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网络上看到两起悲剧事件,一起是一名父亲因与母亲对孩子的抚养问题协商不成,居然两次举高怒摔2岁多的儿子,并致其最终抢救无效死亡;另一起是15岁女儿,因罹患抑郁症从25楼高处跳下,救女心切的父亲试图徒手接住女儿,结果双双身亡。
同样是父亲,是什么让一个父亲亲手扼杀儿子的生命?又是什么,让一个父亲连自身性命都不顾,而冒死去挽救女儿的生命?
俗话说:虎毒不吃儿,将2岁幼童致死的父亲肯定是父亲中的另类,听说他是酒后所致,无论如何,他总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

徒手接高空堕落女儿,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不是网友眼中的没有物理常识的父亲,这是救女心切、不顾一切、放手一搏的父亲,这是深沉的父爱的绝地呜咽。
父亲在子女面前,从来都是一个深沉的角色。“父爱如山”,展示的正是这种爱的伟岸、踏实和深沉。
父亲在承担养育孩子的角色上,作用一点不亚于母亲。正如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中所指出的,“一位父亲的职责可以概括为几句话。他必须证明,自己是妻子的好伴侣,是孩子的好伙伴,也是社会的好成员”。
妻子的好伴侣
怎样才能成为妻子的好伴侣?正如在母亲角色一文中所叙说的一样,作为丈夫要想成为妻子的好伴侣,必须给予妻子平等的地位和尊重。尽管在现在的家庭结构中,丈夫都是经济的支柱,但他不能因而认为自己处于优越的地位,他必须要承认他去赚钱只不过是家庭劳动分工不同而已。
丈夫要成为妻子的好伴侣,就要遵循婚姻中平等合作的关系。阿德勒强调:婚姻应当是两人合作无间的经营,谋求两者的共同利益,为孩子谋福利,同时为社会创作利益。只有在夫妻双方都认为二人的共同幸福高于单独一个人的幸福时,真正的合作才会产生。
一旦婚姻出现分歧,那么对孩子而言,这种影响是深远的。一方面,孩子在父母的婚姻中,获得对于婚姻和性伴侣的第一印象,父母婚姻的不愉快将使孩子对婚姻始终保持悲观的态度,这种影响是一生的。为什么现在很多人选择伴侣,都看对方的原生家庭,因为原生家庭决定了一个人的婚恋观、价值观等一系列价值体系,这些观念都在无形中影响着你的婚姻家庭生活。
一旦婚姻出现分歧,孩子就会成为夫妻双方争夺的对象,孩子会成为一方攻击另一方的武器,两人都想孩子站在自己那边,想得到孩子更多的爱,想让孩子爱自己胜过爱对方。在父母争夺战中夹缝成长起来的孩子,心理和人格都可能是被“撕裂”,是不可能培养出合作精神的。无法培养出合作精神的孩子,将会在融入他人和融入社会中出现障碍,严重者会走向犯罪。
作为妻子的好伴侣,对于丈夫来说,最重要的要求是,他应当关爱自己的妻子。有人说,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爸爸爱妈妈,这是让孩子感受爱,学会爱的“必修课”。在这种爱的氛围下成长的孩子,更懂得如何去接受爱和如何去爱。
孩子的好伙伴
孩子的成长刚开始的几年是绝对依赖于母亲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父亲的角色却越来越重要。如果说,母亲是侧重于“养”,那么父亲是侧重于“育”。父亲往往是决定孩子人生走向的“指路灯”,对孩子的性格、脾气、秉性影响至深。
阿德勒认为,父亲对于孩子的影响非常重要,许多孩子终其一生都把父亲视为他们的偶像或最大的对手。
父亲对孩子而言,主要发挥的是榜样的力量。父亲,只要做最好的自己,就能为孩子的人生指明方向。当父亲成为孩子的榜样,那么孩子会形成一种自我感知的力量,“我也要成为父亲那样的人”,父亲的一言一行,父亲的待人接物,父亲的对待家庭、对待事业的态度,都会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通过对父亲的模仿,孩子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性格和处事处人的态度。

阻碍父亲成为孩子好伙伴的教育方式是惩罚,“任何无法以友善方式进行的教育都是错误的教育”。但在现有的家庭教育中,父亲却常常是承担惩罚职责的那一个人。母亲通常在一些事情上,告诉孩子父亲才有最终的决定权,或者在孩子做错事情的时候,常常对孩子告诫“要将你做的坏事告诉爸爸”,这样其实只是在将孩子与父亲推向了对立面,这只会破坏孩子与父亲的关系,让孩子害怕父亲,而非将父亲作为“好伙伴”去看待。
社会的好成员
作为社会的一员,父亲必须解决好他人生三大课题之一的“工作课题”,这是关系到他和家庭的生存的问题。因而,阿德勒认为,“一位父亲最受人期待的地方就是解决工作的问题”。

一次父亲节,有人问作家刘墉的儿子刘轩:“父亲对你有什么影响?”
他回答:他极大影响了我的人生,塑造了我的精神世界。我习惯父亲在家的安全感,从他身上学到一个人可以在不同环境下做好不同的职业。
一个努力工作的父亲,一个勇于进取的父亲,一个精通自己业务的父亲,在无形中会为孩子树立了榜样,他只需要在工作中寻求和创造自己的价值,那么就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妻子的好伴侣,孩子的好伙伴,社会的好成员,是天下父亲为之努力的目标。
以上图片皆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