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二)

作者: 红笺h | 来源:发表于2019-06-11 08:58 被阅读32次
    北洋(二)

    袁世凯当选总统前,孙中山与革命党人把建都看作极其重大的问题,要求袁世凯在南京就职,建都南京。一来希望袁世凯离开他的北京势力范围,另一方面,南京是民国开基,义意深远。

    孙中山多次敦促袁世凯南下就职,袁表面许诺,却暗中设法扺制,用种种借口拒绝南下。2月18日,南京临时政府派蔡元培,宋教仁,汪精卫等八人前往北京迎接。为了达到迁都北京的目的,袁世凯密秘策划了兵变。

    2月29日晚8时,袁世凯亲信部队,北洋陆军第三镇在北京发动兵变,滋事纵火,抢掠达旦。3月1日,保定、天津也发生类似事件,满城枪声,乱兵纵火焚烧,肆行抢劫。南京临时政府准备从汉口、烟台等处调兵北上帮助恢复秩序,遭到袁的拒绝。

    以历经兵乱社会动荡,民怨沸腾需袁世凯坐镇北京为由,袁的嫡系系统军事将领联名通电,要求临时政府设在北京,加上各国列强的支持,最终,袁世凯阴谋得逞。

    北洋(二)

    3月10日下午3时,袁世凯在北京石大人胡同前清外务部公署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次日,孙中山公布了南京参议院讨论通过的《临时约法》,希望借此对袁世凯权力的束缚。

    3月31日,袁世凯通过《训勉军人令》,所有陆海军必须服从他的“统一命令”。当时全国兵力约有120万左右。袁世凯嫡系军队约占一半以上,主要占据长江以北的直鲁皖等处。南方革命势力拥有十几万军队及苏皖浙闽粤等七八个省的地盘。

    4月1日,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

    4月5日,参议院决议迁都北京,南京临时政府结束,代表北洋军阀集团开始建立了对中国的统治。

    接着,袁世凯开始调整军事机构,军事方面强化中央集权,以便控制地方军事为量。更新军队编制,把前清编制镇、协、标、巡防营、队,改为师、旅、团、营、连、排。

    内阁制是革命党人为防范袁世凯专制独裁而采取的一种政治制度。而袁世凯却通过种种阴谋手段,欲将内阁变为手中的政治工具,其中重要职任都安插了自己的亲信,把持了军政,统治了中央政权。

    北洋(二)

    袁世凯掌握中央政权以后,开始想法削弱南方军事力量。4月,以军饷消耗巨大,减轻民负为理由开始裁军,但由该省都督叙明理由,经财政、陆军、参谋三部允准可酌增。这三部把持在袁手下,这明显是削弱南方革命军而加大了北洋军阀集团在军事实力的比重。

    此前在黄兴主持下,已先后将驻苏、皖、浙、闽的军队编为五个军:

    柏文蔚的第一军,徐宝山的第二军,王芝祥的第三军,姚雨平的第四军,朱瑞的第五军。                                             

    5月,原驻南京的赣军、桂军、浙军进行裁减,江苏军队缩编三分之一,至6月,江苏裁军已达七八万人,到12月已不足4万;广东裁撤11万余;湖南原5师2旅,9月仅余1.1万,安徽先后裁撤3万余人,取消官长2000余人,按陆军部规定仅剩1师1旅;湖北原由8个师,编为5个师;仅江西在李烈钧主持下,拒绝了陆军部规定将赣军缩编为1师1旅的要求。

    而黄兴屈于财政困难和种种矛盾,主动放弃了南京留守的职任,6月14日通电解职,南京临时政府残存下来的军事指挥中枢从此宣告结束。

    北洋(二)

    辛亥革命时期南方各省一般由革命党人出任都督,执撑军政大权。接着,袁世凯推行“军民分治”来削弱各省都督手中的兵权。

    因时局需兵权维护秩序,江西都督李烈钧率先反对,继而广东都督胡汉民明确提出不宜军民分治,秘密联络各省共同抵制,成为轰动一时的江西风潮。

    民元初期,政团林立,为取得国会的多数席位,各党派纷纷改组、合并。1912年8月,“同盟会”重组为国民党,为了国民党在国会选举中胜岀,宋教仁各路奔走,他的言论赢得人心,所到之处大受欢迎,这无疑成了袁世凯的最大障碍,遂生杀意。

    1913年3月20日晚10时,当宋教仁准备乘火车去南京时,突然在上海车站遇刺,就近送至靶子路沪宁铁路医院,手术取出有毒的子弹,因伤势严重,于22日上午身死,年仅31岁。

    正当袁世凯自以为得计的时候,宋案凶手武士英(吴福铭)及谋杀犯应夔丞(应桂馨)被捕获,从应的家中搜出了手枪、密电、函件等。

    宋案的真相大白于天下,根据江苏都督程德全、民政长应德闳的公布,刺宋凶手铁证,完全可以证实杀人的主使者是大总统袁世凯,同谋者是国务总理赵秉钧,担任联络的是内务部秘书洪述祖,布置行凶的是上海大流氓应桂馨。

    北洋(二)

    与此同时,袁世凯为了筹划战争经费,指派赵秉钧等人为代表,与五国财团狼狈为讦,通过出让盐务借入巨款,使中国财政的重要命脉落入了帝国列强的掌控中,所谓财权先亡,国本随之,这亡国借款,引起了海内外华人的强烈反对。

    由宋教仁案到亡国大借款,南方反袁情绪高涨,孙中山发出了武力倒袁的信号,如果借款不经国会批准而签订,则以武力抗议袁的专断行为。

    赣都李烈钧在九江市上游瑞昌县属临江的码头镇屯扎重兵,部署炮兵阵地。以控制长江。与此同时,还有以何海鸣为团长的“铁血监视团”及湘籍革命党人组成的“中国军界联合会”等组织,准备起兵反袁。

    1913年6月9日,袁世凯于“不称厥职”,“不孚众望”为由,悍然下令撤离李烈钧江西都督职。14日撤免胡汉民广东都督,30日撤免柏文蔚安徽都督职。借口是三都督反对借款,不服从中央。

    李、胡、柏是当时囯民党握有实力的三个重要人物,袁世凯撤免三都督是正式向国民党进攻的开始。以此为导火线,革命党人武力倒袁的二次革命全面爆发。因战役的主要战场集中在江西、南京一带,称“赣宁之役”。

    “二次革命”是民国成立后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为挽救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制度进行的第一次南北战争。

    北洋(二)

    民国伊始,在共和与专制的较量中,袁世凯在强化独裁统治的同时,在外交上承袭了前清故伎,不惜与主权换取列强在经济上的援助,进而寻求政治上的支持。

    帝国列强借款给中国,既是投资,又达到从经济上控制中国政府,以便在政治上获取更多的权益,当列强之间瓜分不均,甚至可以任意在中国国土上肆无忌惮地相互开辟战场,袁世凯统治下的北京政府居然默允,在他当政的几年里,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达一百多个。

    袁世凯最大欲望是获取正式大总统,将军政大权集于一身,国民党一直是他处心积虑翦除的政治势力,血腥镇压,先后下令逮捕、通缉坚持讨袁的多名国民党议员,孙中山、黄兴被列为祸首。因国会法定人数不够无法产生总统,又不惜重金另组小党群凑数。

    10月4日,由国会公布一个由宪法起草委员会久拟未定的大总统选举法。10月6日,根据这个总统选举法选举总统。10月10日10时10分,在清朝皇帝登基的太和殿举行大总统就职仪式,袁世凯终于如愿以偿。

    袁世凯独裁统治的逐渐深化,北洋军阀集团对广大民众的残暴镇压和搜刮,横征暴敛,引起普遍反抗,全国各地接连发生兵变。

    1914年3月,孟县发生抗税暴动等,当时规模最大的一次是白朗领导豫西南一带的农民起义。

    白朗军在政治上有明确的口号和主张,因而获得广大群众的同情和支持,一些原军队中的士兵也参加了起义队伍。

    白朗领导的农民起义从1912年夏爆发到1914年8月初失败,历时两年余。纵横于豫、鄂、皖、陕、甘五省,规模大,势力强。袁世凯除派出直属军队外,又动用了各省共20余万兵力。白朗起义虽被镇压下去了,但反军阀暴政的斗争在整个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从未间断过。

    北洋(二)

    袁世凯一心造着皇帝梦,其通过种种手段获取正式大总统之后,制定了《中华民国约法》,同时废除《临时约法》。“新约法”内容赋予了总统至高无上的权利,不难看出,所谓“新约法”,已经成为袁世凯由总统向皇帝过渡的桥梁。

    为了实现集权独裁,下令裁撤各省都督,在京师设将军府,遣派将军督理各省事务,又进行了地方官制的变动,接着,尊孔复古逆流的泛滥推崇,又先后正式颁布了祀孔、祭天令,为复辟势力提供了思想武器。

    袁世凯一意孤行,坚持帝制,为了得到日本支持,不惜丧权辱国,1915年2月,中日交涉完全采取秘密会议的形式,对21条进行谈判。

    8月23日,“筹安会”在北京成立,策划着复辟丑剧。

    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正式申令承认帝位。19日,大典筹备处公开。

    1915年12月31日,袁世凯下令改次年为“洪宪”元年,准备正式登极 。

    北洋(二)

    其实,全国各地反对帝制的运动逐渐高涨,酿成以“护国军”为旗帜的护国运动,于1915年12月25日,首先在云南爆发,反帝制浪潮一呼而起。

    护国运动的领导者之一是辛亥革命时著名的军事家蔡锷。在12月初,蔡锷易服变名,乘日商船山东丸东渡日本,再乘轮经台湾直航香港后,辗转入滇领导倒袁运动。

    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当时就在蔡锷所部的护国军第一军第三梯团第六支队任步兵第十团团长。

    随着反袁的日益高涨,举国上下反对复辟,列强对于帝制的态度也有了变化,出现了反对的呼声。在四面楚歌的紧迫形势下,袁世凯虽不甘心于自己的失败,但不得不宣布撤销帝制,但仍然迷梦于总统的位置。

    1916年3月23日,袁世凯召集会议,提出立即取消帝制之命令,废除“洪宪”年号,仍改民国五年,自称大总统。

    袁世凯在反对的怒潮中,失欢于帝国主义列强,又受到徒党亲信的背离,尤其是遭到全国人民的普遍反抗。

    1916年6月6日,袁世凯悲恚死,反袁护国战争自行终止。

    北洋(二)

    参考文献:

    《北洋军阀史》、《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北洋军阀》、《袁世觊传》、《护国军纪事》、《中华民囯史料》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北洋(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axff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