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本来不打算写东西的,因为今天看了一下午的书,看完感触良多,也重新在审视自己关于写作的初衷和规划。而且最近确实很难提起兴致来写作,更多的时间用来享受生活,但刚刚突发奇想看看简书上别的朋友发的文字,竟让我一连看到好几篇情绪化的文章,甚至可以称为吐槽。
那样的内容读来很不舒服,我想它已经无关写作,只是用来发泄情绪和传达恶意,关键是那样的文章竟然有几十个简友点赞,让人惊讶不已。我瞬间很想拉黑这位朋友,但简书并没有这个功能,那就对其置之不理吧。我觉得我们作为社会的一员,对人对事总还是要公允点好,说话尤其是如此,愿我们都能和平共处、互不干涉。
现在想说说日更这件事,我已经有十来天很敷衍了,果不其然成了一个为了日更而日更的人。这种掐时间的写法让人罪恶深重,字数也从千字文猛然掉到百字文,而且几乎言之无物,没有经过任何思考。因为只是从脑子里过了一下的东西,我不觉得是思考。
今天专门拿一天的时间来看完手里的《皮囊》,也确实看完了,看的过程很舒服。作者的文字和故事在字里行间中一点一点地敲打着我,着实被打动。而且他本人也曾经对未来、对生活、对工作、对世界充满着困惑,一直在寻找、确定又打翻,但他是一个务实的理想主义者,所以他能在媒体记者和写作这条路上走下去。
同样是对写作饶有兴趣的我们,也难免像他一样在路上跌跌撞撞。他唯一以不变应万变的是一直在写作,这才造就了他的第一本书《皮囊》,我觉得朴实又不乏深度的一本书。
写作非一日之功,我想他花了几年时间写的书肯定不是采取的日更这种模式。日更文本身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因为要想写出一篇篇有质量的文章,必须经过深入的观察、思考和落笔修改,而以我现在的水平好像“应付”不来,而且我顶多一篇写到三千字,因为时间也是有限的,如果只发布半成品的文章看起来也有点怪,而且有些素材本身是很宝贵的,需要更多时间来打磨。所以,我可能会摆脱日更的枷锁,顺其自然,按着自己的节奏、感受来写作,应该也有相应的好处。
虽然不确定,但很可能会告别日更,不过写作会继续,简书也会一直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