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刎颈之交”这个成语,就会想到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两个人物,廉颇和蔺相如。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记载了几个有关他俩非常著名的历史事件“完璧归赵”、“渑池会”、那“将相和”更是戏剧舞台上长演不衰的保留剧目,正是因为太史公的如椽之笔这千古名篇《廉颇蔺相如列传》而使这两人家喻户晓。
我们先来看蔺相如
蔺相如是赵国人,但是地位很低,他是赵国宦官缪贤的门客。此时正值赵惠文王在位期间,这边他刚得到的楚国的至宝——和氏璧,那边秦国秦昭王就派人说愿意拿秦国的十五座城池来换和氏璧,这秦昭王看来是一位古董爱好者,文物收藏家。赵王犯难了,一边是心爱的宝贝舍不得给,但是怕是给了也拿不到这十五座城邑;另一边不给又怕秦国出兵攻打赵国。于是赵王请来诸位大臣商量对策,希望能选出一位使者出使秦国完成一项困难的外交活动。缪贤就向赵王推荐了蔺相如,说因为当年缪贤曾犯下罪过私下里想逃亡燕国,被蔺相如劝住,问他凭什么你认为燕王会收留你,我说有一次我陪大王去会见燕王时燕王握着我的手说愿意交我这个朋友,所以我现在过去燕王定然不会见死不救的。蔺相如跟我说那是因为当年赵强燕弱,我又深受大王信任所以才说出那番话,现在我是有罪之臣,私自出逃燕国,燕王一定会害怕赵王怪罪而将你捆绑着押赴回赵国的,蔺相如说你还不如自己向大王请罪,大王一定不会罪责与你的,后来大王果然没有处罚与我。从这看出蔺相如有智慧,所以定能胜任这趟差事。
于是赵王就宣蔺相如进殿,向他询问对策。蔺相如回答,如果秦王愿意用城邑换玉璧,我们不给那说出去是我们理亏,但如果我们给了玉璧而秦国没有拨分城邑那就是他们理亏,现在秦国强大赵国弱小,所以宁可让他理亏也不要我们理亏,把秦国惹恼了,我们兜不住啊。蔺相如还表示赵王您要是真的悲剧的无人可用的话那蔺某愿意代为走一趟。
蔺相如就这样带着一块举世无双的玉璧上路了。来到秦国,秦王坐在高高的章台之上,待蔺相如将玉璧递与秦王,秦王非常高兴,还将玉璧传与各位大臣和妃嫔一同观赏。这下蔺相如不干了,说这玉璧上有一块瑕疵让我给您指出,这样玉璧又到了蔺相如手里,蔺相如拿到玉璧赶忙退到一根柱子旁,说到,当时您修来国书说要拿城池换玉璧的时候我们赵国上下都不同意,认为现在秦国强大秦王定然不会说话算数,是我力压群雄,说百姓之间都要说话算数以诚信为基础的更何况是堂堂秦王呢!而且我们赵王在送璧之前斋戒五日,亲自将玉璧交付我手,这是对大王的尊重啊!我现在看来秦国非但是没有拨城邑的意思,而且对待宝物竟然如此傲慢不屑,竟然传与左右!说时蔺相如怒发冲冠,决心将璧和自己的头一同撞向大柱,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秦王觉得这样就不好了嚒,搞得大家都没意思了嚒,就请教蔺相如自己应该怎么做?蔺相如要求秦王也斋戒五日,用“九宾”之礼来相迎。蔺相如断定秦王必然不会这么轻易的将十五座城邑送与赵国,所以他让手下连夜将和氏璧送回赵国。等到秦王斋戒完毕,在章台之上用九宾之礼迎奉和氏璧时,等来的却是蔺相如的一番慷概激昂的陈词,一副视死如归的傲骨!“听闻秦国国君传位至今没有一个是遵守承诺的,所以我已将和氏璧派人送回赵国了,只要秦国把城邑拨分给赵国,赵国一定将玉璧原封不动的送至秦国,现在秦国强大赵国弱小,一定不会食言的。现在我蔺相如欺骗了大王您,就请您将我处以汤镬之刑吧!”
至此之后这件事情不了了之,秦国没有给赵国城邑,赵国也没有再把和氏璧给秦国。由于蔺相如的出色表现,不辱使命,赵王封其为上大夫,后来进过渑池会,蔺相如的胆略和智慧更加突出,赵王又进其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
那么问题就来了,那么这“将相和”的“相”是怎么来的呢?这上卿的官位是不是丞相呢?蔺相如有没有做过丞相?
答案是没有!
这上卿的确是高级官职,是爵位,一般都授予劳苦功高的大臣,也可以说是一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子,相当于丞相,但是却不是丞相,赵国在蔺相如那段时间的丞相另有其人,在史书上有明确记载。
在《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载“平原君相赵惠文王及孝成王,三去相,三复位”。可见当时赵国的相位是有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平原君赵胜担任。有人就会问,那上面写的不是“三去相”么?那说明有几段时间赵胜是被罢免丞相之职的,那在这期间可能是蔺相如当了呢?也不会,因为根据《史记·赵世家》记载,赵惠文王十四年,相国乐毅将赵、秦、韩、魏、燕多国军队组成的联军攻打齐国,功取了灵丘;《史记·乐毅列传》载“燕昭王悉起兵,使乐毅为上将军,赵惠文王以相国印授乐毅。乐毅於是并护赵、楚、韩、魏、燕之兵以伐齐,破之济西。”。《史记·赵世家》又记载,赵惠文王十八年魏冉来担任了赵国的丞相之职。又说“齐安平君田单将赵师而攻燕中阳,拔之。又攻韩注人,拔之。二年,惠文后卒。田单为相”。有此看出赵国的丞相之位一直有人坐着,虽然其中不乏有些“外人”,可能是由于出于政治需要,临时授予相位,可能其中的实权还在平原君手中。
其实蔺相如终其一生都没有登临相位,倒是廉颇后来做了代理丞相(“假相国”),但是也不能磨灭他对赵国所做的历史贡献。就是希望大家以后不要再让他当这个“虚相”了。
说起廉颇,由于一篇文、一首词更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一篇文就是司马迁的《廉蔺列传》;一首词就是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廉颇也和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廉颇最出名的事件就是所谓的“将相和”。
说蔺相如由于在“完璧归赵”、“渑池会”中的杰出贡献,被赵惠文王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上。这下廉颇不干了,廉颇素来“以勇气闻于诸侯”,一般这样的大将总是看不起文人的,廉颇也不例外,说我是赵国的大将,有为赵国攻城略地,出生入死的大功能的,他蔺相如徒以口舌之劳,竟然位在我之上,况且蔺相如这人原是太监手下的一位门客,向来卑贱,我感到羞耻,不甘心自己的位子在他之下。
蔺相如听说这事情之后,也没有和廉颇计较,只是廉颇出现的场合他一概不出现。有位门人就感到不解,说我是仰仗您高义的名声才来投入您的名下的,现在廉颇放出这样的话您就不敢与之同列,我真是看错你了,“请辞”。蔺相如对其说到,你看廉将军的威严比起秦王来如何?我连在秦王面前都面不改色心不跳,我怎么会害怕廉将军,是因为现在赵国就是因为有廉将军和我这样的人在,其他国家才不敢入侵,要是我们内部出现了裂隙,那不是正好给他国有可乘之机?廉颇听到这件事,后悔不已,“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两人遂成为刎颈之交。
从这看去廉颇倒还真颇有大将之风,负荆请罪,大丈夫知错就改,善莫大焉。但是仅仅因为这,也不能说他就是名将,名将是打出来的,我们就来看看廉颇的战绩如何。
《史记·廉蔺列传》一开篇“廉颇,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这里太史公说的良将,我认为是优秀的将军,但是离名将还有点距离。 “廉颇东攻齐,破其一军。居二年,廉颇复伐齐几,拔之”;“後三年,廉颇攻魏之防陵、安阳,拔之。後四年,蔺相如将而攻齐,至平邑而罢。”从这些记载来看,廉颇的主要战绩在攻打齐国和魏国,但是对于强大的秦国,廉颇从来都没有办法。
赵惠文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70年),由于不肯交出焦、黎、牛狐三地,秦昭襄王非常生气,派胡伤率兵越过韩国的上党,进攻赵国的阏与,赵王这下着急了,把廉颇叫来商量对策,是否有办法救。廉颇认为道远险峡,难救。又把乐乘找来,也是同样的回答。最后把赵奢找来,赵奢认为像这样的情况就好像两只老鼠在洞穴中打斗,狭路相逢勇者胜,可救。于是赵王令赵奢为将,果然大胜而归。赵王封赵奢为马服君,地位和廉颇、蔺相如同列,又完成了一次从屌丝到高富帅的逆袭。
四年后,赵惠文王驾崩,子孝成王继位,孝成王四年(公元前262年),秦国攻占韩国的野王(今河南沁阳),这就意味着韩国的上党郡(今山西长治)和韩国的国度都新郑(今河南新郑)之间唯一的通路被截断,上党郡就变成了一块飞地,韩国就决定做个顺水人情将上党郡拱手送与秦国以求和。上党郡的太守冯亭就和手下商议,既然自己的国家已经将自己管辖地送与秦国,自己再想做韩国的百姓是做不成了,与其便宜了来侵略我们的秦国,倒不如把自己献与赵国,这样一来秦国定会攻打赵国,赵国不敌,必然会联合韩国共同抵抗,一定能阻挡秦国的步伐。于是冯亭立刻修书一封,送到赵国。孝成王得到这个消息,马上找来平原君赵胜,平阳君赵豹商量此事。结果是赵豹不同意接受,认为这样一来秦国定然恼羞成怒,造成秦赵大战,弊大于利。相反赵胜则认为这是天下掉馅饼的好事,煮熟的鸭子干嘛不要,孝成王也认为白给你十七座城池的好事不是每个人都能遇到的,于是封冯亭为华阳君,接管上党郡。
这边秦国不愿意了,到手的鸭子就这样莫名其妙的飞走了,秦昭襄王勃然大怒,立即出兵上党。孝成王7年(公元前259年),秦赵两军相距长平(今山西高平),赵国以廉颇为将。但是《史记》在载这里是非常有意思,“时赵奢已死,而蔺相如病笃,赵使廉颇将攻秦”,也就是说当时是因为赵奢已经死了,而蔺相如也卧病不起了,才使廉颇为将。可以看出赵国对廉颇的军事能力,尤其是对想秦国这样的虎狼之师是不太认可的。果然战争一开始,秦军就攻破赵军阵地,夺取了两个营垒,抓住四个尉官。于是廉颇改变策略,坚守不出,任凭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这样的政策并非有人说的是英明之举,倒像是不得以而为之,长平之战动用的军力之大,这样拖下去对双方都是没有好处的。廉颇应该趁秦国劳师远行根基未立足之计先发制人,可能还不止于此。这样赵王一来原本就不满意廉颇的懈怠,而来又听信谗言用赵括替换廉颇。这里赵王的替换廉颇我认为谗言只起到催化剂的作用,而真正的是赵王对廉颇的军事表现不满意。而秦国这边,秦王趁此机会换白起为将,自己亲自到前线督军,派秦国年龄十五以上的军人悉数驻军长平。后来的结果大家都非常清楚,那位在纸上谈兵非常了得的赵括被射杀,白起坑杀赵军四十五万。经此一役,赵国之亡,指日可待。
到后来孝成王驾崩,他的儿子悼襄王继位,把廉颇的将军之位换与乐乘,廉颇火了,攻击乐乘,乐乘就走了。廉颇也来到魏国的国都大梁,希望在此谋得一番事业。话说此后赵国又募得一员名将李牧。结果魏国的国君始终没有重用廉颇。所以说廉颇如果真是难得的将才,魏国怎么可能不重用呢?!后来赵国又想把廉颇请回去,结果廉颇的对头郭开贿赂使者,使他在赵王面前说廉颇的坏话“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就这样廉老将军再一次错过了被重用的机会。
再后来楚国听闻廉颇在魏国不受重用,就派人去迎接,让他担任了楚国的大将,但是寸功未立。廉颇说了句“我思用赵兵。”这分明是借口,哪国的士兵不是士兵,只要能打仗的士兵就是好士兵,而且那时良禽择木而栖,名臣择主而侍,无论文臣还是武将的人口流动 非常平凡,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没有像后世所谓的生是某国人,死是某国魂的思想。
后来这位长寿将军就在异国他乡含恨而终。观其一生,既有拔城略地的赫赫战功,又有出师未捷,一败涂地,真可谓反反复复,大起大落。应该说廉颇是战国时期一位很有名的将军,但是还不足以称为名将,可能秦国就是其在成为名将路上的绊脚石、紧箍咒。悲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