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亲子教育婚姻育儿教育
一个爸爸陪伴初中女儿共同成长的家庭教育日记(19)

一个爸爸陪伴初中女儿共同成长的家庭教育日记(19)

作者: 慧通老师 | 来源:发表于2019-07-24 14:09 被阅读62次

2019/7/21(周一)晴 高温

            从地铁站走不出来了

      周一,开始了新的一周,一切都是那么美好! 进入了暑假生活,孩子安排自己的节奏在安排自己的生活,我们父母也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努力着,在学习成长着。

      晚上要下班的时候,我给女儿打个电话

      “在哪里呢?”

        “健身房”

      “晚上回来吃饭吗?”

        “不回来吃饭!”

        好吧,我在微信留言让妈妈在单位吃饭,我再加会儿班。

        一会儿妈妈来电话了,说女儿想让她请吃饭,自从与孩子把暑假的生活费用独立核算后,孩子开始注意对自己的经济收支平衡了,第一步就是从妈妈处入手,不断想从妈妈那里让自己少一些支出。

        这样刚好晚上8点我们要到另外一个商业综合体谈一个事情,那就让孩子一起到另一个商业综合体吃饭吧。 好的,让孩子坐地铁到那个商业综合体附件的站下,然后我们开车去接她一起吃饭。

        就这么说定了,妈妈通知了女儿。 我和妈妈一起开车到了约定的地铁站接孩子。 当我们的车子开到约定的地铁站的时候

        “老妈,你们在哪里?”

          “我们马上就到了?”

          “你们来接我一下吧?”

          “我们车子不好停,你自己走出来吧”

        “我怎么走得出来,没有路了前面又有栏杆”

        “那你问一下人,问到XX怎么走?”

          “没有人!”

        “那你退回去重新走” 孩子挂断了电话。

      怎么办,是我们去接孩子,还是让孩子自己经受这一个考验? 不一会儿,电话又响起了

        “我退回去了,还是不知道怎么走”

        “你问一下周围的人”

        “你们坐在车子里,吹着空调,我在这边热死了,你们就不能来接我一下吗?”

          “我们车子开过去不好停车,而且还堵车”

        孩子急了,说了一句话粗话,就挂了电话!

          车子一顿沉闷,我自己有一种愤怒的情绪,感觉孩子太不懂事了。

          我想了想,还是让妈妈下车,慢慢走过去,看孩子在哪里,尽可能让孩子自己能够走出来。

        过了几分钟,妈妈和孩子一起走了过来,进入了车子里,还气呼呼地对我说

          “看你象一个大爷,坐在空调车子里”

      “我如果开车过去,还要掉头的话,会线很多路,而且还堵车”

        “绕就绕!”孩子还是气呼呼的。

        “你遇到事情的时候,能不能冷静下来,更不能说粗话,妈妈听了会伤心”我明确了原则!

        “你烦死了,我要和你绝交!”

        看孩子情绪激动,我就不多说了!

        孩子今天的这个场景实际就是孩子正在走向独立道路上的一个缩影,就好象孩子的人生,孩子陷入了困境里,怎么也走不出来。我们家长应该如何做呢:

      一是父母自己过去把孩子领出来,孩子很快摆脱了困境,这是直接的结果。后面呢,孩子对父母更加依赖,自己却没有学会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让孩子自己出来,父母只是在旁边观望。结果呢,孩子也有可能走不出来,道路会走偏;或者是孩子自己走出来了,但是对家长有一种抱怨,亲子关长受损,也有可能影响家长对孩子的其他影响力。

        三是在孩子独立行为的基础上给予适当的教练,尽可能让孩子自己出来,让孩子自己去面对,在孩子确实找不到出路的时候,再在后面稍微推一下,让孩子回到正确的道路上,但还是要让孩子自己走自己的道路。

      回顾我们今天的处理,总体思路还比较对,但也有一些不足:

      一是其实可以让孩子再等一会儿,我让妈妈去接的时间还是太早了些,让孩子经受痛苦,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而这个痛苦是社会给予的,是成长的代价,而自然结果而不是逻辑结果,这样就是让孩子自己经历成长。如果孩子以及在外地甚至在国外怎么办?我们也过不去啊。孩子自己为什么开不了这一个口去问问人呢?经历和体验是最好的成长。

        二是当时如果我去接孩子的话,会陪同孩子把过程再走一遍,以后孩子再遇到这一类的问题时,自己就会有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再在实地告诉孩子如果车子开过来,结果会是什么样?所以在外面,是人找车子更适合一些等等,这样孩子的,认知也会有所调整,处理能力也会得到提升,这才是真正的生活的教练。

      同时孩子一旦着急的时候,马上就有委屈感出来,觉得别人在享受,自己在吃苦,这就有点受害者的思维,是焦虑情绪下的单向思维,但认识层面上是没有把这件事当成自己的事情,好象就应该是别人来帮助自己,这个个性特征也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所具有的共同特征,是这个时代不少家庭过度满足教育、过度帮助帮忙模式培养出来的孩子。

      这个没有自我边界的认知,对后面的责任、梦想、胸怀等形成建立,对孩子的真正成长,都会带来影响,孩子会永远生活在小我里,也极容易产生抱怨和指责……

      一个独立的自我的体验,从父母对孩子的尊重,到自己对自己的完全体验认知,对孩子的成长来说,真的是太重要了。

      到了吃饭的地方,孩子的心情有些不平,我也没有多言语,看起来 妈妈也有些心情低落,后来因为我们要办事,就让孩子自己去吃饭了。

      就孩子说粗话的事情,我跟妈妈作了交流,妈妈说后面找时间,会把自己听了那句话的感受讲给孩子听,用听者感受的方式来引导孩子,也是一种比较好的方式。

      办完事情,孩子说要去买些东西,实际是为明后天的早饭打算,让妈妈一起是想要让妈妈买单,长期这样自己预算解决吃饭的事情,要作调整了,偶尔一次,我们表达的是爱,如果多次,规则就没有了意义,我们可以给孩子宽容,社会不会。

      过渡满足一定不是在爱孩子,而是在害孩子。

      妈妈打电话,叫我开车来接他们

      “车子到了,你们在哪里?”

      “我们在超市里,车库太热了,等你开到了,我们出来。”

      好吧,脱口而出的话,反映了我们自己真正的认知和状态。如果我们父母一点热都感觉受不了,孩子怎么能形成吃苦的性格呢;父母的言行,就是孩子的效仿的榜样。

      养育孩子不是指向孩子,而是改变自己!

      回去的时候,我特意走原路,到地铁站的时候,我跟孩子说

      “你看一下,如果我们开车来接你,要到什么地方才能掉头”

      “你心胸怎么这么小,我和妈妈早就忘记了,你还记得这个事情”

      一下子用气势把我压住了,还带上了妈妈一起!这是孩子的一个特点,我也无话可说,我服了。妈妈似乎还有一些兴奋。

      回到了家里,孩子的心情开始雀跃了,心情相当不错,自己在客厅扭起了舞蹈。按照时间交了手机,洗澡后,吐槽了下自己跑步后开始腿疼,然后看了会自己喜欢的偶像的电视剧,评论几乎停不下来,自己还在客厅跳了会舞。

      按时休息,不错,良性循环正在开始!

        投射明天有更好的状态!

      你好,我是慧通老师,我的微信号luoluorubbie,正在陪伴曾有学习障碍的女儿重返学校。注重孩子内心成长、解决学习障碍及厌学辍学、培育优秀人格性格,我愿意和您一起研讨家庭教育各种难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个爸爸陪伴初中女儿共同成长的家庭教育日记(19)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adxr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