

想要從痛苦中解脫出來,成了我很長一段時間里成長的動力。

接觸傳統文化以後,我內心開始變得平和一些,因為,如果此生遭遇的一切,都是自己過去的言行導致的結果,那還有什麼好埋怨的呢?

想要過上自己想要的人生,就好好積德行善、改造命運唄!

雖然觀念上明白了,但是真正面對自己的現狀,很多時候內心還是充滿了糾結。也常常會想:累世的業力無量無邊,我什麼时候才能消完這些業,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我像一個探險的人,想去一座高峰看風景,我能看見那座山峰。走啊走,走啊走,明明知道自己只要堅持往前走,總有一天會走到,卻感覺腳下的路太漫長,好像永遠也走不到,而且,時不時地還會摔個跟頭……

這一切,在我遇到兩個系列的書——《靈魂的暗夜》《靈性人生——約書亞的傳導》《靈性煉金術》《在未知中解脫》《靈魂的禮物》之後,有了不一樣的視野。

不期而遇的恩典和祝福

在這幾本書中談到,我們的本質,其實是永恆不滅的存在。從這個角度來說,我們生而為人,其實是在通過人類的身體,來學習或者體驗一些東西。

死亡不是總結,而是兩個旅程中間的轉換階段。當我們離開肉身之後,我們會回到無形界,跟一些比較有智慧的生命一起——書中稱之為指導靈(東方文化可能會稱為守護神或者本尊),對我們自己這一生的學習狀況進行回顧和總結。然後在指導靈的陪伴下,制定下一生的“出生前計畫”,決定在下一生中,要過怎樣的人生,要學習哪些課題……

這個觀點,跟傳統文化的說法是不太一樣的。

顯傳的佛道文化認為,人類死亡之後,受業力牽引,根據死亡當時身心的狀態和此生的行為,會轉生到相應的六道。如果業力深重,就會墮落到三惡道——地獄、餓鬼、畜生里。

通常,這種描述給人一種被業力所控而身不由己的感覺。

我想,很多人之所以“精進修行”,就是因為不想在死亡來臨的時候,變成風中飄零的樹葉……

這幾本書都提到“靈魂出生前計畫”,認為自己這一生中遭遇的重大事件,尤其是給我們帶來痛苦和折磨的重大事件,其實是我們的靈魂在出生前為自己做的計畫,目的是通過這樣的人生體驗,學會某些東西。這樣的計畫,稱為“反向學習計畫”。

就我個人的體驗和認知,目前我認為“靈魂出生前計畫”應該是真實的(真相究竟如何,恐怕只有自己修到像佛陀那樣智慧圓滿無礙的境界,才能徹底明了)。

一方面是因為,在過去將近四十年的人生中(一不小心就快四十歲了,時間都去哪兒了……),很多時候,我都感覺自己被一股無形的力量推動着,走上了一條好像是冥冥中註定的道路……

這股力量,過去我認為是命運。同時,我也體驗到,在命運的很多特殊時刻,好像有另外一股溫柔呵護的能量在保護和指引着我,讓我遇到一些特別的人,經歷了一些特別的事,然後,人生就換了軌道。

現在看來,有另一種可能性,那就是這些生命中重大的事件,其實可能是我自己在投生以前計畫好的,目的是為了讓我自己能夠走上一條預定的道路,好通過這樣的人生道路去學習一些人生功課,和實現自己生命的價值和意義。

另一方面,是因為我在讀這幾本書的時候,產生了好幾次強烈的生命體驗。這些生命體驗,極其有力地衝擊了我過去的信念體系,鬆動了某些堅固的部分,同時,我清晰地感受到,過去三十多年來一直灰暗的生命底色,開始改變了色彩,有了一些亮色。

我從內心清晰而強烈地感覺到,書中所說的某些觀點是對的。

而且,僅僅是“我的一切痛苦經歷,都可能是自己的靈魂為自己設計的人生課題”這樣的觀念,就給了我無限的力量。

因為,我不再是命運的受害者,而是自己生命真實的主人一切的發生——尤其是痛苦和折磨的經歷,對我來說不是折磨,而是一種有意義的學習歷程。

有一點需要說明一下,我的學習,幾乎很少是從知識、理論、觀念上入手的,而更多是通過直覺和自己的生命體驗。我生命產生巨大轉變的契機,基本上都不是因為知道了什麼理論,而是經歷了一些特殊的生命體驗。

所以,對那些特別重視和在意邏輯、數據的人來說,讀我的文章或聽我講課,可能是一種非常痛苦的經歷。——我講故事經常會忘記時間、地點,甚至人名(如果是老外的話,因為老外的名字太難記了),只記得最重要的故事情節……

我想,我的靈魂為我計畫這一生在學校只上到中專(還是一個民辦的剛剛初創的中專學校),也許就是為了保護我的直覺和感受力,讓我擁有一種相對自由和不受局限的思維方式。

當然,這樣的人生經歷,同時為了帶來了更多的人生課題。

比如說,在工作上,因為沒有學歷,我無法走(也不想走)一條大家都走的職場和人生之路,而是走一條遵從自己內心的內在成長之路。同時,這也是對我自我價值和自信的一大考驗。因為沒有學歷和任何值得拿來背書的經歷,作為一位培訓師,我幾乎沒有任何可以值得宣傳和炫耀的資本。

那麼,我唯有體認到自己內在的價值,從內心確認自己的力量,發揮自己的特長,才能在這個世界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因為,我要走的,是一條尊重內在智慧而非外在知識或權威的人生之路。

我的特長,更多是前生多積累的天賦,而不是後天的學習所得。此生的學習,很多時候只是為了喚醒前世積累的能力,以實現文化和身心靈的整合,並與時俱進……

文章寫到這里,好像又扯遠了。

一開始講夢,後來說生死,怎麼又扯到“靈魂出生前計畫”了?

喜歡事事講邏輯的理科小朋友不要著急哈!最沒有邏輯的,其實才是最和諧的,對不對?不信,你去自然界看看,哪些植物是按照人類的標準和安排生長的?那些被人為修剪的植物,只能稱為盆景。盆景嘛,家裡養一盆兩盆是可以的,但是如果滿世界都是盆景,估計我們就該瘋了……

那你繞了那麼大一圈,到底想說啥?

其實就一句話。

快說!快說!

如果我們知道自己是不生不滅的永恆存在,如果我們知道自己什麼都不會失去——即使死亡也不能從我們身上奪去什麼,那麼,我們會如果過這一生?我們會如何玩這場生命的遊戲?

呃……讓我想一想……

如果我們知道,自己什麼都不會失去,我們會不會盡情地玩這場生命的遊戲?

《靈魂的禮物》書里有一句話,非常觸動我:沒有受害者,也沒有加害者,一切都只是體驗。

所謂的業力,其實是靈魂的一種想要平衡的動力。我們在生生世世中,既當過受害者,也做過迫害者。通過這些生命的體驗,通過體驗看似對立的兩面——生死、善惡、美醜、受害者與加害者,我們才能切實地體驗到自己是誰,真切地感受到生命是怎麼回事。

一切都是體驗,我們的靈魂學習和進化的方式,就是通過切身的體驗。在無形界,我們是完美的存在,所以體驗不到很多東西。因此,我們需要投生到肉體里面,去探索和體驗很多靈魂想要體驗的東西。

只是,當我們進入到人類的身體里面,我們就會忘記自己是來學習和體驗的。然後,我們認為自己就是這個身體,或者跟身體而有關的種種身份或自我形象,我們忘了自己是誰,所以我們會陷入各種痛苦、磨難和折磨當中……

那些痛苦和磨難,其實是我們的靈魂對我們的呼喚——記起你是誰……

我想,可能傳統文化里的某些說法,只是聖者在那個時代對那些靈魂的方便說法,就好像父母對還是嬰兒的小孩子說不要碰火一樣。

也許,到了這個新的時代,傳統的很多教誨也需要更新了……

不過,生命的成長,其實是需要時間的。有些觀念在十年前讀《與神對話》的時候已經接觸到了,但是,直到經過一段漫長的人生,經歷了一段比較艱難的求索之後,我才有了上面所說的一些體驗和感悟。

所以,不管你正在經歷什麼,或曾經經歷過什麼,都要相信,那也許是最適合你的人生道路。

而且,你已經在路上了。

要對自己有信心,也要對自己有耐心。

請溫柔地對待自己,好嗎?

今天是中秋節,在這個團圓的節日,願每一個生命都能走在自己的路上,早日記起自己是誰,放開去玩一個精彩的生命遊戲!

宋光銘(微信號shangyi13)

中曆丁酉年己酉月甲子日庚午時

西曆2017年10月4日12:00

於中國.北京




本文為作者原創,首發於微信公眾號“Cosmic-Light”,轉載請注明出處。

相关文章

  • 如果你意識到自己什麼都不會失去,你會怎麼玩生命這出戲?

    ​ 昨晚做了一個很奇異的夢。 夢里,我好像在探索自己到底是誰。 我能意識到自己是純粹的意識,沒有身體,那種狀態很特...

  • 成功源于相信!终于坚持!

    [成功源於相信!終於堅持] 你相信什麼,就會吸引到什麼,這叫心想事成! 你懷疑什麼,什麼就會與你擦肩而過,這叫不信...

  • 我不辛苦我在乎

    你無動於衷,你說嗯,我睏了。 心頓時跌入谷底,我感覺你煩了。 我不辛苦我不累。 但是我怎麼會這麼在乎你。 怎麼會這...

  • 伤痕结痂,迎风盛开

    如果一開始我就看見了這個結局,我會不會就什麼都不做,什麼都不會發生了呢? 我覺得不會,我還是會抱著那顆打不死的好奇...

  • 心交朋友钱交狗丶

    你可以不會彈琴,不會唱歌,不會畫畫,也不會打球,但是,無論如何也學會游泳吧,這是求生技能,何況,大海這麼美,你怎麼...

  • 陸家嘴書友會之“新聞戰場找自己”會后感言

    選擇的代價是我做了這個選擇,會失去什麼,會付出什麼代價,而不是我會得到什麼,但我一定會收穫屬於我的那份快樂。 很多...

  • 等?

    你到底在等什麼? ……我,不知道…… 你到現在都不知道自己在等什麼? 你這樣怎麼辦啊? 你以後怎麼辦啊? 你這樣是...

  • 自由書寫20170119

    為什麼心情起伏波動會這麼大,早上不還好好的嗎?為什麼我覺得自己能夠控制自己的心,可實際上是不能。我為什麼會犯這麼低...

  • “仲夏,煙火,梅子酒,沙丁魚,櫻花匯成的隧道,火車經過的小鎮,夏

    “這個世界根本不存在 '不會'這回事。當你失去所有依靠的時候,你自然就什麼都會了。” 尼克 · 胡哲 ​ ​​​​...

  • 可憐的人并不值得我們去同情

    “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在我看來這句話一點都不假。 為什麼你會可憐?為什麼你明明可以靠自己,確去‘裝’出可憐的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果你意識到自己什麼都不會失去,你會怎麼玩生命這出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zxcy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