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心带回家》连载 作者:李宏诗
不过直接去观察高兴、恐怖或愤怒等这些抽象的感受并不容易。在第三讲“内视骄傲”里曾经说过可以通过内视情绪引起的气血变化而加强修养的自觉性。而情绪除了影响内在气血变化之外,另一个容易被觉察的就是对呼吸的影响。
情绪的紊乱必然伴随着呼吸的紊乱,特别是恶劣情绪产生的时候呼吸一定是急、浅、短、乱。你自己完全可以体会到情绪对呼吸的影响。容易体会的是悲伤。试着做一下抽泣的样子,感受那时候的呼吸是多么异常。
呼吸和体内的气血会因情绪变化而变化;它们就像是情绪的两个翅膀,配合着情绪运动;情绪乱,呼吸乱;情绪稳,呼吸稳。我们抓不住情绪,但是可以“抓住”呼吸和气血,而呼吸和气血这两个翅膀安定了,情绪也就“扑腾”不起来了。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调整呼吸来调整情绪。
我有过很多次这样的体会,就是当自己要着急上火的时候,马上深呼吸。很快,着急的情绪就随着呼吸的平稳而变得平和了。还是以面对黑熊的情况来说明吧,面对黑熊,你大气不敢喘,生怕呼吸时胸部的起伏会引起黑熊的注意,慢慢的……慢慢的……深呼吸……
调理内脏调理呼吸和气血可以调理情绪,这就告诉我们情绪的产生是有物质基础的。早在2000多年前,经典医著《黄帝内经》中就指出:“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又有“喜伤心”、“怒伤肝”,“悲伤脾”、“优伤肺”、“恐伤肾”等理论。
这告诉我们,情绪和内脏互相影响、互相作用。情绪过度会伤害到内脏健康,但情绪的产生和内脏又有着直接的联系,由五脏化生了喜怒悲忧恐。也就是说,情绪不单纯是心理的问题,它也有物质基础,那就是五脏。
五脏气和,则情志畅达;情绪平和,则五脏安宁。如果五脏之气不舒畅,那么就会造成情绪的不健康。简单来说,你身体疲乏的时候,就容易发怒。你身体舒服的时候,情绪就容易稳定。
俗话说“虎饱不伤人”。情绪这条黑熊也一样,如果把它的物质基础——五脏的气血调理的很顺畅,那么情绪黑熊也就不会出来伤人了。所以我要提醒大家的是,解决情绪的问题,不要忽视了对五脏的调养。
如果你发现自己或者你的家人总是情绪不正常,千万别单纯的以为是思想有了问题,一定要看看医生,当然最好是看看中医,调理一下内脏。调养的方法很多,比如吃上几副中药。当然也可以采用食疗、针灸、推拿按摩等。但我最主张的还是通过涵养和锻炼调理气血,激发潜能。
我曾经遇到一个8岁的孩子,脾气非常暴躁,家长总认为他不懂事,经常打骂,可孩子的脾气却越来越大。脾气发作时脸红脖子粗、青筋乱跳。于是我告诉家长调节孩子的饮食,减少肉类,以清淡为主。引导孩子少看暴力的、节奏快的动画片而改看情节舒缓、镜头优美的动画片。每天在孩子睡觉的时候爱抚他的身体,特别是背部和肝区。不久,家长告诉我孩子的脾气有了明显的好转,自控力明显增强了。
古人就有“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气补,气补不如心补”之说,这“气补”就是练气导引,“心补”就是涵养心性。当然食补也是很好的方法,已有很多书论述。
网友评论