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罗琳的《哈利波特》出版前被拒绝了至少18次;马云的阿里巴巴在得到第一笔投资之前被拒绝了32次;史泰龙和他的剧本《洛奇》被好莱坞500多家影视公司拒绝了1885次……屡遭失败并不是名人的专利,哪怕是一次普通销售成交的背后,也有着平均4~12次的被拒。
失败是一件如此正常的事,每时每刻都有人在经历,如何从失败中学习,才是最需要关注的重点。
“累进选择”就是一个绝佳的从失败中提炼成功经验的方法,对每一次行动行进择优录取,并立即投入下一次行动的改进中,不断测试和进化,最终会产生量变到质变的重大突破。
在“累进选择”的过程中,能够观测到变化的数据会为我们提供决策的有效依据。在此分享我一直在使用的“落地四化”,以写作为例。
01 复杂的事情简单化
提到写作,有无数的话题可以说,但从根本上讲,写作就是——用笔说话。所以练习写作,就是通过文字进行表达。
02 简单的事情程序化
根据个人需求,选择练习文章的体裁,例如散文、随笔、小说等,并安排自己的练习计划。例如每天早上6:00-6:30写作半小时,将写作纳入自己的生活程序中,持续践行。
03 程序的事情数字化
刚开始写作时,优先关注“写”这件事本身,对于质量不要提太高的要求。记录每篇练习的字数及写作时间,可以对投入进行清晰量化。
04 数字的事情标准化
持续一段时间后,会得到一个大概的数据,以我本人为例,借助电脑写作800字的文章,从构思到完成大约需要30-40分钟。1500-2000字的文章,写作加编辑后从公众号发出,大约需要2-2.5小时,擅长的体裁主要是散文、1万字以内的短篇小说、论述方法论的文章这三类。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追求文章的质量,可以同比去年同期,或者环比上月同期。除了写作时间和字数可以作为标准外,重点是否突出、逻辑是否严谨、论证是否精彩、对读者有无启发等,均可以作为衡量的标准,进行加权比分,你唯一需要的工具就是简单的EXCEL表格。
大部分人一生当中也很难经历几次刻骨铭心的大失败,但小挫折同样非常有益。我们可以借助“累进选择”,通过“落地四化”,一步步记录和观测到自己的努力和进步,最终实现质的飞跃。
今天你“失败”了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